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宝岛民生     
《台声》2006,(10):6-7
马英九倡导协商拼经济 亲民党称愿积极配合;台湾旺旺大幅削减岛内投资;台湾舆论谴责陈水扁恐吓司法、耍赖皮;岛内数十万民众高喊“阿扁下台”;马英九登广告支持倒扁 强调国民党不夺权;台湾民众抱怨大学乱收费;  相似文献   

2.
冯洁 《民主与法制》2014,(20):48-49
他们是一批被台湾本省人称为“老芋头”的大陆老兵。35年前,他们跟随蒋介石集团溃退到了台湾,以为不久便可以“光复大陆”;35年后,他们中的多数人已在台湾娶妻生子,但却日夜思念着海峡那边的亲人和故乡。35年前。他们的父母尚在壮年;35年后,他们的父母已到古稀耄耋之年,有的至死也未能再见儿子一面。老兵们在台湾遭遇着不公平的对待。他们因为没有文化,退役后干着社会最底层的活。他们还要动辄遭受威胁和恐吓,以家人为要挟来互相检举揭发不忠的行为,他们只能乘出国之机悄悄潜回大陆探亲。  相似文献   

3.
赵静 《两岸关系》2020,(2):26-28
从“国安五法”到“中共代理人修法”,再到“反渗透法”……为了打压岛内持不同立场的党派团体人士,为了恐吓、惩罚参加两岸交流的台湾民众,更是为了谋取选举私利,民进党2019年在岛内社会营造“反中”“恐中”氛围及“绿色恐怖”,可谓动足了脑筋、使尽了力气。  相似文献   

4.
“恐吓营销”不仅违背了社会公德,也是一种商业欺诈行为。鲁迅有句名言:“恐吓绝不是战斗。”可如今一些商家把“恐吓就是战斗”作为自己的营销策略,而大肆推崇。某位医药经销商有句赚钱的秘诀:“一哄二恐(吓)三骗。”他说的“哄”,就是投消费者所好,“哄”得你心里“暖烘烘”的乖乖掏钱;“恐”(吓)即利用恐吓的办法,在媒体上大做广告,轮翻轰炸:“慢性咽炎,绝不是小问题,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发展成咽喉癌……”“某某专家警告广大前列腺患  相似文献   

5.
<正>“恐吓营销”不仅违背了社会公德,也是一种商业欺诈行为。鲁迅有句名言:“恐吓绝不是战斗。”可如今一些商家把“恐吓就是战斗”作为自己的营销策略,而大肆推崇。某位医药经销商有句赚钱的秘诀:“一哄二恐(吓)三骗。”他说的“哄”,就是投消费者所好,“哄”得你心里“暖烘烘”的乖乖掏钱;“恐”(吓)即利用恐吓的办法,在媒体上大做广告,轮翻轰炸:“慢性咽炎,绝不是小问题,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发展成咽喉癌……”“某某专家警告广大前列腺患  相似文献   

6.
李家泉 《台声》2001,(5):13-14
自李登辉以来,台湾社会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这就是凡主张“台独”或倾向“台独”的人,都说他们是“爱台湾”的。最近一年来愈演愈烈。   李登辉是自称“爱台湾”的人,主张“台湾优先”、“台湾第一”、“台湾生命共同体”,并且自比摩西,希望率领台湾人“穿越红海”,去自建“台湾人的国家”。   吕秀莲是自称“爱台湾”的人,张口闭口“台湾人民的利益”、“台湾人民的意愿”、“台湾人民的幸福”,说什么“台湾是属于台湾人民的”,“台湾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金美龄是自称“爱台湾”的人,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在最近台…  相似文献   

7.
曹茂德 《台声》2002,(1):6-6
在二零零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全国台联成立二十周年庆祝会议期间,此间权威人士指出:“台湾的事情还要台湾人民自己来办”。“台湾的事情还要台湾人民自己来办”,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对台湾人民的爱护和尊重,完全符合台湾人民当家作主“出头天”的要求。这是“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要旨之一。“台湾的事情还要台湾人民自己来办”,表明统一之后的台湾,实行高度自治,台湾的事务尊重台湾人民自己做主。但是,这并不是允许台湾某些人所鼓吹的“公投”、“独立”。众所周知,台湾从来就是伟大祖国…  相似文献   

8.
“公投台湾前途”一直是台湾岛内“台神”势力叫嚷不休的主要话题。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时期,国发党一些主要政要也纷纷就此发表谈话,暗送秋波。“公投台湾前途”活动在台湾岛内甚器尘上,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得不引超人们的关注。“公投台湾前途”的提出与演变台湾民进党是岛内主张“台独”的主要政治团体,也是“公投台湾前途”的提出者和积极推动者。早在1986年11月,民进党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之时,在其通过的党纲中,就主张“台湾的前途,应由台湾全体住民,以自由。自主、普遍、公正而平等的方式共同决定”,“任何政府或政府的…  相似文献   

9.
《台声》2002,(4):34-34
台湾已故文学家张我军先生,是20世纪20年代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开拓者。他同当年一些先进分子一道,在日本统治者对台湾实施严厉镇压和怀柔同化政策的恶劣环境下,把祖国大陆“五四运动”的新思想、新文化,介绍到日据下的台湾岛内,并猛烈抨击当时盘据台湾文坛的旧文学、旧思想,坚持“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支流,不能与中国文学分断”的主张。从而被台湾学者称为“摇篮期台湾新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或“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10.
毕松 《台声》2002,(2):1-1
台湾当局领导人在上台之初曾经口口声声要让台湾百姓“放心”,并作出了“不会宣布台独”等承诺。这说明,台湾当局领导人心里明白,广大台湾民众希望安定、希望和平,反对“台独”,担心推行“台独”分裂路线会挑起两岸关系紧张甚至冲突。然而,一年多来,台湾当局领导人是怎样遵守当初的“承诺”的?又是如何让台湾百姓“放心”的呢?最近,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在海外“台独”组织“台湾人公共事务委员会”(FAPA)的大会上公开宣布,他已批准在台湾居民的护照上加注英文“台湾”字样,并且声称这是给FAPA“最好的礼物”。此言一出,舆论…  相似文献   

11.
袁成亮 《长白学刊》2010,(6):115-118
从1956年中共八大到2007年中共十七大,中共对于解决台湾问题提法经历了从“台湾回归祖国”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转变。事实上,台湾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就已经回归祖国。十三大以前,中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的不当提法与朝鲜战争后美国对台湾的武装侵略与干涉是密切相关的。随着1978年美国对台湾“断交、废约、撤兵”以及中关建交的实现,中共也逐渐注意到“台湾回归祖国”提法不仅不符合台湾的历史与现状,在客观上也不利于反对外国势力分离台湾的阴谋。中共十七大报告特别指出“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是中共依据台湾的历史和现实,对台湾问题作出的精准表述。  相似文献   

12.
最近,就在陈水扁就任民进党主席之后,公开发表了一系列“台独”言论,鼓吹两岸是“一边一国”、“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一个中国是改变现状”等论调,声称要把民进党的“台湾前途决议文”作为未来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最高指导纲领。而这些“台独”言论的要害和基础就是所谓“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然而,所有有关台湾的历史、法理和现实都充分显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可能是一个什么“主权独立的国家”。陈水扁的“台湾主权独立论”是一个误导民意,混淆视听的弥天大谎,更是…  相似文献   

13.
香港问题是按照邓小平先生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的。从香港回归前夕开始,人们就在议论“一国两制”和台湾命运。香港顺利回归以后,一切运作良好,人们的议论就更多了。他们在问:“一国两制”既然有适合于香港的“香港模式”,是不是也会有适合台湾的“台湾模式”呢?台湾当局说,香港是香港,台湾不是香港,“一国两制”不适用于台湾,台湾绝不接受“一国两制”。这一类话,说了又说,真不知已说了多少遍了。为什么会这样?大概是香港实行的“一国两制”已严重构成对台湾的“压力”和“威胁”了。那么,“一国两制”究竟适不适用…  相似文献   

14.
单声 《统一论坛》2012,(1):21-21
台湾大选结束,马英九获得连任,从得票数我们不难看出台湾的民意,台湾老百姓祈望的是和平发展、是乐业的环境与和平安定的生活。民进党的失败正是败在他们的两岸政策上,既不认同“九二共识”,又对“台湾意识”和“台湾共识”讲不出所以然来。  相似文献   

15.
所谓“台湾独立运动”,是指少数不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台籍分裂分子,为谋求将台湾从中国版图上分裂出去、建立“台湾共和国”所进行的分裂活动。近些年来,随着台湾内外环境的变迁,“台独”势力活动日益猖獗,不仅公开宣扬其“台独”主张,而且积极介入岛内的政治运作,已成为影响台湾政局稳定与两岸统一的重要因素之一。7月9日,李登辉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置台湾民众的意愿于不顾,公然大放厥词分裂祖国,台湾当局必将为此付出代价。一、“台湾独立运动”旱期萌生的背景“台湾独立运动”,是二战后美。日反华势力与台湾分裂势力相互…  相似文献   

16.
沈正一 《台声》2003,(3):15-16
近来,岛内“台独”分子大肆鼓噪“台湾正名运动”。陈水扁在接受美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台湾适合当一个独立国家,台湾已经是一个独立国家。民进党大老、“总统府”资政姚嘉文肆意歪曲郑成功复台史实,将郑成功所述“东都明京,开国立家”,编造出“郑成功三百年前就在台湾建立王国”的论调,为“台湾已经是一个独立国家”,“台湾独立建国”炮制历史依据。作为明清之际的爱国名将、杰出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他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的光辉业绩和历史地位,早已光照史册,名驰中外,岂容任意歪曲篡改!据历史记载,郑成功自幼聪慧,…  相似文献   

17.
庄永明 《台声》2002,(6):40-41
台湾的民谣源远流长,各族群各有其以母语表达的传统歌谣。闽南人是台湾最大族群,闽南语系遂成本土“强势语言”,闽南歌谣因而被多数人泛称为“台湾歌谣”或“台湾歌曲”。台湾传统民谣有民间小调、本土戏曲和源于中原的歌乐。反抗日本殖民霸权的民族诗篇,也是台语创作歌谣的先声日本殖民统治后,校园里开始教唱“国语”歌曲,台湾学童纷纷唱起“君之代”、“六氏先生歌”和日本童谣。20年代,非武装抗日民族运动勃兴,几首代表“爱台反帝”的社会运动台语歌曲,成为“台湾文化协会”成员巡回各地时鼓吹民族意识的有力“伴唱”。例如以…  相似文献   

18.
邓亭 《台声》1998,(10)
“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一年来的成功实践,受到了香港及国际社会的普遍肯定,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的认同率也比香港回归前有明显升高。可是,最近台湾当局有些人却不顾事实,肆意低毁“一国两制”,胡说什么“一国两制”具有“暖昧性、矛盾性、不民主性”,声称“一国两制”“不适用台湾”,台湾“坚决拒绝一国两制”,并表示只有用台湾的“民主制度”统一中国才是解决两岸问题的“唯一出路”。台湾当局认为台湾不同于香港,因而“一国两制”不适用于台湾的一条主要理由是“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O这里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理念与概念,…  相似文献   

19.
台湾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和大陆历代发行的钱币就是有力的证明。 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入侵台湾。 1661年,郑成功受明朝政府派遣,率领 25000人进军台湾,击败荷兰侵略军,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后来,郑成功便在台湾兴办学校,屯田垦荒,设局铸钱,以恢复台湾经济,使人民安居乐业。当时台湾共铸了 4种“永历通宝”钱币,有两种正面是行书,有两种正面是篆书。篆书“永历通宝”,只有台湾铸造,大陆各局铸造的“永历通宝”皆为楷、行、隶三种书法。因此,台湾的“永历通宝”篆书钱币是比较难得的收藏品…  相似文献   

20.
河南与台湾有着深厚的渊源,台湾人民和中原儿女人缘相亲、文缘相近、史缘相通,台湾的“河洛郎”是历史上三次大迁徙中由河南经福建再到台湾的。历史上有很多在台湾的河南乡亲,如清朝台北知府陈星聚、凤山知县曹谨等,生前身后都享有盛誉。“中原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也是台湾的“根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