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市场经济形势下民事诉讼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及民事案件(含经济纠纷案件,海事海商案件等,下同)在种类、数量上的急增,对传统的民事审判方式进行改革这一问题渐为握掌民事审判权的人民法院和我国诉讼理论界关注和重视.几年来,一些人民法院就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求索,诉讼理论界也就此问题进行了若干探讨.然实践的求索与理论的探讨都显得步履维艰.究其原因,在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基点未有确立.笔者以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应以科学调整我国民事诉讼结构为基点.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全方位展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审判机制,实现民事审判速率、效益的同增共长,概与民事诉讼结构的科学调整攸关.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民事司法改革存在的误区分析 我国民事司法改革最初是以法院系统内部的民事、经济审判方式的改革为发端的。而所谓审判方式,简单的说就是指因法官和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不同而形成的审理案件的方法和形式。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民事、经济审判方式的改革呢?学者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功利型的解释认为,是缘于解决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民事、经济案件激增与法院审判力量相对不足的矛  相似文献   

3.
民事审判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民事案件和经济案件的审判。近几年来,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但对于什么是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改革什么和如何改革,却有着不同的看法,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我们认为,民事审判方式有两种理解,一是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可称为立法上的民事审判方式,即静态的民事审判方式,一是审判实践中形成的,可称为实际上的民事审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有12万多个人民法庭,人民法庭审理的案件数量占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数量的一半以上,人民法庭的审判方式改革能否深化,对能否实现《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确定的任务和目标无疑会产生重大影响。多年来,审判方式改革,总的来说是在各地人民法院的民事庭、经济庭和刑事庭等院内审判业务部门中展开的,人民法庭的审判方式改革问题并没有得到重视,因此,在基层人民法院普遍存在着院内(审判庭)和院外(人民法庭)审判理念、审判方式不同步的现象,客观上影响和制约了人民法院工作总体水平的提高。在审判方式改革方面,人民法…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1998年7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有力地推动了审判方式改革的进行,进一步规范了庭审程序,其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是显著的。但是,在进行改革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改革审判方式的基本原则一、维护法制的原则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和民事诉讼法都是我国的基本法,其中,民事诉讼法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最基本的操作规程,是人民法院完成审判工作任务的基本法律保障。改革审判方式,是要改掉与客观形…  相似文献   

6.
预备庭初探     
预备庭初探□詹锦云吴德桥公开开庭审判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是我国宪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当前深化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审判实践中,尽管依法应当公开审判的案件基本上都开庭审理了,但有不少案件开庭审理的质量不高,效率低下:有的...  相似文献   

7.
民事案件中证人出庭作证的几个问题符建敏,吴鹏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证人出庭作证已成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迫切要求。然而,从司法实践来看,证人不出庭作证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而且对人民法院正确地认定案件事实和对案件作出正...  相似文献   

8.
审判方式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方式和方法,是法院的主要工作方式,这种方式是否符合审判实际,是否便利群众诉讼和法院审判,直接关系到能否提高办案的质量、效率和社会效益,关系到人民法院能否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正确地运用法律武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审判工作开展时间不长,而且一直沿袭刑事自诉、民事审判模式,很不适应经济纠纷的特点和规律。突出表现在办案方法陈旧,效率低,审限长,不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案件多、任务重与人员少、素质差的矛盾日益突  相似文献   

9.
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既包括第一审程序的改革,也包括第二审程序的改革。针对近年来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上诉率高、改判率高、诉讼效率低等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围绕第二审人民法院审查的范围和当事人在第二...  相似文献   

10.
民事诉讼结构的调整及其基本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令人瞩目的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在我国已进行了近十年。改革的动因,最初是缘于解决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民事、经济案件激增与法院的审判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因而改革的措施多半是具体的、技术性的和非结构性的。这些改革措施的推出虽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民事经济案件多、大、新、难的特点,我国法院系统推行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是改革的主题之一.把举证的权利还给当事人,不仅有利于审判效率的提高,而且,这一新型审判模式的充分运作,也是强化庭审功能的前提与基础.为使当事人举证有针对性,提高办案效率和效果,人民法院有必要对当事人举证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新《民事诉讼法》的颁布施行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我国民事案件(包括经济案件,下同)的审判越来越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当事人能否提供对已有利的确实充分的证据,是直接影响到其胜诉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作为代理人,律师为了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取得较好的代理效果,在代理案件的全过程中,就必须做好调查取证工作。本文拟就律师在民事代理中调查取证工作的有关问题作些探讨。一、律师调查取证的法律依据及其完善《律师暂行条例》第七条规定:“律师参与诉讼活动,有权依照有关规定,向有关单位,个入调查”;…  相似文献   

13.
试论建立民商合一的现代审判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8月初,最高人民法院机构改革开始施行,实现立审、审执、审监“三个分立”,建立大民事格局,强化审判机构,精减人员编制。其中建立大民事格局是将经济(知识产权)、交通运输纳入民事审判的大类,设立4个民事审判庭,即专门审理婚姻家庭、人身权利和房产合同纠纷的民事审判第一庭;审理法人之间、法人与其它经济组织之间的各类合同及侵权纠纷的民事审判第二庭;审理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技术合同等知识产权案件的民事审判第三庭;专门审理海事海商案件的民事审判第四庭。这次民事审判工作的重大调整,是我国审判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为此,本期特选登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文敏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为了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民事经济审判机制,保证依法、正确、及时地审理案件,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中的有关问题作出如下规定。 关于当事人举证和法院调查收集证据问题 一、人民法院可以制定各类案件举证须知,明确举证内容及其范围和要求。 二、人民法院在送达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时,应当告知当事人围绕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 三、下列证据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相似文献   

15.
民事判决书写作改革的几点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裁判文书写作改革是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裁判文书写作的质量,对于保证所处理的案件的审判质量,以及维护人民法院的执法形象和树立国家法律的权威,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各种裁判文书中数量最大的一种,笔者现根据审判方式改革的要求和切身的实践,对民事判决书写作改革谈几点意见。当前民事判决书写作中的缺陷一是对当事人诉求和答辩意见的归纳过于简单。目前,不少民事判决书对当事人起诉、上诉的诉求和答辩意见,一般只用一、两百字甚至几十个字归纳,未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当事人对案件的意见,甚至…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新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新举措庄淑珍,向俊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充分发挥审判机关的职能,更好地适应日益复杂、繁重的审判任务的要求,促进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规范化和透明度,我国各级法院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纷纷对民事审判方式进行了改革,并提出了种种...  相似文献   

17.
一、对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透视与反思全国各级法院进行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迄今已有近15个年头。十多年来,我国各级法院的审判方式,至少可以说相当一部分法院的审判方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改革,使人们的程序法制观念和程序意识普遍得到了加强。然而,如果我们对当今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进行理性反思,就不难发现改革中程序非正当化的弊端依然存在,深化改革势在必行。(一)现行改革的目标定位,忽视了程序公正的独立价值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新的经济关系不断涌现,经济活动的范围也不断得到扩展。与…  相似文献   

18.
按照诉讼法和审判方式改革的要求,该院制定了《民事、经济纠纷案件规范化庭审操作规程》,对庭审的操作规程以及法官的仪表,审判用语等进行了规范;制定了《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庭前证据交换实务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事诉讼中的庭前证据交换 ,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开庭审理前 ,组织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互相交换已经持有的、证明各自诉讼主张的各种证据的活动 ,即证据开示制度。这一制度在民事诉讼法中并未规定 ,而是近几年来各地人民法院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 ,由法官主导的审问制向引导双方当事人对抗制的转变过程中所作的探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对此作了肯定 ,明确规定“案情比较复杂、证据材料较多的案件 ,可以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一强调庭前准备活动 ,是现代诉讼程序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20.
民事审判方式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形式。80年代以来,我国法院系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10多年的民事审判方式理念的变革,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实践充分证明.改革不仅是方式、方法、体制的改变.更是一场深刻的民事审判方式的理念的变革。民事审判方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