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整体上探讨"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内在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相关政策文本进行质性分析发现:"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总体遵循"技术赋能—权力规制—制度供给"的逻辑框架,即以权力规制为中轴,包括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与强化营商主体责任两个方面;以技术赋能、制度供给为两翼,包括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增强监管执法创新、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强营商法规供给、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等六个方面,共同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目标的实现。三者的关系逻辑为:通过技术赋能突破权力规制的阻力与障碍,促使政府清权、减权、放权落到实处;通过制度供给规范和约束政府的权力,奠定和巩固权力规制的基础,防止和避免规制的"内卷化";技术赋能与制度供给之间则互为重塑与保障。这一研究为地方政府开展"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实践提供了参考模板。  相似文献   

2.
环境资源的公共产权属性决定了其容量的使用需要环境规制.对地方主要政府官员的政治激励约束机制是影响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绩效的主要因素.优化政府环境规制绩效的路径选择关键在于激励与约束相容的制度安排,在于建立政府、生产企业、社会大众利益相协调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悖论的成因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16,(1):72-7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环境规制作为社会性规制的主要内容日益受到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悖论意指地方政府面临发展经济和环境规制之间的目标冲突和行为困境,它不同于规制俘获理论中的规制者被俘获,是规制者在更为严重意义上的主动就范。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悖论的外在表现为:环境问题引发的突发事件增多,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竞争到底"现象,"环境保护"异化为"污染保护"。而形成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悖论的内在成因是: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的凸显,环境规制机构职能的混杂,环境问题的隐性外部性。治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悖论的机制是:优化地方政府目标转化的制度环境,完善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法律法规,多样化环境规制政策的综合实施,明晰地方环境规制机构的职能边界,强化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4.
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是一种自我规制。自我规制的核心是规制的动力问题。克服企业环境监督员"经济人"的本质和"公益取向"间的矛盾,是我国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建立健全之关键。  相似文献   

5.
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是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向乡村治理领域的延伸,制度功效主要在于规制与赋能。既有研究对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的本质界定尚未达成共识,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虽内含“公开栏”“说明书”等外向功用,但从创设初衷和创制过程考虑,更侧重发挥“正衣镜”作用,宜定性为党建引领和行政指导下的村级组织自制规范。基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制度有效性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在实践中凸显了多重张力,为此,需要在提升环境适应性、推进标准化建设、完善动态管理机制以及明晰主体角色定位等方面对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6.
成本因素是影响制度变迁的核心因素。在行政规制的每一个行政程序中都包含了大量的交易费用,加什和哈恩做过出色的估算。行政规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效益首先表现为制度效率,这包括规制本身的效率:规制本身的运行所需成本及其所带来的效益(成本是否最低)和规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文章通过对规制政策影响的分析,表明规制的效益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行政规制的巨大成本和规制改革所带来的效益刺激,也反映在政府和市场主体在规制制度的选择上形成各自的预期。  相似文献   

7.
规制机构在纠正市场失灵的过程中,由于规制环境的复杂性、多元利益博弈及其规制机构组织要素的失衡等原因导致规制失范。在治理规制行为失范的过程中,包括听证、信息公开、规制回避等在内的程序性制度可从规制行为的步骤、方式、时限和次序角度有效地监督和规范规制行为,对纠正规制失范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的社会规制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研究者们试图追问社会规制过程这个黑匣子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为此,他们深入社会规制行动者内部,借用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作为规制者的政府内部的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规制实施的影响,作为被规制者的企业内部因素,如雇主的法律意识、雇员在健康安全方面对雇主所施加的压力等,对被规制者行动策略乃至规制效益的影响,提出了一些与旧有规制经济学不同的观点;研究者们还运用流行的制度主义理论探讨了规制制度设计与变迁,规制制度与行动者之间的互动等问题。对以上西方学者们关注的问题进行评介后,指出了它们对中国社会规制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规制理论研究在21世纪逐渐成为理论界的热点话题.从规制理论入手,在对黑龙江省林产工业规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SCP(结构—行为—绩效)框架对林产工业产业组织进行分析,综合运用放松规制和强化规制,为林产工业产业组织的合理化,提出以资源保障优化规制、市场结构优化规制、企业行为优化规制、市场缋效优化规制、政府规制框架优化等时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环境法的实施包括公共实施和私人实施。由于存在规制俘获、规制懈怠和监管能力的不足,环境法的公共实施尚不足以强化对环境的保护,还需要环境法的私人实施制度。国外环境法私人实施的一些做法值得我国借鉴。我国在今后的环境法制中应发挥私人的作用,强化环境法的私人实施。  相似文献   

11.
《行政论坛》2022,(1):58-66
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是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权力规制理论,从市场主体微观行为、政府规制的视域完善我国区域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全国区域营商环境评价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营商环境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部分区域内部营商环境相对优势沿着"核心城市(城区)—核心城市(城区)所在省市—相邻省市"迅速衰减、不同类型公用设施供给的区域不平衡性呈现分化特征、司法解纷和信贷服务区域不平衡性相对显著、规制过程复杂且涉及利益相关体较多的指标在各区域呈现改革"深水区平衡"现象、全国垂直管理领域指标呈现区域间"相对平衡"。为破解我国区域营商环境的不平衡问题,应加强跨省市协同顶层设计,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的区域沟通协调机制;重视以"标准化"促进"平衡化",进一步降低营商环境"行政区划壁垒";统筹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经验扩散;聚焦司法和信贷领域体制机制性创新扩散;推动各区域在部分指标领域实现"深水区平衡"现象的破解。  相似文献   

12.
环境规制不仅关涉一个国家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效,还关涉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及其激励绩效。文章在分析环境规制对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及其绩效的经济学机制之基础上,从科技创新维度分析了我国现行环境规制政策之症结,认为:我国现行环境规制以"命令—控制"型为主的规制工具难以形成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有效激励;直接税收规制的现行政策缺乏对整个社会技术研发投入的有效激励;现行环境规制工具忽视了对环境税生态效应的有效运用。为此,应该对相应政策做出改革,以为我国环境规制体系的后续调整做足功课,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论规制失灵及政府规制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府规制是行政机关依据有关的法规,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所进行的直接控制、约束或规范,其基本诉求是修正市场机制的先天性缺陷。规制失灵是政府规制未能达成预期目的,引致经济绩效与社会福利的净损失,包括规制制定失灵和规制执行失灵。原因主要有社会性规制匮乏与经济性规制过度并存;规制执行机构缺乏独立性,规制执行存在运动式的惯性,被规制者俘获规制者;规制规制者制度的粗陋性等。探讨规制失灵的对策,提升政府规制水平,有利于增强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规制改革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政府改革运动,但是各国政府规制改革的动因却不尽一致。美国政府规制改革的动因主要在于过度规制本身的弊端、公共舆论对过度规制的怀疑引发的政府信任危机、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和解决被规制企业内部低效率问题的要求;而中国政府规制改革的动因主要在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加入WTO的压力、国有企业发展的困境和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需要,二者存在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政府介入企业的深度不同、改革的技术基础不同和制度文化环境不同等差别,因此中国在借鉴美国规制改革的经验时必须谨慎地批判吸收。  相似文献   

15.
制度—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治理框架及其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论坛》2020,(2):106-111
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质就是推进营商环境治理现代化,因而"制度—能力"治理框架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具有可适性。通过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文本分析,建构了一个包括市场主体保护制度、优化市场环境工作制度、政务服务制度、市场监管执法体系、营商环境法治保障等五个方面的制度安排与政务服务能力、市场监管执法能力两个方面的能力要求的治理框架体系,并运用该框架对当前我国各地优化营商环境实践效果进行诊断。研究发现:优化营商环境中仍存在诸如政策法规不完善、生产要素供给不足、乱收费、"融资难融资贵"、"新任不理旧任的账"、政府承诺不兑现、"不作为乱作为"、政商关系扭曲、任性执法、政策落实"中梗阻"、法治化思维欠缺等制度障碍,以及"新衙门作风"、信用监管效能不佳、执法协调联动不畅等能力问题。研究结论表明:"制度—能力"治理框架对优化营商环境极具解释力,是评价营商环境治理绩效,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的有效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6.
铁锴 《理论导刊》2012,(6):21-24
乡镇政权扮演着国家利益的代理人和谋求自身利益的行动者的双重角色。自利性的冲动使得乡镇政府行为出现明显的选择性。在逐利性冲动与制度性约束之下,乡镇政府行为选择既受到包括乡镇政府的行政理念、行政目标取向、行为动机、行政能力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包括乡镇政府的体制机制、财政资源、乡村制度环境、传统乡土文化以及乡村社会的潜规则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要使乡镇政府在乡村治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调适和规制乡镇政府行为。现实可行的路径应该是通过制度、文化与主体的多维建构来推进,即革新现行县乡体制,优化乡村制度环境;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设现代治理型政府;化育现代农民,树立社会主义乡村新风。  相似文献   

17.
优化规制:中国政府规制改革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放松规制的潮流下,中国政府规制改革应何去何从?本文首先对规制的意义进行区分和界定,并追溯美国政府规制的发展轨迹,然后结合我国的情况,提出了中国规制改革的取向--优化规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的变迁、检视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创新,是我国农村扶贫攻坚决战阶段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实施的要求。从法制变迁视角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所取得成效与存在缺失,是推进其完善与创新的重要进路。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大致经历了产生与形成、全面发展与勃兴、现代性转型与优化三个阶段。其取得了许多现代性成效,也存在与农村金融扶贫现代性发展不适应的缺陷。为优化农村金融助推精准扶贫脱贫战略功能与推进农村金融法治发展,应从创新规制理念、优化立法保障体系和构建农村弱势群体金融权利倾斜配置制度、扶贫激励与约束制度、风险控制制度及扶贫实施保障制度等方面,继续推进农村金融扶贫法律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社会合作规制的兴起不仅是合作治理理论的逻辑推演,而且也为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社会实践所验证,理应成为我国规制模式的发展方向.多中心的规制主体、协同合作的规制行为、复合多样的规制责任以及合作高效的规制救济机制等构成了社会合作规制的运作机理.社会合作规制的运作,内在需要行政法治的保障.为此,我国行政法需要从行政法的国家与社会理论的发展、行政法制度根基的重构以及行政法原则和制度的创新等方面进行能动的法治回应.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权力诉讼的制度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期社会公权力日益成熟,并可能危及公民权利。社会公权力既不同于国家公权力,也不同于公民权利。社会公权力诉讼存在制度障碍,需要新的制度建构方能对社会公权力加以有效的司法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