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渎职侵权工作是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一项重要职能。开展反渎职侵权工作,必须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为着力点,从解决发现难、取证难、处理难、阻力大"三难一大"问题入手,提高发现、突破、惩治渎职侵权案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卢旭亮 《法制与经济》2010,(14):22-22,24
当前渎职侵权犯罪侦查工作中面临很多困境,如"三难一大"问题,即线索发现难、调查取证难、认定处理难和干扰阻力大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势必会制约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发展,影响反腐败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时期是反渎职侵权工作发展进步的重要机遇期,从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到高检院紧锣密鼓的工作部署,对反渎职侵权工作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反渎部门应当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办案质量、增强办案效果、积极探索反渎职侵权工作的新思路,健全、完善反渎工作机制,努力开创反渎职侵权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违法犯罪行为发现难、立案难、查证难、处理难已成为长期困扰反渎工作的突出问题.其中发现难是“四难”中的基本问题。在着力破解“四难”问题中.反渎职侵权部门应积极探索建立发现案件线索新机制。2010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探索建立反渎职侵权联络员制度”。笔者试对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反渎职侵权工作是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一项重要职能,与反贪污贿赂并称检察机关打击职务犯罪的两把利剑。但长期以来,“三难一大”(发现难、查处难、处理难、阻力大)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反渎职侵权办案工作的健康发展,笔者就反渎职侵权查案工作如何创新发展,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反渎职侵权工作普遍存在着发现难、取证难、追诉难和阻力大的困惑,即所谓的“三难一大”现象。究其原,反渎职侵权工作中“侦、捕、诉”一体化内部协调沟通配合机制和与有关国家机关的外部一体化协调沟通机制的缺失.是造成“三难一大”的根本因素。可以说,检察机关内外协调沟通配合机制是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助推器.对基层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有着较强的操作性和主要的司法实践指导作用。具体说来:  相似文献   

7.
《检察风云》2010,(15):8-9
总体匕来讲。反贪污贿赂和反渎职侵权比较起来,后者难度更大。发现难、查证难、处理难和阻力大,‘三难一大’是检察机关从事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干警们面临的普遍困境。而最大的难度在于思想认识上的不统一,更准确地说,对于渎职侵权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还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案件线索少、案件查处难、案件查办能力较弱是制约基层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侦查工作科学发展的三大难题。因此,采取必要措施,突破反渎职侵权侦查工作瓶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作为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现渎职侵权案件线索的指挥协调应当立足于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工作机制的贯彻落实与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0.
查处渎职侵权犯罪和开展渎职侵权犯罪预防工作是反渎职侵权部门的两大职责。但近几年来,各基层检察院为了追求办案数量和考评成绩,"重打击轻预防"已成为当前反渎职侵权工作存在的重要问题,因此,在打击和惩治的同时,如何在源头上解决或减少渎职侵权犯罪问题,做到应有作为、有所作为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许卫兵 《法制与社会》2010,(27):122-122,131
惩治司法腐败、行政执法腐败,是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部门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重点工作。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基层检察院查办渎职侵权案件存在“线索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阻力大”的困境,分析了制约基层检察院反渎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如何破解困境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检察风云》2010,(15):11-11
“处理难”是多年来办理渎职侵权案件的极大困扰之一。究其原因。嘉定区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副局长徐建国说:“所以出现‘处理难’,基本上都是缘于侦、诉或是检、法两家对法条的认知和理解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贺美晓 《政府法制》2010,(20):62-62
为提高社会各界对渎职侵权犯罪危害性的认识,按照山西省人民检察院王建民检察长在全省检察长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应县人民检察院于8月23日至27日,开展了以"惩治渎职侵权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反渎职侵权活动。  相似文献   

14.
反渎侦查工作呈现出发现难、突破难、认定难的特点,反渎成效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反渎职侵权工作的需要,近几年检察机关的反渎力度虽有所加大,查处了一批危害民生的渎职犯罪,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但远未达到社会的要求。如何快速扭转被动局面,加强反渎工作力度,全力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成为新时期反渎部门的重要课题。本文在认真分析渎职侵权检察工作面临的三难一大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检察机关应加强和改进渎职犯罪的侦查策略,使反渎职侦查工作得以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线索发现难,一直是困扰反渎职侵权办案工作有效开展的突出问题.本文认为要逐步形成基层工作层面、中间制度机制保障层面和高层法治建设保障层面相互联系、上下呼应的线索发现机制.  相似文献   

16.
温纯 《法制与社会》2012,(12):125-126
如何解决渎职侵权案件线索匮乏这一难题已成了反渎职侵权检察部门的当务之急。本文在充分分析造成渎职犯罪"发现难"的原因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在基层检察院的工作实际,提出了从""前案""挖掘渎职犯罪及从受委托从事公务人员群体中挖掘渎职犯罪两种拓宽案源渠道的方法,以期有助于促进我市反渎职侵权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宏展 《法制与社会》2010,(31):172-173
当前,社会的稳定团结,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是经济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建立一支廉洁、高效的行政及司法队伍,并充分贯彻"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指导思想。作为查办职务犯罪的反渎职侵权部门,在依法查办渎职侵权犯罪的过程中,一方面肃清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职过程的不法行为,维护了政府部门的权威以及公信力;另一方面,通过实施预防措施,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警醒,为各级政府部门更加正确、合法地运作提供有力的保障。这充分体现了反渎职侵权部门在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对反渎职侵权部门在新时期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当前,反渎职侵权案件在办理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线索"发现难"这个难题。造成这一难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渎职侵权类犯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相对于一般犯罪而言,对象范围不仅少,而且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再加上犯罪行为与职务行为的混同,导致犯罪行为比较隐蔽,不主动出击很难被发现。另外一个方面,当前对于渎职侵权类犯罪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宣传范围也不够广,因此,很少为普通民众所熟知,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当前线索发现的难度。缺少案件线索来源,就如同无源之水,反渎职侵权案件的办理就难以开展,局面也将陷入僵局。因此,搞好反渎职侵权  相似文献   

19.
赵娟 《法制与社会》2011,(19):208-209
本文指出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整体质量是保障公正执法,从而实现"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这一永恒主题的基础性工作。提高案件质量是检察机关自侦办案工作的主要目标,也是做好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对案件质量的规范化管理机制不仅是提高反渎职侵权办案质量的基本手段,也是检察机关正确履行检察职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20.
因果关系认定难是困扰和制约反渎职侵权职务犯罪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当用传统刑法学因果关系理论作为认定渎职侵权犯罪因果关系的理论基础并进行立法规范;引入和参照共同犯罪理论;多渠道加强办案人员的分类专业化管理;上提一级该罪的立案侦查权等,以正确认定渎职侵权犯罪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