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以来,在省院党组的高度重视下,全省三级检察机关渎职侵权检察部门陆续完成了更名改局工作。反渎职侵权局的挂牌成立,揭开了我省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新的一页。全省各级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部门以此为契机,积极主动、想方设法摸排线索,通过上街下乡、进村人社、新闻广播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职责范围、立案标准、公布举报方式,使社会公众对反渎职侵权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案件的线索来源渠道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  相似文献   

2.
当前,反渎职侵权案件在办理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线索"发现难"这个难题。造成这一难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渎职侵权类犯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相对于一般犯罪而言,对象范围不仅少,而且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再加上犯罪行为与职务行为的混同,导致犯罪行为比较隐蔽,不主动出击很难被发现。另外一个方面,当前对于渎职侵权类犯罪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宣传范围也不够广,因此,很少为普通民众所熟知,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当前线索发现的难度。缺少案件线索来源,就如同无源之水,反渎职侵权案件的办理就难以开展,局面也将陷入僵局。因此,搞好反渎职侵权  相似文献   

3.
正《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提出、"将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及"老虎苍蝇一起打"等观念的提倡,使得检察工作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中央对渎职侵权检察工作高度重视,2010年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工作的意见》,人民群众也对反渎职侵权部门在反腐败斗争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寄予厚望;另一方面,在司法实践中,渎职侵权案件仍然存在线索发现  相似文献   

4.
第一,通过新闻媒体(广播电台、电视、墙报等)宣传检察机关的性质、地位、任务,以及法纪检察部门的案件管辖范围、立案标准;公布举报电话;对一些典型渎职侵权犯罪案例进行展览,面向社会进行法律咨询和宣传。 第二、沟通与直接受理人民群众反映问题的人大、党委、政府信访办、招生办、纠风办、消费者协会、“三检办”、妇联等部门的工作联系,从中了解掌握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线索。 第三、积极主动参与政法委、审计、安委会等有关部门牵头组织的联合调查,从中掌握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线索。 第四、建立健全司法机关联系制度。如从公安办理的诈骗、偷税案、违反公司法骗逃汇等犯罪案件中,以及从法院的经济庭、民事庭审理的重大损失案件中,发现  相似文献   

5.
做好基层院反渎职侵权工作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渎职侵权犯罪绝大多数发生在基层,基层院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检察机关此项工作的全局。笔者在基层院工作多年,体会到以下三点非常重要。一、要动不要静渎职侵权犯罪隐蔽性强,这就决定了反渎职侵权工作不能静等线索上门,而应主动收集案件线索,要动不要静。一是内“动”。与本院内部的反贪污贿赂、公诉、侦查监督、民行、监所、控申等部门加强联系,做到整体联动。要明确人员,重点关注贪污受贿案件,立案监督案件、抗诉案件、长期访、重复访、集体访案件,专门收集办案中发现的渎职侵权犯罪线索,并及时通报,形成收集案件线索的内部网络…  相似文献   

6.
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线索发现难,一直是困扰反渎职侵权办案工作有效开展的突出问题.本文认为要逐步形成基层工作层面、中间制度机制保障层面和高层法治建设保障层面相互联系、上下呼应的线索发现机制.  相似文献   

7.
林文敏 《法制与社会》2011,(27):195-196
目前,基层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工作任务艰巨。制约反渎职侵权工作进展的因素主要有法律制度不完善、线索渠道单一、办案阻力大等。为此,应完善相关立法,增强反渎工作的可操作性;广辟案源,开辟多元的线索获取途径;顺势而为,排除干扰;坚持科技强检的发展战略;进行检察人员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温纯 《法制与社会》2012,(12):125-126
如何解决渎职侵权案件线索匮乏这一难题已成了反渎职侵权检察部门的当务之急。本文在充分分析造成渎职犯罪"发现难"的原因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在基层检察院的工作实际,提出了从""前案""挖掘渎职犯罪及从受委托从事公务人员群体中挖掘渎职犯罪两种拓宽案源渠道的方法,以期有助于促进我市反渎职侵权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案件线索是检察机关渎检部门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关键,没有线索,侦查办案工作就是无米之炊。从目前渎检案件线索上看,渎检线索呈现出“两窄一多”现象,即主体范围窄、案源渠道窄、罪种罪名多。案件线索少、案源枯竭,是当前渎检工作普遍遇到的问题。只有解决好渎职侵权案件线索问题,才能有效打击渎职侵权犯罪,从而最终取信于民。本文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渎检工作的感悟对渎检工作的案源少的原因及如何解决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高振国  史胜其  王健 《法制与社会》2011,(13):201-202,214
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检察机关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体现。目前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犯罪线索量少质次、情报信息闭塞、保障不到位、侦查模式单一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检察机关查处渎职侵权犯罪职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渎职侵权侦查机制进行反思,更新思维方式,拓宽侦查视野,努力推动渎职侵权侦查工作科学发展。本文从信息引导侦查工作模式中所遇见的问题入手,对此项工作进行初步探讨,提出解决思路,以期对渎职侵权局信息引导侦查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卢旭亮 《法制与经济》2010,(14):22-22,24
当前渎职侵权犯罪侦查工作中面临很多困境,如"三难一大"问题,即线索发现难、调查取证难、认定处理难和干扰阻力大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势必会制约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发展,影响反腐败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存在着发现线索难、排除干扰难、收集和固定证据难、实刑判决难等突出问题,为此,应当坚持拓宽渠道扩案源、排除干扰好办案、注重谋略巧办案、强化证据办铁案等工作措施,以此来促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许卫兵 《法制与社会》2010,(27):122-122,131
惩治司法腐败、行政执法腐败,是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部门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重点工作。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基层检察院查办渎职侵权案件存在“线索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阻力大”的困境,分析了制约基层检察院反渎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如何破解困境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卢劲杉 《检察风云》2010,(19):12-15
发现犯罪线索难、调查取证难、结案处理难和干扰阻力大,面对反渎职侵权工作中所面临的这一"三难一大"问题,近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部门积极尝试,通过此次展览,  相似文献   

15.
《江淮法治》2007,(7S):F0002-F0002
5月中旬以来,我省检察机关根据统一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反渎职侵权宣传月”活动。全省128个检察机关组织干警深入机关、乡镇和社区,并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载体,广泛宣传反渎职侵权工作的职能、性质、任务。集中展示近年来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检察工作中的反渎职侵权犯罪需要建立并完善多元开放的线索积累机制,建立谋略全面的证据核心机制,简捷灵活的协作配合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队伍建设管理机制,促进反渎职侵权工作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保障政策执行力和保障民生民利是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两个着力点,保障公民民主权利和人身权利是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落脚点和主线。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保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职和严格执法。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基本目标,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检察职能的角度来看,可以表述为"三个保障",即保障民生民利、保障政策执行力、保障民主权利和人身权利。为此,渎职侵权检察工作需要实现八个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即从消极被动转向主动出击、从线索管理转向情报经营、从口供本位转向物证本位的侦查模式、从依靠强制侦查转向依靠任意侦查、从传统作业转向信息化作业、从封闭运行转向检察一体、从侦防分离转向侦防结合、从理论性培训转向实战性培训。  相似文献   

18.
谭滨 《犯罪研究》2009,(3):55-58
查办渎职案件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检察机关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体现。犯罪线索则是检察机关查办渎职犯罪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依据。但在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犯罪线索量少质次、情报信息闭塞、保障不到位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检察机关渎职侵权检察职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渎职犯罪线索发现机制进行深入反思,从主动发现犯罪线索的角度更新思维方式,拓宽发现视野,完善保障机制,努力推动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5月中旬以来,我省检察机关根据统一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反渎职侵权宣传月”活动。全省128个检察机关组织干警深入机关、乡镇和社区,并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载体,广泛宣传反渎职侵权工作的职能、性质、任务,集中展示近年来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取得的成果。此次活动持续时间长,规模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效地提高了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关心和关注程度,进一步调动了全社会的力量,为共同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20.
陈虎 《法制与社会》2010,(32):133-133
本文指出反渎职侵权工作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目前信息量巨大的网络扩展侦查视野,加强对犯罪线索的搜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