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姚同发 《黄埔》2008,(4):52-55
台湾著名作家叶石涛在他的《台湾文学史纲·序》开宗明义地说:“从遥远的年代开始,台湾由于地缘的关系,在文学和社会形态上,承续的主要是来自中原汉民族的传统。明末,沈光文来到台湾开始播种旧文学,历经两百多年的培育,到了清末,台湾的旧文学才真正开花结果,作品的水准到达跟大陆旧文学并驾齐驱的程度。”他还说:“台湾的新文学运动,也曾受到‘五四’文学革命的刺激。”  相似文献   

2.
发生于20年代的台湾新文学运动,在台湾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这场运动是当时岛外新的社会文化思潮本土化的产物,其实质是民族文化同殖民文化的一场大搏斗。新文学运动通过对旧文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了台湾文学的民族主义传统,为台湾新文学的建立,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台湾新文学运动以批判旧体诗开始,以白话新诗和其他新文学创作的出现为标志。本文拟就追溯白话新诗之源起,对台湾新文学运动做些回顾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震憾世界的“五四”运动,以磅礴的气势充分显示出中华民族新的糈神面貌。这一运动的浪潮,迅速波及到当时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岛。“五四”精神启迪了台湾同胞的觉醒,岛上也掀起一场新文学运动。经过十年的生长、发展,三十年代,台湾新文学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自1930年至1937年6月这段时间,被文学界认为是台湾新文学的“开花期”和“成熟期”。这时期,文学社团日趋扩大,报刊杂志大为盛行,作家辈出,作品增多,台湾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以后,台湾刮起一股民族分离运动的邪风,主张有一个异于中华民族的“台湾民族”,以台湾为独自的共同体而有别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主张有别于中国意识的“台湾意识”’。从而在文学问题上,他们主张有别于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相对立的台湾独自的文学。在台湾现代文学史问题上,他们否认中国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文学的深刻联系,当然,他们也急于否认”五四”新文学运动对台湾现代文学的深远密切的联系。然而,意识形态和政治不能替代具体的历史真实。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和发生在时序仅仅相差三四年的、殖民…  相似文献   

5.
黄幸编译 《台声》2013,(6):76-78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隆隆炮声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同时日本军国主义强化在台殖民统治,大力推行同化政策,作为文学载体的汉语言文字被禁用,文学发表阵地波铲除,台湾新文学运动陷入低谷。  相似文献   

6.
从“台湾文学经典”看台湾文学精神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学经典的确认是一个文学系统多个层面参与运作的动态累积过程,“台湾文学经典30部”的产生再次表明了人们对台湾文学所充溢的中国文化精神和所开掘的本土文化资源的理解、尊重,对其所呈现的历史厚重感、文化包容性的肯定、赞许,同时也启发着人们去思考“台湾文学中心时期”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文学前承光复后台湾文学的转折,后启60年代文学的兴盛。此时期文学杂志的“民营”状况,副刊非一统的存在状态,都悄然改变了权力场和文学生产场之间的单一支配关系,使控制文学场域的合法逻辑出现了裂隙,并使得作者、编者、读者的性情最大程度地影响文学生产。此种历史境遇中的文学传播,使政治高压下的20世纪50年代仍能涌动起多种文学思潮,也使台湾文学的乡土性、本土性得以延续、流布。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文学不应在意识形态层面上被看做文学的断裂。  相似文献   

8.
1945年8月至1950年3月是战后台湾文学重建的重要开启时期,其去殖民性的进程在国民党当局的政治框架中,由台湾本省作家和大陆来台作家在台湾文学传统和中国新文学传统的艰难延续中展开。复杂的政治干预使去殖民性被当局简化为接受大陆政府统治,但台湾作家在认同中华文化上并未“失语”,他们仍以源自“民族精神”的“向心力”,顽强“回归”中国文学,并和大陆作家一起,以对战后台湾现实的深切关怀,延续、丰富了日据时期形成的台湾文学传统,其中根植于台湾的左翼文学思潮发挥了尤为积极的建设作用,提供了战后中国左翼文学的在野形态。  相似文献   

9.
为台湾新文学“打下第一锄、撒下第一粒种子”的赖和,是台湾最早以白话文写小说的作家,其创作带动了台湾新文学运动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他的小说的思想涵蕴,包括殖民统治下的反抗精神,对封建社会的陋习提出改革的期许,在法律不公背景下小民的自觉,  相似文献   

10.
古远清 《台声》2003,(8):15-17
取材于台湾土地和人民的台湾文学,在戒严时代,一直是研究禁区。当局为了防止“台独”势力渗透,不许由“台湾”命名的社团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谁提“台湾文学”,会被认为不赞同“中华民国文学”,就会被安全部门过问,因而各大学根本不敢设立台湾文学课程。直到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的80年代,寻访台湾文化根脉的呼声高涨和本土思潮迅速占领各种阵地之际,情况才有所改变:1995年5月,“台湾笔会”与众多文化团体联手,邀请一批文化界人士和民意代表,到“立法院”举办公听会、记者会,强烈要求教育部门允许在各大专院校建立“台湾文学系”。…  相似文献   

11.
一场血浓于水的新文学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年代初期,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同胞,沿着祖国新文学运动的途次,发起了一场势不可遏的新文学运动,把台湾文学推进到现代史期的发展新阶段.从其发生的根柢,采用的模式和取得的实绩看,可谓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民族精神昭示的结果,值得纪念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马英九追随民意而不是领导民意的“不统,不独,不武”政策,使两岸文学从分流转向整合成了遥遥无期,使中国文学的分流成为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事实。但马英九“五二0”就职演说提及台湾领导人多年不说的“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这使人感到坚冰已破,我们有充分的信心预期两岸作家一定能携手迎来中华文化灿烂的春天。  相似文献   

13.
从文学的发生发展看,台湾最具有血缘和历史文化关系的不是日本,而是中国;从地缘政治来说,台湾永远都无法剥离的仍是中国。我们强调台湾文学与祖国大陆的历史渊源,并不是要否认台湾文学的特殊性。但再怎么特殊和不同,台湾文学在整体上仍未脱离中国文化这一母体。  相似文献   

14.
1998年,台湾文坛围绕“皇民文学”问题展开一场论争。张良泽等美化、正当化“皇民文学”的论调,乃近年来台湾一股亲日仇华社会思潮在文坛的折射。陈映真等奋起批驳,指出“皇民文学”的本质及其与当前社会政治思潮的联系,在文坛树立起“统派”的鲜明旗帜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95年2月号的台湾《中外文学》刊出一《台湾文学的动向》专辑,刊登了三篇论文:陈昭瑛《论台湾的本土化运动——一个文学史的考察》、陈芳明《百年来的台湾文学与台湾风格——台湾新文学运动史导论》、黄琪椿《日治时期社会主义思潮下之乡土文学论争与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台湾的分裂主义势力不遗余力地在岛内、海外大搞“台独”。不仅猖撅于政坛,也把黑手伸向文学领域,试图搞乱人们的思想,以便最终实现他们脱离中国的罪恶目的。但是,这样的行径是不可能得逞的。且不说政治经济、历史沿革等其他方面,仅从台湾文学的发生和发展,就可看出海峡两岸有着风习相近、感情相亲、文化同根,血脉同源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日据台湾最重要的左翼文学刊物《台湾新文学》诞生于日本殖民统治政策逐步收紧的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此时的政治话语论述要求文学活动同质化并参与政治翼赞,逼迫文学活动适应政权对文化的需要而作出转型。《台湾新文学》在殖民强权所制造的"文化繁荣"中无意助力,只能勉力维持,在有限的文化资源里坚持将左翼理念暗中传递,与读者达到声应一致的目的。通过将台湾20世纪30年代以左翼文学刊物发行为主的文化生产惨淡经营的现状与彼时中国大陆左翼文学生产盛况进行对比,可以体悟到《台湾新文学》作为殖民话语论述强势压迫下的左翼抵殖民能量的难能可贵,并对刊物所达到的左翼文学成就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梳理唐文标在20世纪60至80年代的思想路径,试图揭开唐文标在两岸文学、文化史上被遮蔽的先锋作用。从1960年代的“寻根”“回归现实”,到1970年代的“文以载道”“重建桃花源”,再到1980年代的“集体救赎”“伦理重建”,唐文标始终是台湾文学与现代文化敏锐的研究者和坚定的实践者。通过重新认识唐文标,我们得以重估保钓的精神遗产,重新认识台湾现代文学和文化史中走过的歧路和迄今悬而未决的问题。唐文标晚年从台湾民变史和中国戏剧史中看到建立适应时代的伦理秩序和文化制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实际是尝试从中华文明史的角度提出人的困境的解方。他一生的创作,正是实践自己“道”的写照。  相似文献   

19.
读林氏这篇论文,首先感受到的是:台湾文学史研究,正确地说是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新文学运动史研究,终于进入了新阶段,或者在它应该进入新阶段的时候来到了.在这个《台湾的台湾史研究》特集中,我之所以要对既非单行本又非概括性的论文的这篇论文说点什么,原因就在这里.首先,简要回顾一下1945年以后关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新文学运动(以下简称“日据下新文学运动”)的研究历程.  相似文献   

20.
姚晓雷 《探索与争鸣》2023,(9):159-166+180
20世纪末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历史化”理念不是泛泛地探讨文学和历史的关系,而是要建立一套文学价值评判的话语体系,以解决20世纪末以来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出现的学术品质退化问题。很多研究者偏向在历史本体和文学之间寻找某种联系,但所谓“历史化”的“历史”并非历史学意义上的历史本体视野,而应当是文学的历史经验视野,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无非是在文学历史经验视野下对现当代文学研究对象进行审视。这种范式的合法性来自文学历史经验所拥有的能超越具体历史阶段的“未来性”基因。故“历史化”在本质上其实是一种依托文学历史经验“未来性”,“让历史告诉未来”的“未来化”。不过要警惕的是,文学历史经验的“未来性”并不是不证自明的现成答案,而是需要不断辨析。所以,“历史化”不是一种对经验的守成,而是在探索基础上和文学研究对象之间进行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