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霍凤娥 《前沿》2012,(8):112-113
虽然我国公共政策领域的性别平等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诸如公共政策的制定缺乏性别意识、公共政策的执行流于形式、公共政策的监督评价体系缺乏性别指标等。所以,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推进性别平等建设,使之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3年12月25日,上海市妇联与上海市妇女学学会联合举办了“社会性别与社会公共政策研讨会”及《面向21世纪的上海妇女发展———第二期上海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一书的首发式。全市100多位专家学者、党政机关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妇女工作者等出席了会议。会议重点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一、从战略上探索社会性别主流化与会者根据联合国1997年对“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定义,考察了欧洲及其他各国对此的研究,联系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性别平等的实际,理性审视了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种种问题。欧洲学者强调社会性别视野,是通过政策的制定来体…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是政治过程的产物,体现为对社会资源进行权威性的分配,一般是政府为解决现实和潜在的社会问题所做出的决定和措施.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许多新的政策和立法已经或将要出台,将会对一代乃至几代人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使我国现行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社会性别意识,推动妇女与社会协调发展,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于6月4-5日主办了"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专题研讨会,有关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沿着两条主线探讨运用社会性别观念分析社会政策,一条是探讨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以及国际政治的宏观走向,一条是审视和讨论我国的有关政策和立法,并与国外的政策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研讨会的情况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公共利益做出的一种权威性分配,公正性是其本质要求,中国公共政策的公正性应以"实质的平等"为追求目标,注重对弱者的保护。社会性别是分析问题的一种新的理论或方法。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公共政策对于改善女性地位、调整原有的性别利益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湖北省DC乡的新农村建设公共政策进行社会性别分析,发现存在着决策层中女性的势单言轻、价值目标中女性的工具化、性别定位中复制传统以及性别中性化的现象,导致新农村建设在推进城乡公正的同时,却忽略了两性的公正,背离了公共政策的"公正性"价值追求。而要推进社会性别的主流化进程,需要赋予妇联监测公共政策的权力,提高女性决策者的数量和影响,对决策者进行社会性别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对现实社会性别问题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知识结构是一个空间巨大、内容丰富、层次明晰的如布迪厄所言的文化场域。研究公共政策知识的内容结构 ,首先要了解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科和公共政策科学三个概念的关系。这三个概念同属于一个层次 ,只是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在公共政策科学体系中又形成了两个不同的范式 ,即属于“学术社区”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属于“实践社区”的公共政策分析。理解和研究公共政策知识场域对于目前公共政策科学研究、公共政策学科建设乃至MPA教育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性别的分析方法对于法学研究而言,极具启示性与颠覆性。社会性别研究方法有助于揭示性别平等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有助于从“有性人”的视角考量法律文本的性别平等,启示人们从“行动中的法”的角度重新考察现实生活中的性别平等;社会性别研究方法弥补了传统法学关于妇女权利研究方法的不足,更是对法学研究领域中传统的阶级分析方法的修正。  相似文献   

7.
谭翀 《前沿》2014,(7):153-155
“营销”的理论和方法在公共政策领域的应用,最早起源于“营销”观念的扩大化,并由于“新公共管理运动”而产生了研究路径的分化。从政策学出发的研究路径和从市场营销学出发的研究路径发展并不均衡,但它们各自却承担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使命,即为“公共政策营销”研究提供“公共政策营销过程的知识”和“公共政策营销过程中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陆建民 《中国妇运》2008,(5):34-37,9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充分的利益表达机制与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提高公众对公共政策决策的参与程度。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妇联要真正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就必须在下情上达的同时,积极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努力将妇女群众合理的利益诉求转化为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并促成其实现。借助于每年“两会”的议案、提案和书面意见,上海市妇联在参与公共决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2011年7月23—25日,第21届中国社会学年会在江西南昌举行。7月24日,由性别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师范大学妇女发展研究中心和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之社会学子网络联合承办的“性别研究方法论探析论坛”如期举行。本届论坛聚焦于性别研究的方法论议题,分为性别研究的方法自觉,底层研究的学者立场与当事人立场,话语、文本与性别研究,研究实践中的方法论考量4个板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中央党校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于2006年6月由中国妇女研究会授牌。作为党校基地,我们秉持的目标是:务实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研究的根基;传播社会性别平等的理念,推进性别研究与多学科相结合,开设性别平等的课程;提升党校干部和师资的社会性别意识,致力于性别平等的政策倡导与行动研究。一、以研究夯实基地建设的根基性别研究是基地建设的根基。2006年至今,基地共承担12项重大课题,包括3项国际  相似文献   

11.
"法律与政策性别分析理论与方法工作坊"2009年4月27日-5月6日在西安举行。本次工作坊由陕西省委党校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西北工业大学妇女发展与权益研究中心主办,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协办,香港乐施会资助。该活动旨在提升参与者对政策法律的社会性别分析能力,培养并扩大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评估的健全与优化对于改进政策系统和提高政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公共政策评估目前仍处于引进、消化西方国家理论方法阶段,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显得十分不成熟.本文考查和回顾了中国公共政策评估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现状,并对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的定义纷杂多样,但无论是“一项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分配”,还是“政府选择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本质上是用来解决纷繁复杂的社会公共问题的重大决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共政策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各种公共政策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经济政策的出台.不仅要考虑经济背景,更要考虑到政治因素,政治决策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为推进我国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研究,深入挖掘当代中国政策过程案例,完善公共政策过程的研究方法,提高政策过程研究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指导作用,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将于2008年3月在天津南开大学联合举办“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欢迎各界人士踊跃参加。一、会议主题: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与实践二、会议专题:(1)前沿公共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本土化研究;(2)转型期中国公共政策过程实证研究;(3)公共政策过程的实证方法及技术研究;(4)政府决策信息与智力支持系统研究;(5)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  相似文献   

15.
6月6日,由上海财经大学、美国老年学学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以及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和中国财政研究院承办的“老龄社会公共政策挑战与治理创新”国际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的非公共化:寻租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公共政策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 ,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时应遵循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 ,这是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本质属性。但寻租现象的存在往往导致公共政策的非公共化 ,利益集团和一些自利的公职人员以公共利益为代价谋求其特殊利益 ,从而导致公共政策偏离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本文主要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探讨制度非均衡状态下寻租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共生关系 ,指出“租”本质上内含于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之中 ,寻租破坏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又将导致新的制度非均衡。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公共政策》深刻批评了传统公共政策研究范式的内在缺陷,发现公共政策学起源于政治实践的需求与多元学科知识的支撑,可以通过建构模型来认识政策真实世界,通过本土化研究拓展政策生命力,从而着力倡导建构“以问题为中心”型的学科理论范式,为公共政策学向第三分水岭进军提供了理论导图  相似文献   

18.
《公安研究》2011,(2):91-92
李颖在《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3期撰文认为,虽然利益因素在政策接受中处于根本地位,但是也不能忽视“前理解”因素在政策接受中的重要影响。辩证看待“前理解”在民众政策接受中的影响,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应关注民众的“前理解”,促进政策接受主体“前理解”的发展变化和“视野融合”,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公共政策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19.
试论公共政策的社会总体利益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利益内涵的模糊和不确定,以及关于公共利益的种种争论,对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说”提出了挑战。公共政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此目标决定了公共政策的社会总体利益最大化取向。“社会总体利益最大化”与政府等公共部门的“公共性”并不矛盾,相反,二者是统一的保持“公共性”是追求社会总体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追求社会总体利益的最大化是“公共性”的集中体现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注重政策出台以后,如何实现政策的既定目标。公共政策执行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主要划分为三个流派“:自上而下”学派,“自下而上”学派和“首长——职工”学派。要想成功地实施一项公共政策,就必须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