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2年 1月 2 9日 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国情咨文 ,将伊拉克定为“邪恶轴心”国 ,指责伊拉克谋求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此后 ,美国不断为“倒萨”做舆论宣传和行动准备。3月 1 0~ 2 0日 美国副总统切尼访问中东 1 1国 ,试图说服中东各国支持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 ,成立反伊同盟 ,为军事打击伊拉克创造条件 ,但受到中东各国一致反对。6月 1日 美国总统布什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 ,首次提到美国有必要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 ,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7月 8日 美国总统布什强调“改变伊拉克政权是美国的一项国策” ,“我们要用一切方法…  相似文献   

2.
布什《国情咨文》讲话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4年 1月 2 0日 2 1时 ,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两院发表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①讲话。在美国国内总统选战如火如荼的背景下 ,布什选择此时发表本届政府最后一次国情咨文演讲 ,实则蕴含深意。民主党党内八位总统候选人争夺提名的选战异常激烈 ,1月 19日的民主党爱奥瓦州党团会议选举和 1月 2 7日新罕布什尔州初选更是被选举分析家视为选举“风向标” ,吸引了大部分选民的注意。布什把时间确定在国会复会日及上述两个标志性选举之间 ,既欲避免选民注意力局限于民主党党内预选 ,对自身选情造成负面影响 ,也想提前推出选举政策试探选民反应。…  相似文献   

3.
新帝国主义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先发制人”和军事干涉合法化为特征的“新帝国主义”理论,被美英政府外交决策人抛出来后,正在国际政治、国际关系领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 一、新帝国主义论的产生及鼓吹者 (一)新帝国主义论的产生及其含义。1991年1月30日,美国前总统布什在向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构想,并宣称美国将承担起这项任务的领导职责。当时,英国前首相希  相似文献   

4.
新布什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 ,美国总统布什在多次演说中强调 ,今后几十年 ,美将致力于在世界各地推进民主制度和根除“暴政”。相对于以“先发制人”为特点、以反恐为核心的其第一任期政策 ,这种以“民主化”和“打倒暴政”为核心的理论被欧美学者称之为“新布什主义”。一、内涵与发展脉络布什在今年 1月 2 0日其第二任就职演说以及 2月 2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宣称 :世界上许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国家还未实现民主 ,美国负有在国际范围内促进“民主”与“自由”这一道德和战略使命 ;实现世界和平的惟一道路是“把自由扩大到全世界” ;今后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  相似文献   

5.
布什"倒萨"意图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 1月 3 1日 ,布什发表《国情咨文》 ,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国家 ,6月 1日布什在西点军校长篇演讲中提出今后将对拥有生化武器和核武器的恐怖分子和敌对国家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8月 1 5日美国国防部向总统和国会提交的2 0 0 2年《国防报告》及 9月 2 0日布什向国会递交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都将“先发制人”作为美国对敌对国家和恐怖主义组织实施打击的主要方式。 1 0月 8日布什继 9月 1 2日联大发言后再次发表态度强硬的“倒萨”讲话。 1 0日、1 1日美国众参两院通过决议授权布什在必要时使用武力打击伊拉克。其势逼人 ,如上弦之箭。人们不禁要问 :海湾战争的失败和国际制裁已使伊拉克国力孱弱 ,满目疮痍 ,布什仍对萨达姆不除不快 ,其背后是否还有更深刻的战略意图和背景 ?如果布什“倒萨”成功 ,将会给世界战略格局带来什么影响 ?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几位专家进行对谈 ,所谈观点不一定完善 ,但其中所迸发出的思想火花和睿智若能有助于您更深入的思考 ,那将是我们的最大收获。  相似文献   

6.
布什向国会发表的年度“国情咨文”,折射出布什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内政方面。咨文试图从党派政治中寻求平衡以获得支持,但共和、民主两党都对之缺乏热情;外交上试图通过实施新措施、新政策尽早从伊拉克脱身,但成功的希望渺茫。咨文反映出布什未来两年难有重大作为。  相似文献   

7.
1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的第二任期正式开始。在随后的短短两周之内,布什发表了两次重要演说,一篇是1月20日的就职演说,另一篇是2月2日他在国会做的国情咨文。布什再次当选后,其第二任期的内外政策走向受到广泛关注。这两篇演说出台后,其内外政策要点也随之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8.
今年2月2日,布什发表的国情咨文显示,中东地区将继续成为美国的对外战略重点。未来4年,美国对中东政策所失将远大于所得,美国在推进中东“民主改革”、武力对付个别国家、推动巴以和谈以及控制伊拉克局势等方面,都面临重重挑战和困难。从近几年中东局势可以看出,美国本可以采用非战争手段在中东达到它的诸多战略目标,但布什政府班底却选择了不恰当的战争方式。美国的实力受损,甚至可能将引发一段时期内美国国力的衰落,其中东政策确有些易放难收  相似文献   

9.
一、美国外交在战略规划和实际部署上都出现了变革和调整。美提出变革外交计划并公布国情咨文,出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赖斯提出变革外交计划,重视新兴国家和转型国家,并赋予外交队伍新使命,整合并强化对外援助机构。布什公布国情咨文。称中印已成为美经济新的竞争者.提出要继续致力打击恐怖主义及在中东推行民主改革。在四年防务报告中,美规划了未来军事战略防范重点、应对策略及军事部署方向,全球军事部署重点将转移到亚太地区。布什3月公布上台以来第二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推进自由”作为首要目标,强调大国合作.同时渲染伊朗核问题的威胁,重申坚持“先发制人”原则,强化对欧亚结合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199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了关于“开创美洲事业倡议”的讲话,要求与拉丁美洲国家建立一种新的伙伴关系,即所谓的“布什计划”。该计划以贸易、投资和债务为支柱。在贸易方面,首先,布什保证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谈判乌拉圭回合的最后阶段,美国将与拉美国家密切合作,争取有利条件,使国际贸易自由、平等地发展,使拉美国家“特别感兴趣的产品更大幅度地降低关税”。其次,美国准备与拉美国家就开放市场问题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