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蔡立红 《政法学刊》2011,28(4):116-120
当前道路交通事故鉴定存在着鉴定项目及其内容缺乏清晰界定,鉴定机构缺失,鉴定制度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事故处理实践中存在鉴定范围扩大化倾向,部分事故处理人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遇到难题往鉴定上推,推卸对事故证据的具体分析和案情的综合评判责任。解决的方法是界定交通事故鉴定项目的范围,明确鉴定与事故处理人员分析认定的处理方法,建立自上而下的鉴定系统体系,加强鉴定人的管理制度并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郑才城 《政法学刊》2002,19(2):61-63
我国因交通事故伤者急救费预付制度的缺陷,使得部分交通事故受伤人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导致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率居高不下。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交通事故保险机制,成立事故急救基金。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法律法规对事故发生单位及有关人员权益规定不明确,实践操作不完善。亟需明确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处理批复和事故行政处罚之间的关系,区分事故处理法律文书,设计权利救济途径,并适时完善整个事故调查处理制度,更好地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姚军 《政法学刊》2002,19(4):59-61
车体痕迹鉴定是确定事故中车辆的接触部位,认定肇事逃逸车辆,再现事故的发生过程的有效手段,为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提供有力依据。要适应事故处理工作在新形势下的要求,科学地综合运用车体痕迹鉴定技术来为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已同时成为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一大公害,事故车辆安全技术性能的检验鉴定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分析了事故车辆检验鉴定工作的现状,讨论了其在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提高人员素质、细化鉴定规范等几个方面的建议。为提升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司法鉴定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郑才城 《政法学刊》2001,18(6):43-44
公安机关是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专门机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作为其职责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调解制度中确认间接损失,它对提高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的调解的成功率及充分保障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朝晖 《河北法学》2002,20(3):78-82
指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现行立法存在的不足 ,重点分析车辆所有人的界定及其交通事故中的民事责任问题 ,就借鉴国外立法经验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交通事故中,两车、甚至多车连环致伤的事故常有发生,而在处理此类案件时,车辆司机时有互相推诿或拒不承认责任,给事故处理造成很大困难。分析及认定肇事责任是我们医学司法鉴定工作者的应尽职责。本例泸昆高速公路湖南段一起连环致伤的交通事故中,因不能明确责任,对该事故进行了鉴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浅论道路管理瑕疵引起交通事故的国家赔偿责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其相应,交通事故也不断发生,如何公正地处理交通事故,无论对交通运输业本身,还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无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处理交通事故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联系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及国外有关立法来看,我国处理交通事故的立法还不尽完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排斥了因道路管理瑕疵引起交通事故的国家赔偿责任(而我国《国家赔偿法》也未将其纳…  相似文献   

10.
摩托车交通事故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占有很大比例,此类交通事故的处理,往往因缺少证人证言和物证而难以确认驾驶员和乘员。近年来,有关男用摩托车交通事故驾乘关系分析的文献比较多,而女用摩托车事故驾乘关系分析未见报道,笔者在工作中经历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论面向事故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鉴定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和交通事故处理的需求,结合实际交通事故鉴定经验,应用系统科学理论构建了面向事故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鉴定体系,明确了交通事故鉴定的目的和作用,将涉及交通事故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各类专门性技术鉴定有机统一在交通事故鉴定体系中。  相似文献   

12.
张勇刚 《政法学刊》2008,25(5):111-112
实现了计算机辅助交警绘制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以此提高事故现场信息收集及以现场图记录内容的效率和精度。具有基本图形绘制,人体、道路、车辆、痕迹和道路交通设施绘制,标注和文档管理等四大功能。实践表明,该系统在交警部门实际交通事故勘查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再议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交警部门在履行处理交通事故职责中作出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究竟为何属性,众说纷纭,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当交通事故认定出现偏差时,可否司法审查进而有效地维护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监督交警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正确处理交通事故的问题。根据交通事故处理法律、法规的规定,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律性质是具体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4.
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严重威胁着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文章在全面分析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点的基础上,围绕道路展开思考,从高速公路道路质量、道路用户、道路管理和道路监控四方面深入探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而详细研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前的预防对策、事故现场的救援对策和事故后的安全修复对策。  相似文献   

15.
赵明昕 《河北法学》2005,23(12):49-53
一般认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强制三责险)乃是加强被保险人的赔偿能力,进而赔偿交通事故受害者损失的事后补偿机制。但却常常忽略该制度在积极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及损失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事实证明,导致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是交通行为参与人的过失因素,因此促进人们交通行为的谨慎与规范是改变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根本出路。鉴于人“趋利”的本性,强制三责险可以通过合理设置责任限额,实行弹性费率等手段,利用经济杠杆有力地推动当事人规范其交通行为,进而保障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交通事故和驾驶员安全教育现状以及驾驶模拟器用于驾驶员安全教育的前提条件,提出了驾驶模拟器用于驾驶员安全教育的虚拟道路交通视景系统的组成及设计方法,分析了驾驶员安全教育的虚拟道路交通视景特征及驾驶模拟器用于安全教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结合交通事故鉴定实例,从车辆安全技术状况鉴定、交通事故痕迹鉴定、酒精检测等方面论述交通事故鉴定的原则是:从交通事故物证入手,以科学的理论、数据和常识,揭示物证特有性质,使之成为能够证明事故真相的证据。交通事故鉴定的方法就是怎样让物证说话。让物证说话的方法很多,一个物证它本身具有很多特有性质,需要鉴定人员根据自身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揭示物证能够证明事故真相的特有性质。  相似文献   

18.
自行车道路交通事故损伤特征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自行车交通事故人体损份情况,以此推断自行车交通事故中当事人的交通方式。方法 对北京地区1997~2002年958例机动车与自行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伤亡者的损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自行车骑行者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可于会阴部、双下肢形成特征性损伤。结论 可以运用法医学鉴定方法推断自行车交通事故伤亡者的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后期医疗费评估的法医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 13 71例交通事故中受伤人员后期医疗费的影响因素 ,并为此类案例后期医疗费的法医学评估积累经验。 方法 设定影响因素参数为“评估时间、是否评残及后期有无手术” ,并行卡方检验。 结果 评估时间在 1月内者为 475例 ,3月内者 1118例 ;评估时间的不同、是否评残及后期有无手术等因素对后期医疗费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后期医疗费的法医学评估是必要的 ,原则上应依据“普及价格”并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