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信,已经成为当前和谐社会最为缺失的一种社会信任资源.对企业而言,诚信是一种经营文化,关乎企业的声誉、形象和实力.  相似文献   

2.
文丰安 《刑警与科技》2008,(16):112-114
诚信,已经成为当前和谐社会最为缺失的一种社会信任资源。对企业而言,诚信是一种经营文化,关乎企业的声誉、形象和实力。  相似文献   

3.
《法治与社会》2006,(10):62-63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诚信”这一铁的规则来把握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更需要一大批优秀企业来推动、来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陕西华威集团正是把“诚信”这一做事信条运用到了企业经营、企业发展中,才使“贡献社会”这一决心得到了落实,才使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三角债”,是特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企业之间的债务互相拖欠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混乱,以影响企业发展的特殊现象,三角债问题引发的后果是及其严重的。从本质上讲,三角债问题折射出社会诚信体系的缺失。治理企业三角债现象, 建设诚信社会,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需要从企业、政府各方面做长期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当然也更应是诚信经济。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没有企业就没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企业诚信是企业维持其长久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诚信就没有市场经济秩序,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健康发展就难以实现。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2月27日上午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网友在线交流时对于大学生就业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谈到,社会的诚信现在影响了我们整个社会的进步。企业诚信作为社会诚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业已成为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公民与法治》2009,(5):53-53
河北宏凌无缝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是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全国诚信守法企业。公司始终遵循“人诚品优”的市场经济原则,以科学创新、优质、高效、诚信永保最佳竞争力为目标,做专精特产品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7.
劉俊海 《中国法律》2012,(3):19-22,74,78
一、依法加强我国商业诚信建设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法治意义、社会意义、国际意义与文化意义 其一,加强诚信建设是现代企业的竞争法宝。诚信建设直接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诚实守信是聪明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方略和经营之道。看似反义词的「诚信有价」与「诚信无价」实际上是同义词,都蕴涵着诚信的巨大价值与失...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整个社会的根本,是和谐社会的基石,诚信问题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在整个国家的法制建设中,诚信也是一项基本原则,其体现在立法、司法、守法等各个阶段。诚信不仅仅是一种口号、一种形式,而且也不单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和意识之中,诚信要体现在具体的法律制度中,要体现在各个主体的实际行动中。  相似文献   

9.
诚信是企业伦理文化层面的核心竞争力。贯彻诚信理念到现实社会中,需要政府(社会)与企业的共同努力。对于政府而言,应当加强诚信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对于企业而言,要进行企业组织结构伦理建设,同时,对各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要做到实际的诚信。  相似文献   

10.
道德向法律的转化——论诚实信用制度的法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彦 《中国律师》2006,(9):94-95
“诚信”一词,近年来不绝于耳。2002年被国家确立为诚信年,当年年初,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明确指出,加强证券市场诚信建设,强化市场参与主体的诚信责任;2002年年初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还正式提出:“要建立全国企业和个人的诚信体系,使具有良好信誉的企业和个人充分享有守信的益处和便利,使有不良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声誉扫地,付出代价。”其后至今,诚信这个词成为国人使用率和点击率最高的词语之一。  相似文献   

11.
易宪客在香港《信报》撰文指出,中国诚信法则之所以不彰,根源在于政府许多政策失信于民。先有政府官员没有信用,然后才有民众的造假做假。政府并非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有血有肉的人所组成。政府的失信问题就在于这些组成政府的人失信。目前官员们群起“攻博”的现象已渐渐蜕变成一种学术腐败,问题的实质不仅仅在于一种腐败,而是把整个社会带向没有信用、失信的社会。这也正是中国市场经济诚信法则不能确立的根源之一。从官员“攻博”看社会诚信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构建社会诚信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社会诚信的范围和形式,并根据实际运作的经验提出了企业诚信评价指标的构成、口径和测量方法,设计了社会诚信评价管理体系,指出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澄清和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诚信问题日益成为我国深入发展和改革的"瓶颈"问题,也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主体,企业的经营受社会伦理、经济和法律等诸多因素影响。为加强对国内企业诚信和信用能力的动态研究,了解市场信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企业加强诚信建设和信用管理,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推动维护市场秩序,有必要开展企业诚信发展指数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诚信”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各行各业都投入很大的精力搞“诚信”工程,抓“诚信”建设。作为“诚信”的倡导者——各级政府,更是把“诚信”摆上十分重要的位置,努力打造开拓、务实、高效、廉洁的开明政府,成为群众拍手称快的一件事情。“政府诚信”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因为一些地方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信用危机”,其表现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假、赖、欺、骗。假,对着筒子吹喇叭。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在新年伊始作郑重承诺,说新的一年里要为群众办若干件实事,有说办十件,有说办二十件,信誓旦旦,确保完成。然而,到了年底,…  相似文献   

15.
政府是否诚信,较之于企业诚信、个人诚信而言,具有更强的示范性和影响力。因此,研究诚信政府建设对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从银行信贷起步。逐步发展到商务诚信、行业诚信、社会诚信、政务诚信和司法公信。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一个缺失诚信、不守信诺的社会不可能建立起健康的市场经济秩序。诚信从将道德范畴逐渐发展到法律范畴之中。法律的干预应该在诚信建设中发挥作用。基于诚信订立契约。是各种市场行为的基础。市场经济本就是一种信用经济,诚信不仅是社会责任,更是建立在市场逻辑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资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由于复杂的社会问题,"诚信的缺失"成为当前社会的现实问题。"执法不公"的现象,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安定。党的十八大提出"司法公信",人们必须站在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和现代化事业成败的高度,充分认识社会诚信的重要意义,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诚信作为道德之本,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对于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无论是作为一种构建的力量,还是作为一种观察和评价的视角,司法行政  相似文献   

18.
一、依法行政必须树立诚信执法观念 诚信就是真诚守信,也称信用,是一种社会道德。二千年以前,孔子讲:“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失去人民的信任,国家就会无法生存下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枷锁解除了,但道德思想却成了真空,社会信用度下降。据统计,我国一年假产品造成  相似文献   

19.
让律师成为诚信的代名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二十多年法官生涯和数年律师工作经历使我体会到,律师业实际是一个也必须是一个拥有诚信品格的行业,而一个以诚信品格为职业道德内核的律师界也将推动整个社会诚信风气的形成。可以说,律师行业与诚信品格之间有一种共生的关系。社会诚信制度的建立要求制度本身给社会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预期,即同样的行为、同样的情形能够得到同样的后果,给社会以信任感,因此,诚信制度需要以诚信品格作为道德基础来支撑。律师业作为一个法律  相似文献   

20.
为建设健康诚信的安防市场环境,进一步促进深圳安防行业发展。最近,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决定开展“深圳安防行业诚信年”主题活动,倡议深圳安防协会全体会员企业,共同承诺做“诚信品牌,诚信渠道”企业,共同创建诚信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