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侦讯是侦查阶段的讯问。侦讯语要研究讯问的用语、语境和犯罪嫌疑人的反应等,它是侦讯策略实施与反馈中最主要的内外连接点。侦讯语有三大特点:依法对话的强制性是其与一般讯问共同的特点。而证据心理场的形成是实现心理强制的基础,语境的可操作性是强制性所提供的一种条件,它需要充分发挥侦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将策略之可能转变为实施之现实,从而成为区别于法庭讯问语的特点。策略对话的多样性,则是侦讯语实现言语目的最具个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侦讯要素论     
侦讯有区另别于其它讯问的特点,其要素的内涵与构成关系,决定着它的区别特征。涉嫌证据的局限性,使侦讯取证具有高难度,策略随之产生。策略凭借侦查隐蔽性、涉嫌证据和法律强制性,驰骋于侦讯双方的心理战场。这心理战场的物质依托是侦讯环境中所体现的证据场。证据是司法活动的轴心,也是侦讯成败的关键。证据心理场的张力是有罪嫌疑人供述的心理动力之一。主观证据场与客观证据场的统一,是侦查人员取证成功的必然归属。  相似文献   

3.
侦讯过程构成要素有活动要素、法律要素和对策要素。侦讯中既要甄别涉嫌证据,又要甄别犯罪嫌疑人,勘查其心理现场。侦讯活动重视组织准备、记录选用、环境设计和气氛调控的对策谋划。侦讯的初审、续审、终审各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终审中尤其强调证据体系的组织、印证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公安对话是法律性对话。根据法律的不同,有警务盘问、治安询问、侦查讯问等;根据其实际功能的不同,分为调查性问话、调解性谈话、公安谈判等。公安调查性问话的目的,一般是为了查明案情、收集证据。公安调解性谈话主要体现在治安调解、刑事和解等法律程序中,其目的则是通过公安人员与当事人的相互沟通,使双方达成赔偿协议,来缓和案件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公安谈判则具有妥协性和交易性,典型的有警务谈判和侦讯交易。在公安工作实际中,各类对话的功能经常需要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5.
侦讯中的非言语交流是侦讯双方发出的可能在对方那里产生意义的行为暗示语的加工过程,一般有副言语、体态语、界域语、环境语、物体语五类。侦讯交流中,言语和非言语相互渗透。非言语的信息量大,利用价值大,具有证据价值。非言语在侦讯中的运用,需要正确理解疑犯的非言语线索。非言语行为的影响,有双方和环境三大因素,其表征具有相对性。用其识别谎言时,需要从非言语群的角度分析,还可运用监控、测谎、录音录像等记录、分析非言语行为,其科技含量高,证明效果也好。侦查人员对自身非言语的运用,配合侦讯手段和对话内容,可以营造侦讯气氛等。  相似文献   

6.
邓剑 《求索》2011,(3):169-170
法律的强制力体现于法律的产生与运行的各个步骤:通过制定法律,其效力得以产生;通过司法,其强制力得以执行。由此,国际劳工标准的强制力表现于:制定和效力的产生,以何种方式实现雇主、雇员和政府的三方对话,以及如何实现这些规则在司法中的强制适用。因此,本文讨论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公约和议定书)、国际劳工标准纳入成员实施计划以及控制三个主要问题,并阐明其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强制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属性。没有强制权,国家将无法维持秩序,实现其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国家通过立法,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要求全社会遵守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国家意志,通过司法强制实施有效的司法裁决以解决争端,通过行政强制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者不履行生效的行政决定的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权利予以限制或者处分,直接执行或者迫使当事人履行由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法律上的义务,以实现其对社会的管理。因为国家管理大量的表现为行政管理,所以行政强制是国家强制权中的重要部分。一、行政强制法的基本理论与原则行政…  相似文献   

8.
在侦讯活动中,借助人工智能捕捉与识别嫌疑人的微反应,可以帮助侦讯人员及时获知嫌疑人的真实情绪及心理状态,从而判断嫌疑人口供的真假,为侦讯人员制订有效的讯问策略提供依据。借助微反应掌握嫌疑人的心理动态是侦讯智能化的目标之一。这一目标的实现建立在人工智能对大量微反应特征样本的深度学习与模拟的基础上,也建立在对微反应特征的心理语义的理解上。因此,实现侦讯智能化的前提是对微反应特征进行广泛采样并建立精准的心理语义标记。  相似文献   

9.
所谓民事一审固定证据制度是指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必须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交自己所掌握的证据,逾期不能或没有提供就应承担不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当事人以在一审时未提交的新证据为由提起上诉的,二审法院对新证据不予审查。也就是说,一审庭审终结后,当事人便不能再提交新的证据,由当事人提交的证据份数便由此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10.
侦讯之"问",表现了其指向性;"答",表现了其应对性;而"听",则表现了其目的性。侦讯倾听的功用有程序要求、以静制动、减少抵触、心理接触、提问基础、辨析口供;侦讯"说"的功用是履行程序、应对沉默、引出话题、攻心夺气。侦讯的听与说,都要服从对策目的。其听的内容有听基本情况,发现案情,观察情态,听话语细节,听案情内容,寻找矛盾点,关注言语变化;其说的内容是随机应答,寻找话题,复述与质疑关键点。侦讯要求听要小心加耐心,把握情势;听要内紧外松,不动声色;听要全神贯注,不暴露目标。侦讯还要求应答巧妙,控制场面,在具体化中隐己露彼。侦讯听与说的关系表现为:少说为佳,多听证,听说随机转换。最后,倾听也有局限,它不能代替完整的侦讯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