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安处分制度是对传统刑罚理念的重大创新,是刑罚的重要补充。保安处分与刑罚结合,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犯罪,防卫社会安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保安处分制度,我国尚未建立保安处分制度,现有的法律对保安措施的规定也是混乱无序,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保安处分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保安处分?根据刑罚二元论的见解,它是刑罚以外防止犯罪的一种方法,仅适用于特定人的违法行为或有危险之虞时,由于其人于法属无刑责能力或限制刑责能力,或无刑罚感应性,或仅用刑罚不足以达改造之目的,则采用一定的保护手段,以消除反社会危险性,而达到防止危害发生之目的,即保安处分。它有三个特点:(1)刑罚以外防止犯罪的一种方法;(2)仅适用于特定人;(3)目  相似文献   

3.
<正> 本世纪以来,英国广泛采取保安处分制度,即针对犯罪人或可能犯罪的人采取一定的强制手段,达到消灭其反社会的危险性,以补充刑罚之不足,保卫社会安全。其法律根据,是一九○七年的“保护观察法”,一九○八年的“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同年的“预防犯罪法”。根据以上诸法,可以用保安处分代替刑罚,也可以两者同时适用。保安处分主要有: 一、对成年常习犯的预防拘禁对于被确认为犯重罪者,当法院认定其为常习犯时,除适用刑法条文判处惩役外,还要宣布对其处以五年至十年的预防拘禁,在惩役执行期满后执行。所谓常习犯,是指犯罪在三次以上,沉湎于犯罪生涯,可能重新犯罪的人。对构成常习犯的  相似文献   

4.
人身危险性是随着刑事实证学派的崛起而使用的一个概念。它的含义一般是指:犯罪人的生理、心理特质及其社会因素所决定的犯罪倾向或反社会人格。①19世纪后期,刑事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特提出刑罚的主要任务不是对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进行报应,而是以预防再犯和保卫社会为目的。刑罚的根据不是犯罪行为,而是行为人  相似文献   

5.
恩里科·菲利以实证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将实证的方法引入到犯罪学的研究之中,开创了犯罪社会学理论。其中,他主张社会防卫措施,以改良社会环境的方式代替刑罚的实施,由此提出了刑罚替代物的观念。本文就以菲利的刑罚替代物思想为中心,对刑罚替代物思想的提出,刑罚替代物思想的积极价值以及其中的不足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试论我国法人犯罪刑罚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人犯罪(corporate crime),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法人的一种反社会的活动。本来,法人是作为民法上的主体被创造出来的。法学创造法律人格概念,从而将现实实体与法律主体分离开来,现实的人属于社会的范畴,法律主体属于法律的范围。法人因此作为一个社会有机体,被立法赋予了法律上的人格,并作为具有法律生命的社会人进入现实世界。法人在诞生伊始即在现代民法的舞台上扮演着主体的角色,是与自然人一样享有民事权利、负有民事义务的主体。法人犯罪也必然和自然人犯罪一样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我们就此拟对法人犯罪的刑罚体系设计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保安处分是以社会防卫为目的,对于有人身危险性的行为人采取的代替或补充刑罚而适用的制裁措施.保安处分与刑罚密切号"配合,为预防犯罪、保护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安处分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确立了保安处分制度,中国虽然没有名义上的保安处分,但是却存在着实质意义上的保安处分.笔者认为应当在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到了20世纪50年代,犯罪再社会化的思潮兴起,新社会的防卫学派提出对犯罪人员实行人道和再社会化,使得社区矫正行为由提出到实行,再到立法,最后转化为各国的行刑实践.社区矫正意义重大,主要注重的是对犯罪人员的改造和完善,在法治社会的基础上,对犯罪人员进行相应的惩罚,将社会人格不健全和不能正常进行社会生活的犯罪人员再社会化.社区矫正比监狱矫正的优越性要大得多,不仅仅已经成为了西方国家的主导行刑方式,还形成了一种刑罚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劳动教养制度的离场以及行政拘留的刑法化趋向,刑法结构的变革亦从一种观念落实到实际行动.刑法结构的变革直接关乎刑事法网的大小与刑罚的苛厉程度.罪量要素作为我国刑法认定罪与非罪、轻罪与重罪的制度设计,成为调节罪刑关系的关键指标.本文以刑法结构变革为切入点,通过考察晚近刑法修改中罪量要素调整的具体样态,以协调行为刑法与行为人刑法的对冲,社会防卫与人权保障的紧张关系为理论背景重点探讨了“零门槛”犯罪的合理限度与人格要素在我国罪量要素的合理向度,提出“零门槛”犯罪限于超个人法益侵害的高风险领域,并主张坚持人格要素在定罪情节中的出罪性向度.  相似文献   

10.
犯罪后的第三种法律后果:保护处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建龙 《法学论坛》2006,21(1):32-42
保护处分即少年犯罪处遇中具有替代(并非补充)刑罚性质的措施,它具有超越刑罚亦超越保安处分的鲜明特点,有犯罪之后的“第三种法律后果”之称。保护处分应当遵循三大基本原则,即处分法定原则、处分优先原则和处分相称原则。保护处分包括机构性保护处分和非机构性保护处分两大基本类型。各国(地区)对于保护处分的类型设计及其运用无不以社区性保护处分为原则,而以拘禁性保护处分为例外。保护处分是现代少年刑法的核心内容,仍然停留于报应主义阶段的我国少年刑法急需加快改革,建立保护处分制度。  相似文献   

11.
保安处分是以社会防卫为目的,对于有人身危险性的行为人采取的代替或补充刑罚而适用的制裁措施。保安处分与刑罚密切配合,为预防犯罪、保护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安处分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确立了保安处分制度,中国虽然没有名义上的保安处分,但是却存在着实质意义上的保安处分。笔者认为应当在借鉴中外研究成果和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符合我国特色的保安处分制度。  相似文献   

12.
荷兰的托管令是一项针对犯罪精神病人的保安措施,其宗旨一方面在于保护社会免受犯罪精神病人的进一步侵害,另一方面则通过对犯罪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使其摆脱精神疾病,复归社会.由于托管令不是刑罚,它不具有刑罚的报复性和惩罚性.出于防卫社会的要求,托管令的期限是根据他人或公众人身财产安全的需要来确定的.  相似文献   

13.
保安处分是以社会防卫为目的,对于有人身危险性的行为人采取的代替或补充刑罚而适用的制裁措施.保安处分与刑罚密切号"配合,为预防犯罪、保护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安处分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确立了保安处分制度,中国虽然没有名义上的保安处分,但是却存在着实质意义上的保安处分.笔者认为应当在借鉴中外研究成果和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符合我国特色的保安处分制度.  相似文献   

14.
荷兰的托管令是一项针对犯罪精神病人的保安措施,其宗旨一方面在于保护社会免受犯罪精神病人的进一步侵害,另一方面则通过对犯罪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使其摆脱精神疾病,复归社会。由于托管令不是刑罚,它不具有刑罚的报复性和惩罚性。出于防卫社会的要求,托管令的期限是根据他人或公众人身财产安全的需要来确定的。  相似文献   

15.
“轻轻重重”刑事政策与我国刑事检察工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自20世纪中期开始,受目的刑理论的影响,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场以非犯罪化和非刑罚化为主题的刑法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以“新社会防卫论”为基础,提出“合理地组织对犯罪的反应”口号,并曾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但是,这种轻缓刑的刑事政策思潮在20世纪70年代遭到全球范围内日益高涨的犯罪浪潮的强有力挑战。特别是近20年来,累犯率上升,刑事犯罪恐怖化、经济犯罪严重化,以及犯罪的有组织化和国际化,严重影响到西方社会的安宁。在没有别的有效措施的情况下,西方国家只好对原有刑事政策作出调整,即将轻缓刑的刑事政策调整为“轻轻重重”的复合型的刑事政策。“轻轻”就是对轻微犯罪,包括偶犯、初犯、过失犯等主观恶性不大的犯罪,处罚较以往更轻,基本策略是刑事立法上的“非犯罪化”、刑事司法  相似文献   

16.
朱立恒 《时代法学》2012,10(4):69-73
从古代社会到启蒙思想运动,再到古典犯罪学派、实证犯罪学派、犯罪社会学,人类社会关于刑罚目的与功能的刑罚观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刑罚的认识却存在不小的偏差,往往将刑罚作为专政的一种工具,将刑罚视为政治问题,过于强调通过刑罚手段来严厉打击“敌人”或者严重犯罪分子,而不是将刑罚视为一种科学。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是我国在对传统刑罚观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认肯现代刑罚观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一、保安处分的由来保安处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保安处分是,为防止犯罪通过国家实行的刑罚以外的强制措施。狭义上的保安处分是,由法院宣告的,对特定人的犯罪行为或为防止其将来犯罪的危险,在刑罚之外予以补充或代替实行的剥夺、限制或改善等处分。通常说的保安处分指的是狭义的保安处分。保安处分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其发展过程是十分曲折的。由于古代、中世纪的刑罚体系,死刑占据了中心地位,身体刑、放逐等也占有重要位置。这些刑罚方法基本上对犯罪者是采取排斥于社会之外的,所以保安处分已经没有存在的余地。其后,在加洛林纳刑法典  相似文献   

18.
刑法经济性理论根据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罚如两刃之剑,用之不得其当,则国家与个人两受其害。”这就是对刑法功能二重性的科学认识,因而,刑法经济性的要求便应运而生。“所谓刑法的经济性,也叫谦抑性,是指立法者应当力求以最小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罚(而用其它刑罚替代措施),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犯罪”。“用个人痛苦的最小值来得到社会防卫的最大值。”笔者所查的有限的书籍中,仅有刑法经济性的内容蕴含及实现途径的论述,却未曾见到对其的深层理论根据进行系统探讨的文章著述,在此,笔者谨以初入刑法学大门的学生身份,斗胆就其深层理论根据及其实现求教于各学界老师,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9.
吴迪 《法制与社会》2012,(24):45-46
保安处分是以社会防卫为目的、代替或补充刑罚而适用的刑事制裁措施.本文通过描述内地现行存在的保安措施,并对澳门保安处分制度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在比较探讨二者差别的基础上,以期对内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安处分制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魏东 《法治研究》2016,(2):62-73
学界应当正视《刑法修正案(九)》有得有失的现实,在加强《刑法修正案(九)》解释适用研究的前提下,深刻检讨《刑法修正案(九)》在科学立法上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修正刑法提供可资参考的经验教训和建设性意见.“职业禁止”的保安处分法典化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将刑罚与保安处分的二元制裁体系发展趋向,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的修改完善与终身监禁制度的横空出世使得我国刑罚改革发展前景呈现出喜忧参半的复杂局面,超强惩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强烈彰显安全刑法特点,周全惩治侵犯人身权利犯罪鲜明体现民生刑法特点,细密惩治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突出体现网络时代行政刑法与秩序刑法特点,严苛惩治腐败犯罪本质上是有限采纳了敌人刑法观.通过检讨《刑法修正案(九)》的立法得失,我国刑法学界还应反思并追问中国刑法和中国刑法学之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