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贵明 《唯实》2001,(10):3-9
当代中国思想理论界的重大变化,就是多种理论流派的出现.在因特网上,思想理论的多元格局已经形成,尤以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激烈论争和广泛影响为突出特点,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则未能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告别封闭、走向开放;应从"不争论"的政策向鼓励"百家争鸣"过渡;利用国家力量,支持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为此,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层转型.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上的意识形态斗争尖锐复杂,加强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我国网络理论宣传的发展势头强劲,但各地方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问题有其客观的历史原因、主观的认识原因和管理理念与管理政策方面的原因。重视网络宣传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利用网络传播的特点,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增强网络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和战斗力,是加强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理论基础。无论是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还是新兴的第四媒体———网络,要正确行使各项宣传职能,确保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宣传任务,真正成为党的喉舌和舆论阵地,就必须牢牢树立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教育,要正确认识这样几个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在新闻工作中的体现,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搞好新闻工作的指路明灯。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相似文献   

4.
董成 《奋斗》2013,(9):17-17,53
正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忧患意识,着眼承担的新使命,把高校建设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不断巩固高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一、抓住"三个群体",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党赋予高校的重要职责,对于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冯鹏志撰文说,近年来,我国的网络发展总体来看是健康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网络犯罪、网络病毒、网络色情和网络沉溺等。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以及人们网络行动的正常开展造成危害,同时也对社会系统中既有的精神文明状况及其有序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此外,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通过因特网,向我国输出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乃至腐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构成了干扰和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用马克思主义来占领网络阵地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运用在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  相似文献   

7.
要把党校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最关键的是要做到"四个坚持".党校的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就是在"四个坚持"上做好模范.  相似文献   

8.
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索》1999年第3期发表周勇和邓新民的文章《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文章提出,因特网对我国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阵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特网的全新传播形式较之传统的传播形式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网上传播巨大的时效性是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由于因特网作为影响广泛的传播媒体将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社会力量都力图在因特网上占据一席之地,从而使各种思潮滚滚而来,以极大的影响力冲击着社会各界。西方国家更是把它作为一种思想文化传播途径,企  相似文献   

9.
略论信息网络化环境中执政党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是形成和维系社会的重要活动,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备方式。信息网络化比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更能形成人际间的有效交流,有助于党建工作目标的实现。实践已经证明,通过信息网络这种现代化传媒的优势宣传党的理论,能树立执政党的形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网络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0.
<正>在处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和我国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关系中,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扩大政治认同、增进共识,切实抓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首先,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因此,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阵地,在互联网上旗帜鲜明地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同时,要加大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中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政府作为人民利益的终极保护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责任是政府在行使自身权力过程中应担负的对社会和人民应尽的义务。在食品安全问题中,政府主要承担道德责任、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从政府的角度看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落实政府责任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治本之策,其中包括:以责任理念审视道德责任,以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担当法律责任,以加强监管落实行政责任。  相似文献   

12.
资源依赖型经济区域在历史上曾经一度辉煌,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历史的发展,这些区域都不同地出现了发展危机,严重地影响了这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促进资源依赖型经济区域顺利转型,就成为当前应关注的焦点问题。基本思路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由粗放型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加强城市建设,改善城市发展的不良环境。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将政府参与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式分为政府无为型创新、政府强制型创新和政府诱导型创新三种,并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指出不同制度创新方式各自的适用对象.  相似文献   

14.
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一部“中等篇幅的内容比较完善而完整的党史”,语言“明白晓畅而又严谨切实”,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党史研究的经验和启迪。拟就从内容、思想、选材等方面对该书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党史研究的实用性与执政经验总结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认为,信息网络已成为先进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和安全,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增强正面宣传和影响力。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已成为现代先进生产力的一个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但是科技发展是中性的,在信息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中,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使之为人民服务,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大力培养高素质网络管理人才,共同创造先进网络文化。在建设和治理信息网络的过程中,要做到依法治网、以技治网和以德治网的有机统一。由于信息网络的发展具有国际化特征,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在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网络治理方面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同时对关键和核心技术要立足自我、攻坚克难。  相似文献   

16.
刘国光 《探索》2006,(3):184-186
胡锦涛主席讲的"坚持改革方向",是邓小平开拓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改革方向,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方向.某些人认为"反思改革"就是反对改革的论调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雨蒙 《党史纵横》2006,(3):54-55
如今的贪官,活得也累.当然,这个累并不是指工作上的,而是捞钱和对捞来的钱如何处置之累.江苏盐城有个贪官,叫李树春(原盐城市政协副主席),他在任响水县委书记时,据说夏天从不午休,不是去忙工作,而是在盘算一笔又一笔已经到期或快要到期的银行存款如何转存,用谁的名字,存到何处.因白天要工作,晚上忙应酬,只好牺牲午休时间了.案发后有人称其为"存折"贪官.现在,再说个"保险箱"贪官,此人名叫李福生,是吴江市国税局原局长.在任上他捞了数百万元的不义之财,存入银行后一有风吹草动,就胆战心惊.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城市化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估计在50%左右,比国家正式统计数高20个百分点。作者从东、中、西部农村人口外出打工的调查、城市流动人口统计、民工潮和他们的收入、小城镇建设、国际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农业人员统计标准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比较等方面,对这一判断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两个内在统一的理论,前者是后者的根本指导思想,后者是前者的目标指向,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基本要求上,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去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从思想上建党,铸造政党之魂,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已经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重要经验和政治优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始终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