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4月17日,赴日访问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与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举行首脑会谈,签署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重申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重要性,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防卫合作,以逐步扩大日本在东亚安全机制中的作用。此举被称为冷战后日美军事战略的新布署,引起各方普遍关注。 当世界正醉心于研究日本“经济奇迹”的奥秘之时,日本已开始把“政治大国”作为其发展目标。十几年来,日本全面、快速地朝着政治大国迈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鉴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日本官方从未正式提出过要成为“军事大国”,但勿庸置疑,日本正加速走向“军事大国”。一来这是“政治大国”课题中应有之内容,“国际政治总是以实力为基础的”(汉斯·摩根索),军事力量是“实力”的特殊组成部分,纵观世界历史,还从未有过“军事小国”成为“政治大国”的先例,日本不能不深谙其中的道理。二来,从日本军事发展情况和军事潜力看,它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能力,不少权威军事评论家甚至认为日本已经是军事大国。 从日本的战略思想、军事实力、军事潜力及发展军事的新动向来看,其军事大国倾向已经是昭然若揭,日本正在成为悄然崛起的军事大国。  相似文献   

2.
文化对日本外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代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国家集团之间关系的调整过程中,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 激烈,综合国力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包含物质和精神两种力量在内的全部实力及其 国际影响力。经济势力和国防实力无疑是国家的“硬权力”,而约瑟夫·奈的观点认为国际 政治中力量的最基本因素在于“软权力”,因此考察作为“软力量”存在的文化因素就愈加重 要了。日本独特的文化将会为我们打开一扇分析日本外交政策的窗户,解开日本外交政策 之谜。  相似文献   

3.
迈向太平洋新纪元中韩关系的全面发展谷源洋中国的发展为周边国家提供更多的机遇冷战体制的崩溃是本世纪40年代以来最为引人瞩目的国际事件,其意义重大而深远。从此,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方向演化,这一变化有助于世界各国争取实现和平与发展两大目标。但是,多极...  相似文献   

4.
赵怀普 《美国研究》2004,18(4):73-85
美英两国之间的密切联系与长期合作表明 ,美英特殊关系是一个历史和现实存在。英国的亲美政策及两国在国际秩序问题上的战略一致 ,构成了“特殊关系”得以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作为现存国际秩序的主要受益者和维护者 ,战后以来至今 ,美英两国始终把控制世界经济乃至整个国际秩序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础 ,并采取了大致相同的政策。然而 ,美英控制国际秩序的目标在冷战后面临新的挑战。除了第三世界的反对外 ,美国的一些重要盟国也拒绝接受其“单极独霸”的国际秩序构想 ,不过英国仍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血缘联系、共同的历史、语言和文化是美英特殊关系重要原因 ,而共同利益则是其赖以持久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冷战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霸的外交战略,与日本的关系更因北方四岛问题而陷入长期僵局状态。俄罗斯独立之初,一度奉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1994年初提出“全方位外交战略”,注重发展与东方国家的关系,但与日本的关系一直断断续续,没有明显的进展。1997年以来,俄罗斯与日本的政治、安全、经济关系出现了新的强劲发展势头,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历了公民教育与历史反思的德国在外交文化领域发生嬗变。两德统一后,摆脱了冷战格局束缚的德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步提高,西方盟友对德国承担更多国际经济、政治与安全责任的期待也相应上升。在此背景下,德国外交文化的内在特征出现调整趋向:军事领域的"克制文化"、"联盟团结"与"多边主义"原则以及"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之间此消彼长的态势有所加剧。然而,德国政界加强国际参与的意愿与民众对承担国际责任及使用武力的谨慎态度仍在反复拉锯。德国在叙利亚战争中的外交政策反映出的正是冷战结束以来德国外交文化的延续与调整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东亚国际秩序变化与韩中关系徐镇英冷战结束后,东亚的国际秩序由于美国和中国、日本等这些地区大国之间的竞争和矛盾,流动的不透明的状况将持续一段时间。与欧洲不同,不是通过各国之间的安全对话或协商,而只能是通过有关当事国之间不断的协商与妥协维持地区的...  相似文献   

8.
论印越战略伙伴关系及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印度和越南不断加强两国间的合作 ,双边关系逐步向纵深发展。两国虽未正式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或签订相关协定 ,但战略伙伴关系的实质在印越间已经形成。一、印越战略关系的主要内容一是政治上联系加强 ,外交上相互支持早在 5 0年代 ,印度和越南在尼赫鲁和胡志明时代就建立了较为稳固的友好关系。冷战时期 ,同作为前苏联的盟友 ,印越两国是“亲密的朋友” ,80年代 ,印度在柬埔寨问题上偏袒越南 ,越南则在中印边界争端上支持印度。冷战结束后 ,两国相继调整外交政策 ,高层互访频繁 ,在稳固传统友好关系的基础上 ,逐步建…  相似文献   

9.
东亚的变化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冷战结束后,东亚的国际关系格局与地区政治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调整与变化。美苏相互对抗的两极体制逐渐消失,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对日本的影响力构成严峻挑战;与东南亚区域主义的有所上升形成鲜明对照,东北亚主要国家民族主义持续高涨。上述调整和变化,使日本逐步走上疏华、厌华甚至反华、制华的道路,最终导致中日关系的紧张与恶化。  相似文献   

10.
一、序言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急剧变化。如下这些变化都是过去难以预料的事情:东西方冷战体制崩溃了,过去仅对单纯商品贸易秩序起到规定作用的关贸总协定已被包括贸易、投资以及服务贸易在内的世界贸易体制所代替,小区域贸易协定纷纷出现。在这些现象面前,可以说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混沌的世界。这种急剧变化也预示着,21世纪必将出现一个以过去的模式难以说明的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及经济合作结构。综合考虑这种状况,可以说韩中经济合作关系也正迎来一个新的局面。同为亚洲国家,韩中两国应对此共同有所准备。  相似文献   

11.
后冷战时代日本ODA政策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开发援助(ODA)作为日本发展自身经济和拓展对外交往的有效手段,对战后日本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冷战结束以后,日本加快了急当世界政治大国的步伐,为此更加倚重政府开发援助这一既能有效贯彻自身政治外交意图又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政策手段,而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对外援助总额世界第一的经济实力地位,客观上为日本进行政府开发对外援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根据冷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发展和日本外交目标与任务的调整,日本对外援助在新的对外政策体系中得到重新定位。一、继续维持日本战略…  相似文献   

12.
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化的“两化”特征在80年代以来愈益鲜明。国际关系的“两化”现象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强化了经济生活在国际社会中的主导地位,保证了经济对政治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以科技为基础、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愈益残酷和激烈,主权国家不得不借助强制性公共权力深化对世界经济的干预以协调和控制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力度的强化,深深地影响到政治与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的有机互动,使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呈现出“强经济-强政治”的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两极对抗局势的消亡,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冷战后的新形势下,东欧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的一点是它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回归欧洲”的外交政策取向,迅速地实现了对外关系方向的地理位移,即从过去面向东方转向西方。本文试图对东欧国家的这一外交政策取向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新千年的第一个世纪,世界的秩序会将会怎样形成?东北亚的新秩序又会如何变化?面对21世纪的东北亚,如今已经跨过了现代并向后现代时代迈进,完成了从冷战体制向后冷战体制的转换。众所周知,东北亚不同于西欧各国的情况,建立现代的国际秩序之时机尚未成熟,目前,正处于从近代向后近代、从冷战体制向后冷战体制转换的过渡期。在这一转换期内,朝鲜半岛仍然维持着冷战秩序下的分裂体制。  相似文献   

15.
一、国际新格局下的中日关系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局势风云变换:苏联瓦解,东欧骤变,美国削落,“雅尔塔体制”烟消云散。而由它引起的后遗症使欧洲局势动荡,从地中海、里海到波罗的海,从外高加索到中亚,形成了一个矛盾集中的地带;宗教冲突、民族冲突频发,有的地方甚至发生了局部战争。与此同时,日本、德国、东亚却迅速崛起,国际“地区主义”势力上升,国际行为的主体从国际集团变为国家单元,经济技术关系成为国际关系中相对重要的基质,政治关系和军事关系的地位相对下降。国际间的根本矛盾冲突越来越集中在经济领域和技术领域,如美日的贸易摩擦与“经济战争”,美欧间的经济矛盾,中美间的贸易逆差,前苏联各共和国间的经济混乱与纠纷等等。各种政治、军事问题往往与经济、技术问题纠缠交织在一起,难分难解。随着日美安保体制的日益削弱,美日两国进而更注重于经贸关系上的相互  相似文献   

16.
20 0 3年 3月 3日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欧研究所所长泽格伯斯 (KlausSegbers)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作了题为“德国外交政策”的学术报告 ,并回答了与会者的提问。报告内容十分广泛 ,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关于德国外交政策的国际背景。教授指出 ,在后冷战时代 ,国际政治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从两极变为多极格局 ;(2 )参与国际政治的行为者比冷战时期多 ,包括各级政府、国际组织以及各种非政府组织等等。这两个特点削弱了各国政府对其内外政策的调控能力。 (3 )国家主权受到限制 ,越来越多的国际条约及国际组织限制了国…  相似文献   

17.
冷战后 ,恐怖主义象一股狂潮 ,对国际秩序提出了尖锐的挑战。本文从 90年代恐怖主义出现的新特征、新类型入手 ,概括出其新特点 ,并对冷战后恐怖主义盛行的国际背景和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韩国外交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初,世界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前苏联解体和德国统一,战后形成的冷战体制宣告结束。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的矛盾与对立已经淡化,经济和技术的竞争日趋激烈。地区间的相互依存和合作日益受到重视,随着国家和地区利益的重新调整,国家间的竞争有所抬头。19...  相似文献   

19.
忻华 《德国研究》2008,23(4):36-42
世界经济的“中心一外围”结构,与世界政治的霸权秩序,是互相牵制、互为因果、融为一体的。而连结“中心一外围”结构与世界政治结构的“枢纽”,是“半外围区”里具有极其重要的安全战略价值的国家和地区。这些“枢纽”之地往往成为霸权国的盟友,它们利用自身在霸权秩序中的特殊位置,获得独特而优越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比一般国家更容易实现经济“起飞”。自大航海时代以来,国际政治结构中先后出现三个霸权体系,其中第二个霸权体系中的德国,正是凭借世界经济结构与霸权政治结构的互动关系所提供的独特机遇与空间,迅速实现了经济的“起飞”。德国工业化进程的典型案例,能够清晰地表现出“中心~外围”结构与国际霸权体系之间互动博弈的演进模式。  相似文献   

20.
自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崛起及其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引起了学者们的激烈讨论。然而,学界对于国际秩序定义的持续争论,以及世界政治中"秩序转型"机制的理论化缺失,使得这些争论各执一词。文章通过回归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引入国际秩序的综合定义,并对其进行分层(基于规范、基于权力和基于规则)与分类(安全领域、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在此基础上,文章区分了国际秩序转型的三种不同形态,分别是基于规范秩序的系统性转变,基于权力秩序的格局性转变,以及基于规则秩序的制度性转变。在亚太地区秩序转型的过程中,国际秩序的九个维度呈现复杂而多样的动态发展趋势。作为塑造未来地区秩序的主要行为者,中国同时扮演着支持者、改革者和挑战者等多重角色。中国崛起对国际秩序的冲击将比普遍认为的面临更多困难,其结果也充满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