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官员也有自己的"粉丝"了。这或许真是社会的进步,官民之间零距离,官知民意,民知官情,也是中国社会由"官本"走向"民本"的标志。但是,这恐怕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与期待,"官员粉丝"的出现,说到底还是草民心态、臣民心态,而非公民心态。中国人对权力的崇拜意识太悠久、太深厚了,"崇官"、"宠官"的习惯势力太顽固了,当官者太把自己当"官"了。中国的老百  相似文献   

2.
由于朝鲜与中国地理上唇齿相依,文化上血脉相连,几千年来,朝鲜对中国文化的接受是全方位的,并直接影响到文学作品的创作。在朝鲜古代小说中,以梦为素材,或者以梦幻构造为根基的作品占据了不小的比重,梦字类汉文小说是最具代表性的。这类小说在心态文化、制度文化、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都接受了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文化在域外传播的过程中,朝鲜民族对其的看法、取舍、评价及再创造,了解朝鲜民族的审美心理及其特征,这对正确把握朝鲜半岛汉文学的文化特征、所蕴含的社会理想和审美意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政法学刊》2021,(3):42-46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全国各地实施后取得了很大成效,也存在一定不足。在理念层面,各省市"条例"中规定的"民族"多指中华民族,忽视了民族认同的深远意义,致使相应"条例"的接受度不高。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关键一环,正确认识各民族间的差异是推进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石。在制度层面,相关立法还处于空白状态,应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推进两大认同。对民族认同,通过地方立法予以明文确认,实现从"无"到"有";对中华民族认同,具象现行制度,实现从"宽"到"细"。通过对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差异与联系的深入探究,寻找现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构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笔者在与部分新考录的公务员交流时发现,一些年轻干部存在较重的"抱怨心态":凡事不是从自身查摆问题,总喜欢怨天尤人。这种心态不仅恶化了自己与其他同志的关系,更影响了对自我的判断认知,久而久之,将会影响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年轻干部之所以有"抱怨心态",一方面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在作祟。现如今,大多数年轻人是独生子女,习惯了家人的关怀和呵护,弱化了与他人交往协作的能力。另一方面是  相似文献   

5.
成长     
80后的柯思漪和多数城市女孩一样,时尚、活泼、热情,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大学毕业后,被分到农村做社区矫正工作,从初到农村的"不习惯、不适应",到后来"调整心态、坚持下来",再到如今的"轻车熟路、得心应手",福州市马尾区司法局的社区矫正工作者柯思漪从一名稚嫩的大学生蜕变成一名经验丰富的  相似文献   

6.
上篇:官场腐败"心声"许多腐败官员落网后,反思自己走向腐败的历程,深究内心动因,其中不乏发人深省的"贪墨心态",而这些"贪墨心态"都有着浓厚的传统"贪墨文化"的印记。这些心态概括起来,无非涉及当官的价值取向、对腐败行为的自我开脱以  相似文献   

7.
传统中国尤其是清代中国的诉讼风气究竟如何,学界对此问题众说纷纭.本文选择了江苏、上海、广东、山东四省(市)的清代地方志"风俗"卷作为样本,借此讨论帝国晚期的诉讼风气与诉讼心态.地方志中记录了大量"好讼"或"厌讼"的风气、诉讼类型以及作者眼中的"好讼"原因,不仅是我们据以研究清代社会诉讼状况的实证材料,同时也可以用以解读地方精英阶层对于诉讼所持的独特心态.  相似文献   

8.
经历了改革开放20多年的飞速发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中国已成为现实。如今, 中国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富人"群体。这一群体虽然不大,却十分引人注目,因为,这样 一个由少数人组成的"富人"群体,拥有中国的大部分财富。据《中国财富报告》一书披露:"中 国金融资产的情况是,国内金融资产总量是20万亿元,有30%左右的城市居民拥有近80% 的居民金融资产,其中近一半又被20%的少数高收入阶层占有。""富人"群体的出现,是社会 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然而,由于经济占有的不平衡性,贫富悬殊的差距形成了"天壤之 别",社会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仇富"心态在一些地区、一些人身上潜生暗长。2003 年,中国连续发生了多起亿万富豪"非正常死亡"事件。  相似文献   

9.
陈攀 《法律适用》2014,(4):103-105
自首制度是一项重要刑罚制度。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的"构成自首,相关司法解释和司法规范性文件对"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进行了全面阐释,并规定"对行为性质的辩解不影响自首的认定",这对自首的正确认定与准确适用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审判实践中,行为人往往通过辩解作案时主观心态而对指控的犯罪行为性质提出异议,在此情况下行为人能否构成自首就成为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行为人主观心态"与"主要犯罪事实"的关系入手,分析"对行为性质的辩解"与"如实供述主观心态"相关问题及其对"行为性质"认定的影响,提出自首认定的具体标准。  相似文献   

10.
邵方 《政法论坛》2014,(3):172-176
"大一统"是中国古代王朝政治统治遵循的目标。从秦汉至清朝在民族政治上历代王朝都坚持"守在四夷"、"因俗而治"的治边思想。中国古代的民族秩序,体现出一统与自治相结合的特点。历代中央王朝为实现"大一统"推行的民族政策,以及"大一统"思想下的民族自治,其思想根源与儒家传统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1.
甲骨文不仅是研究商代也是研究东夷社会历史的宝贵材料。"夷"指先秦的东夷民族。殷民族是东夷民族的一支。在甲骨文当中,"夷"字有多种写法,它们都是东夷民族各种风俗习惯的真实记录。这些风俗习惯不仅塑造着中国远古法的原生形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古代法的历史风貌和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2.
当你听说某一个人被判刑了,你大概马上就会想到:这个人即将面临着铁窗生涯。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 一个人承担刑事责任接受法律制裁的方式,除了被判极刑以外,"赎罪"的方式大概也就只有"坐牢"这一种。如果某服刑在押的犯人,"一周前五天, 犯人离开监狱,到指定工厂上班,下班后自行回家住宿,行动自由与普通人一样;服刑期内的监禁,只需在周末回到监狱进行",肯定会有许多人觉得这太难以置信,甚至有人可能还会反问: 这岂不是对罪犯放纵?"黑乌鸦心态" 浓厚的人,马上也许还会联想到执法腐败、给黑色交易开了方便之门等。诚然,上述担心并非都是多余的。但是,正如在探索中前进永远都要比原地踏步来得好一样,令人欣喜的是,上文描述的"周末监禁"在中国真  相似文献   

13.
在道德哲学的视阈中,作为精神结构的社会心态,其和谐体现为在"道德世界"和"伦理世界"中预设着的一种精神本性的统一性,即个体自身、道德与自然、特殊与普遍、个体与实体之间的统一状态及其应然关系.如果把实体与个体关系中两者的位移与置换看作是伦理世界中"精神性"心态结构的第一次异化与裂变,那么,在道德世界中的自我同一性危机以及动力机制中道德自我意识执着于某种"自然性"则是伦理精神和社会主体心态精神结构的现实性异变.因此,现代性社会心态失序根源于以"自然规律"僭越"道德规律"、以个体本位理性取代"单一物与普遍物统一"的"精神".基于此,本文揭示了社会心态结构与当代道德哲学和道德建构中的一些现代性难题的内在相关性并为社会心态的调适提供某种可能的伦理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上篇:官场腐败"心声" 许多腐败官员落网后,反思自己走向腐败的历程,深究内心动因,其中不乏发人深省的"贪墨心态",而这些"贪墨心态"都有着浓厚的传统"贪墨文化"的印记.这些心态概括起来,无非涉及当官的价值取向、对腐败行为的自我开脱以及官场潜规则.在这里,我们罗列一二: 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 ——贪官的价值取向 中国是个官本位的国度.一般来说,当官总是人们首选的人生目标,而且,权与势相关,权与利相连.当官就有势,有势就有利.当官的目的是"利". 在旧中国,当了官,就有了一切.升官总是与发财紧密相连,因为利用官位来谋取私利是人所皆知并且默认的官场图景.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贪官们追求财富,以权谋利,将人的趋利本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恰恰丢掉了为官本应恪尽的职责操守.这就是腐败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民族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力量。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曾深深影响中华民族的成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今天,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需要我们立足时代,立足实践,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使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凡夫 《检察风云》2008,(20):58-60
16年前,中国企业人朱新礼创建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16年后,"汇源"这位花季新娘,戴上"可口可乐"这位异国新郎送来的婚戒。消息传出,举国议论。议论中有对西方跨国公司发展趋势的分析,有对美国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隐忧,有对"汇源"品牌难以割舍的情怀,更有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将该并购事件上升至民族气节高度的壮怀激烈。新千年新世纪,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思维和秩序,然而面对"汇源"出嫁一事,国人心态依然难以平静。  相似文献   

17.
自清末国门被开至民国年间,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救亡图存之困境,"文化地狱感心态"与左翼"革命主义"思潮并行疯长,遂使19—20世纪中国的"历史的天空",成为"革命的国度革命的世纪"。置身其中的学校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毋用说其政治教育,甚至连学校教育本身也都政治化、革命化了,堪称"以政治为教育"。在"必须充当"与"主动担当"这对结构与行动的二重奏中,诞生了"革命的北大"。国民党执政后亦在全国各级学校普遍实行党义教育,政治教育奉行党的主义,以党治国、治教,一切政治教育设施,以党为前提。国民党这种寄望巩固其永久一党专政之地位的教育盘算已然落空,留下的问题值得后人深思。  相似文献   

18.
冼岩在2004年157期《凤凰周刊》上撰文《“大国国民”是怎么炼成的?》指出,近来有学者提出:中国已经是大国了,作为大国国民,中国人应该有大国心态。“大国心态”是大国国民普遍具有的自信、宽容、大度的社会心态和国际心态。  相似文献   

19.
平心而论,每个皇帝都和普通人一样,小气、吝啬。眼看要咽气了,除了生命之外,仍把许多心爱的东西抱住不放,恋恋不舍。从这些古代中国"规格最高的遗嘱"中,可以约略看到那些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们"和而不同"的表情与心态。  相似文献   

20.
胡马乔 《检察风云》2013,(13):90-92
作为中国56个民族之一的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文化始于汉朝,而汉族又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悠久民族。今此,藏于"山东青岛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里的汉画像砖与拓片远道来沪,在上海浦东的民族民俗民间博览馆内展出了一个多月,为人们普及与理解汉文化强大魅力,搭建了艺术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