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声》2013,(4):74-74
初到台湾的人,看到菜单上赫然写着“大陆妹”的字样,大都觉得诧异。其实,“大陆妹”就是大陆饭桌上常见的生菜,“大陆妹”的菜名何来?解释不一。一说,“大陆妹”从大陆引进便宜又好吃,跟当时大多数大陆新娘一样,花很少钱娶来却吃苦耐劳、如今,“大陆妹”对台湾人来说,纯粹只是一道菜名.但它多少也道出了早年嫁到台湾、曾经也被称作“大陆妹”的大陆新娘们的境况。  相似文献   

2.
有关早期台湾人口中的性比例问题,史料上有一定的记载,表明在清代前期台湾人口中妇女人口为数甚少.于是,人们进而认为当时人们娶妻困难,因此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娶番女”,以致出现“有唐山公,无唐山妈”的传说.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台湾省有句谚语:‘有唐山公没有唐山妈’,也就是说,从唐山来的单身汉都娶土著女,依此算来,在血缘上唐山人只不过占一半而已.”事实究竟如何,有必要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随着两岸交往的密切,两岸婚姻逐渐增多,其中90%以上是大陆女性远嫁台湾,于是,在今天台湾的社会中便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大陆新娘”或被称为“台湾媳妇大陆妹”。她们在家乡人羡慕的眼光中出嫁,以为从此步入爱情的天堂,过上富足安乐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在北大演讲时提到,“在台湾,我们有原住民,有客家人,我们大多是‘河洛郎’。”——从大陆渡海入台的“河洛郎”!台湾同胞素以“河洛郎”自称,并称大陆祖居地为“唐山”。据传,“唐山”指横贯闽南粤东的长山山脉,因闽南粤东之地开发始于唐代,故称“唐  相似文献   

5.
在台湾有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她们背井离乡,嫁到“号称(富得)钱淹脚脖子”的宝岛台湾,本以为可觅得金玉良缘,从此开始幸福的美丽人生,却往往梦想破灭,甚至沦落风尘。她们就是数以万计的“大陆新娘”。 近十年来,两岸通婚日益频繁,增长迅猛。据台湾当局统计,目前两岸通婚已达11万对。两岸同胞同祖同宗、同文同种、彼此通婚顺理成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1,(3):42-43
台“观光局”初步统计,去年大陆民众来台人数超过150万人次,来台旅客总数则逾500万人次,双创历年新高。台当局发展观光产业打铁趁热,正与大陆展开协商,希望今年中以前开放大陆民众来台观光“个人游”,以掀起新一波陆客来台观光热潮,为台湾经济注入“活水”。  相似文献   

7.
几百年前,大陆人“从唐山过台 湾”,落地生根,建设台湾;50年前起,海峡两岸隔绝达数十年,老死不相往来;约15年前,台湾当局开放岛内民众到祖国大陆探亲;而今天,台湾人纷纷到祖国大陆当“台干”、做“台劳”,经商,工作,生活,寻梦。一个新的社会群体 随着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发展,台资企业越来越多,从台湾岛内到大陆台资企业工作的台籍干部与工程技术人员也不断增加,于是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出现这就是所谓的“台干”。目前在大陆的“台干”是越来越多的趋势。 过去,尽管大陆“台干”的工资待遇较岛内高得多,但毕竟是远离…  相似文献   

8.
近日,湖北枝江市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由台湾黑帮组织勾结大陆不法分子,采取利诱、胁迫等手段,以与台湾“人头”假结婚的方式,组织大陆女青年到台湾从事卖淫活动的案件,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台湾黑帮渗透大陆从事跨海犯罪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水青山 《台声》2009,(8):56-63
2008年7月18日,是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实施的日子。自去年这一天至今年7月17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累计达到13731个团组、3833万人次,日均1051人次。一年来到台湾观光的大陆游客共为台湾带来了252亿元新台币的收入。台“观光局”对来台观光客消费统计后发现,在入台游客中,大陆游客的购买力最强。  相似文献   

10.
黄翔 《两岸关系》2008,(11):45-45
“宝岛台湾,我们来了!”9月30日上午,带着对宝岛台湾的向往,大陆居民经金马澎赴台游福州首发团的成员们向前来送行的亲友挥手告别。 大陆居民经金马澎赴台游首发团总计有9个团共257人,分别循厦金航线、泉金航线和“两马”航线三条海上直航航线,抵达金门、马祖,再中转赴台湾本岛。  相似文献   

11.
金芒 《台声》2003,(8):38-39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百家姓氏,古而有之。其实我中华民族的姓氏还远不止这些。目前,大陆近13亿人的姓氏多达3000多个。在宝岛台湾,2300万人使用的姓氏则将近1700个。在台湾百姓中代代相传着“唐山过台湾”的故事,说的就是台湾各姓氏同胞的祖先当年从“唐山”(即大陆)跨越台湾海峡,在台湾披荆斩棘、开拓建设、保卫家园的感人事迹。台湾的百家姓氏究竟有哪些感人的故事?他们与大陆又有何渊源关系?记者专门讨教了台湾乡亲郑坚老先生。郑老先生曾任全国台联副会长、台声杂志社社长,今年已是76岁高龄,听他讲台湾百家姓的故事,就像是唱起了唐山谣———  相似文献   

12.
小乔 《两岸关系》2008,(11):64-65
“十一”黄金周期间,大陆客“赴台游”超过4000人次,黄金周首日赴台大陆客首超千人大关,台业者估算黄金周大陆客能带给台湾3亿元新台币的商机!这是自今年7月份开放大陆游客“赴台游”以来,未曾有过的火爆场景,就连台湾旅游业者也连叹惊讶。秋季黄金周的7天假期看似短暂,却为“赴台游”市场注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暖流,让台湾旅游业又重新燃起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3.
11月27日上午,由台商李瑞河斥资1亿元人民币在福建漳浦丹岩山兴建的祖国大陆第一座反映台湾与大陆血缘亲情关系的大型石雕公园———“唐山过台湾”石雕园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典礼。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等领导和台湾前政要林洋港先生参加了开幕典礼。“唐山过台湾”石雕园位于厦汕高速公路福建漳浦县境内,是漳浦天福服务区的核心内容。占地面积1280亩,总投资人民币1亿元,主要包括服务区、观光茶园、石雕园三个部分。世世代代旅居海外的华人都把祖国亲切地称为“唐山”;台湾的根在大陆,“唐山过台湾”的故事被台湾人一辈辈传吟至今。李先生历时…  相似文献   

14.
大陆居民赴台,首先应由台湾亲属向台湾“内政部入出境管理局”提出申请,申请时应提供能证明与大陆亲属关系的“亲属关系公证书”,大陆亲属的身份证,户口本影印件和准备赴台亲属的照片8张。获准大陆居民赴台后,台方发给“台湾地区旅行证”影印件。正本由台湾审批部门寄往“香港中华旅行社”(台方驻港机构)。大陆居民凭“台湾地区旅行证”影印件、身份证、户口本、照片向当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核准后发给《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领到证件即可从大陆各开放口岸出境经香港赴台湾。大陆居民前往台湾应注意事项:①大…  相似文献   

15.
李英明 《台声》2011,(7):31-31
近来,当局开放承认部分大陆学历,“立法院”日前完成修法,役男前往大陆就学的兵役问题也获得解决。这确实有助长台生到大陆就读高校,尤其大陆经济崛起、推出“十二五”规划、调高工资,在大陆工资逐渐追过台湾之后,台湾的就业市场当然会往大陆移动,选择前往大陆念书一点也不奇怪了。  相似文献   

16.
安东 《台声》2007,(7):44-47
20年间来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累计已逾万人,每一个来大陆上学的台湾学生.来之前都知道大陆学历还不被台湾认可,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大陆求学,他们很多人不是为学历而是为了专业和大陆的环境而来。不论是跟随父母生活在祖国大陆多年的台湾学生,还是从岛内来大陆来求学的台湾学子,以及毕业后在大陆谋求发展的台湾青年。他们来大陆求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看好了这里“市场更大,机会更多”。“在大陆才有一种中国人的感觉”.“承认不承认学历是一回事.能不能学到知识和本领又是一回事”,“掌握更多的本领,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报效”。这些话也让记者看到了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的一份心意.一种期盼,一个梦想。值此台湾学子求学大陆20年之际,《台声》杂志邀请4位20年间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讲述他们在祖国大陆的求学、生活,工作和他们的期盼和梦想。  相似文献   

17.
陈光 《北京观察》2011,(10):35-35
在北京等地市场上,台版图书存在着严重的“曲高和寡”情况,价格“畸高”是个突出问题。未在大陆出版的图书、两地均引进的图书、两地均有出版和销售的图书、台湾原创出版发行的图书等几类图书,在大陆市场销售的价格均高于台湾销售价格。由此可见,台版图书的标价虽然由台湾本地市场决定,但在大陆市场上换算成人民币后,价格还是上涨了很多,极大影响了两岸的图书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07,(1):66-67
台湾“国防部”1月23日再次高调宣扬大陆“导弹威胁”。据台湾《东森新闻报》报道,台湾“国防部”1月23日主动召开记者会,再次高调宣染大陆“导弹威胁”,分析大陆解放军的最新动态。“国防部情报次长”王正宵称.目前大陆在江西、广东,福建等地部署的战术弹道导弹以及巡航导弹.射程可以完全覆盖台湾全岛.“对台产生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09,(6):69-71
曾几何时,台湾同胞到大陆进行健康检查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现在,因为看好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带来的商机,台湾却推出了特色游“健康检查之旅”和“观光美容之旅”,以期让大陆游客利用到台湾旅游的机会进行健检或者美容。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08,(6):16-16
5月16日,由参与过“9·21”台湾大地震救援的前台北市副市长欧晋德率领的台湾搜救队一行22名队员乘坐台湾”华航”包机直抵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开启了台湾同胞跨海救援地震灾民的生命之旅。这是台湾民间首次组织救援队参与大陆的救灾。随搜救队运达的还包括超过一吨重的生命脉动探测器、光纤影像探测器等搜救器材和医疗、后勤、卫星通讯等器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