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各种因素或力量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原理和方式。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动力机制的研究,可以通过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引力模型、压力模型、推力模型和耦合模型的设计着手。  相似文献   

2.
信息披露是提升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政府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管制则能保证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充分与有效.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信息披露管制的法律规范、直接披露相关信息、分析与评价信息披露质量、惩罚信息披露违規行为等路径来加强管制.当然,政府管制也可能产生效果不理想、增加非营利组织运行成本、信息"生产过剩"以及挫伤非营利组织披露更多信息的积极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政府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披露是提升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政府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管制则能保证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充分与有效。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信息披露管制的法律规范、直接披露相关信息、分析与评价信息披露质量、惩罚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等路径来加强管制。当然,政府管制也可能产生效果不理想、增加非营利组织运行成本、信息"生产过剩"以及挫伤非营利组织披露更多信息的积极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情景下的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访谈、预试和大样本调查,对我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的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访谈内容的编码分析和预试,初步确定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量表的题项.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来自223家非营利组织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是一个五因子的结构模型:顾客导向、内部协调、信息收集、行动反应、强调生存.所发展出的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水平、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法理效度的检验还同时表明了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对组织的顾客绩效和财务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测量结果显示,样本非营利组织的总体市场导向程度偏低,另外从各组成维度来看,样本非营利组织在实施市场导向活动时,一般较为关注顾客导向、行动反应和内部协调.但是对信息收集和强调生存等方面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制度非均衡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非营利组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改变,非营利组织的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但正如新制度主义学派所指出的,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制度体系是存在非均衡现象的,主要表现在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供给过剩两个方面,究其原因是中国特殊的文化环境、特定的社会体制和非营利组织自身能力的弱化使然.促使我国非营利组织制度由非均衡向均衡转化,需要构筑政府主导、市场协同和非营利组织主动的制度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6.
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非营利组织的困境与政府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  陈跃 《行政论坛》2015,(2):78-82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要求将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在政策领域合作不断加强。其现实困境是:以政府的体制吸纳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社会治理主体系统,会造成社会的自组织能力下降;政府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强势行为,很可能造成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公众对未来预期的判断力和承受能力的下降;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绝对主导和领导,也会造成政府权力的无限扩张,对非营利组织造成挤压。实现国家治理层面的政府与社会治理层面的非营利组织有效合作,必须明确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和责任。其责任就是构建科学的社会治理体系,即构建社会信任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公共对话机制、改革非营利组织的登记制度,真正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政府责任实现的公共政策是:构建非营利组织存在与发展的"四维"合法性政策,完善非营利组织运行与发展的资源获取政策。  相似文献   

7.
论非营利组织在居民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有助于居民间亲密关系和高度的社区归属感的形成。非营利组织在居民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它完善了居民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8.
为维护社会稳定与增进社会和谐,上海市通过政府主导推动非营利组织的创建,不仅实现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职能的对接和联结,还初步解决了政府还权于社会以后,应该由什么样的组织来承接,以及怎样来承接等问意.但另一方面政府的主导推动也引发了诸多问题.在目前条件下,政府在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大力扶持的同时,应注重其自主运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非营利组织为主体、社会志愿者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良性运行和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一些非营利组织在行政伦理社会监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这些非营利组织行政伦理监督功能的发挥,有其一定的基础和作用机制,并且可以用相应的理论来进行阐释.美国这些非营利组织在行政伦理社会监督中的重大作用,对于推动我国行政伦理社会监督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非营利组织中私人所有权和剩余利润占有权的缺失,使得产权论的主张并不能在非营利组织中变成现实,而超产权论充分利用市场竞争的观点对非营利组织绩效的提高是有意义的。外部管理者市场和非营利组织所面对的市场竞争使得管理者为继续获得控制权收益、建立良好的信誉、得到基于心理契约的报酬而不断努力。从而使非营利组织的绩效得到提高。然而,在非营利组织聘选机制不完善、绩效考核和报酬体系不健全及外部管理者市场失灵的情况下,超产权论也会随之而失灵。  相似文献   

11.
发展壮大非营利社会组织是加快社会建设的必经路径.美国非营利社会组织数量繁多、服务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运行的一大支柱.美国非营利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得益于美国政府为培育非营利社会组织而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其税收优惠政策、志愿者服务制度和多维度的监管手段,起到了关键作用.美国培育发展非营利社会组织的做法,对我国尚在起步中的非营利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工作具有较大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运行机制、与政府关系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特别重要.行业协会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形态.通过分析浙江省义乌市玩具行业协会个案,运用制度变迁和合作博弈理论,剖析协会的治理结构、运行机制、与政府关系,探讨非营利组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非营利组织由于自身具有的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等特征,在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治理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议题。通过对自2003年以来CSSCI数据库收录的28篇关于"非营利组织治理"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和量化分析,作者了解了当前关于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现状。研究表明,要想实现非营利组织治理现代化,就要以法律建设保障组织发展、以信息公开改善组织形象、以自身建设谋求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治理视野下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公共事务的纷繁复杂和政府能力的有限性,使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公共事务治理领域的“关键加入者”。非营利组织的重要作用是提供公共物品、培养公民精神和帮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机制,两者都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政府应积极地转变职能,合理界定公权力、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沟通,促进信任。非营利组织要强化自律,提高社会公信力,回应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现象中提炼出"项目机制-策略-逻辑"的概念框架,运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对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的政府相关部门、8个非营利组织及服务对象进行了调查,深入探讨了政府和非营利组织项目运作机制、策略和逻辑。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机制是项目外包机制,包括招标发包、委托发包和举办公益创投活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遵循效率和效益的逻辑。非营利组织的项目机制是项目承包机制,包括项目投标和竞标、承接政府部门的委托项目和参加公益创投活动。非营利组织采用多种项目运作策略,遵循多重项目运作逻辑。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存在着风险和挑战,如交易成本增加、服务对象瞄准问题、腐败和寻租现象、机构丧失独立性、目标置换现象等。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是把服务对象整合进公共制度的桥梁,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不仅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途径,它还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服务双轨制。受限于研究领域和案例数量,文章结论在更大范围内的适用性仍有待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16.
政府对公共利益组织实施特别的管理及优惠待遇,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十余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进行公共利益组织立法.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体系划分存在一定问题,可以借鉴公共利益组织和一般非营利组织的划分方式,对非营利组织重新进行分类管理.其路径在于:明确界定公共利益和公共利益资格,建立非营利组织分类管理模式和建立差别化的扶持和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非营利组织问责适应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非营利组织问责是指对非营利组织及其组织成员的一切行为和后果都必须而且能够追究责任的制度.但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非营利组织问责面临重重困境:我国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界定的模糊;法律法规不健全及缺乏相关配套措施;问责的推行缺乏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自我治理能力不强.要使非营利组织问责得以推行,一方面,需要有效地界定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加强自我治理,以促进自我问责;另一方面,需要一个较健全的外部环境,即把以法问责和以德问责结合起来的良好社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利益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新农村建设必须实现利益机制与实践动力在时空、组织、制度和文化上的契合.基于对村民自治组织的利益诉求机制、利益动力机制、利益导向机制的分析,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组织的参与功能、发展功能与整合功能,并构建了村民自治组织功能发挥的实践动力.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救灾捐赠工作实现了快速蓬勃发展,但仍存在捐赠法律体系不完备、非政府组织参与不够、税收优惠政策和鼓励机制不足、信息公开缺乏规范性、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需要更加明确捐赠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扩大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完善救灾捐赠激励措施,规范救灾捐赠信息公开披露机制,建立一体化监管网络,提高捐赠款物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度,加强社会主义慈善捐赠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胜任特征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志愿者的使用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志愿者的管理愈来愈复杂。本文从理论上对志愿者胜任特征模型进行分析,采用岗位知识、素质能力、服务技能、服务品质四个特征簇构建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胜任特征模型,为志愿者的招聘、选拔、培训、考核、评价等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