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找到“病灶”重塑企业文化的康柏 1991年10月,康柏公司宣布了它成立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菲夫·爱华德继任康柏公司总裁。面对严峻的形势,爱华德首先深入各个层面调研,寻找“过去错在哪里?”一周后,他在全公司125位高层管理者面前将调研报告——亏损的“病灶”告诉与会者:1、自满、封闭的企业文化使管理者未能清醒地认识到环境的改变;2、抗拒变革的文化将企业推向毫无活力的泥潭;3、机构臃肿,人浮于事;4、激励机制滞后阻扰了变革;5、管理机制不健全……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成语,叫“中流砥柱”,意指坚强而能起到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在企业人才梯队中,中层管理者上承公司高层思想,下接基层员工动向,维系着公司的日常运营和业绩,扮演着中流砥柱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博学新知     
《今日浙江》2008,(24):60-60
关于考选领导干部面试试题 问题: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仅要善于使用下属,更要善于通过替下属排忧解难来唤起他内在的工作主动性,要替他解决后顾之忧.让他的生活安稳下来,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上。你若是某一企业的管理者,该如何做到这点呢?请谈谈。  相似文献   

4.
许多管理者对一个错误的观点都持认同态度。连某些高层管理人员脑中都有着好莱坞电影塑造的那种管理者形象,面前的办公桌上摆着七部电话,耳朵和肩膀夹着一个,手里拿着一个.还有一个正等着要接;时时刻刻都在满世界跑,谈买卖,发命令,下订单。这也许符合证券交易员的形象,除此之外就只可能出现在好莱坞电影里,但这绝对和好的管理者、好的决策没有任何关系。  相似文献   

5.
网络谣言传播是当下亟须治理的一个社会难题。传统研究刻板地将亲代视为谣言传播者,而子代被当作理性辟谣者,这一路径难以全面地解释问题的复杂性。本文从代际权力视角出发,运用虚拟民族志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剖析网络谣言反向代际传播现象。研究发现,子代更具优势的时势权力难以跨越传统长老权力以有效干预亲代在风险中的高危行为,无奈只能借助谣言反向代际传播实现自我增权。网络谣言与亲代利益紧密相关,子代通过诉诸权威、恐惧表达和不断重复以帮助自己增权。然而子代增权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代际间数字鸿沟的差异及代际责任的履行,当亲代能充分理解谣言传播的深意后,便可达成子代对亲代的风险干预。  相似文献   

6.
娄尚 《中国保安》2020,(2):139-140
叶竹林,一名押运公司管理者,从业十余年,怀揣着对押运事业的无限热爱和高度的责任心,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一名普通的押运员成长为公司的领头人,带领公司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他,曾是服役于济南军区某部的一名军人;他,曾参加1998年抗洪抢险;他,曾是合肥炮兵学院里的一名教师。现在,他是一名押运公司的管理者十余年来,他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忠诚履职、不断前行,怀揣着对押运事业的无限热爱和高度的责任心,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一名普通押运员成长为公司领头人。  相似文献   

7.
笔者曾到一家知名企业做过采访,问到企业的成功之道,从普通工人到高层管理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问题展览”:几年前,公司把自身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等几大方面存在的问题用实物、照片、图画、文字等  相似文献   

8.
我们爱憎分明:我们讨厌模棱两可、含糊其词、形式主义及故弄玄虚。威利·纳尔逊以亲热的口吻告诉我们,他心目中的“英雄始终是牛仔”。许多人也是这样看待高层管理者的。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创新型企业中,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引导人们从混沌走向知识创新,方法就是给员工提供一个概念框架,帮助他们归纳整理切身的经验。无论是对高层管理者,还是对中层管理者而言,这项工作都是一项中心课题。  相似文献   

10.
经营一个企业需要领导者或管理者么?答案是肯定的,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管理能力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公司的老板们常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使他的员工们适应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如果管理者领导有方,那么员工们将会极大地增加对工作的热情,即使员工们从未喜爱过这项工作:这里有一个有关激励员工的经典案例,欧内斯特·沙克尔顿(英国南极探险家,1874—1922)的  相似文献   

11.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和成功来说.战略规划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强烈的愿景驱动并指导它们,战略规划将什么都不是。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Kepner Tregoe公司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有49%的美国工人不相信他们的公司有计划,而有51%的管理者对其上层管理者的决策不理解。  相似文献   

12.
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体性突发事件与人际传播密切相关。谣言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反映了当时的民众心理,也触动了社会深层的机制,从这个角度讲,它有时的确会起到社会调节的正面作用,但由谣言而引发的集体行为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尽量降低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造成的风险,是现代国家和社会管理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让员工将不满说出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能干的管理者,也要借助他人的智慧,在某一方面,说不定下级比领导更有经验。国际知名企业的领导人,大多是从谏如流的管理者。如:微软的比尔·盖茨鼓励员工畅所欲言,对公司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甚至上司的缺点,都要毫无保留地提出批评、建议或提案。他说:“如果人人都能提出建议,就说明人人都在关心公司,公  相似文献   

14.
《天津人大》2006,(10):1-1
山涛是南开区人大代表.曾任长江医院党支部书记兼院长,现任南开防病站书记。近三十年的从医经历.使他从一名普通的医生.成长为同行业的佼佼者和有一定领导经验的管理者。在他的带领下.将长江医院这所普通的基层医院逐步改造为门诊、病房、就医环境整洁、优雅,各种服务设施完备,  相似文献   

15.
在报上读到了这样一则报道:保安谭景伟。在工作之余潜心钻研《论语》,他不但登上了北大讲坛讲述他的《论语》心得,而且出版了他耗尽5年心血写成的相关书籍《一位保安的(论语)心得》。书的销量不错,家庭经济拮据的他却把出书获得的版税全数捐给了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美育专项基金”。然而,谭景伟做了10年的保安工作却难以再保。因为公司领导一度认为“做论语心得之类和工作不相关”。因此,无奈的谭景伟只得选择辞职。让人庆幸的是,谭景伟所在公司的领导终究不愧目光远大,他们通过思考.用人的思维有了180度的转换.将“人尽其才”的用人理念扎扎实实地贯彻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故而,公司又把谭景伟请回来.让他担当保安的职业培训工作,让其将自己研读《论语》的最大心得.即将保安员工培训成“有责任心和博爱心”的愿景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干部人事月报》2014,(8):88-88
杰克·邓拉普(J.Dunlap),曾任美国福汉姆大学心理学教授,二战时担任负责射击培训研究的海军军官。他精力充沛,既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应用心理学的宏观远见,他准确地察觉到人机系统之间存在的相互适应问题,决心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工业企业。他凭借对射击设备的使用经验和心理学的理解,在战后成立了邓拉普公司。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斯·韦伯、亨利·法约尔和弗雷德里克·泰勒等管理学大师,将管理工作视为一种理性的活动,这种活动服从于计划.受时间和动作原理管理,要与员工一同完成。泰勒本身是一名工程师.他认为所有的管理者都应该像工程师那样.把工作分解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要找到最好的方法,并且根据时间和动作研究为每项工作确定一个标准时间。他的方法被人称为“科学管理”或者“泰勒制”。不过,现在的管理学家认为,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拒绝采用这种非人性的机械方法来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8.
近段时间,随着全国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开展,“秦火火”“立二拆四”“傅学胜”等一批网络谣言制造者相继落网。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于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我们要依法严厉打击,决不手软。同时,网络秩序的维护,不仅要靠公安机关的打击,还要靠互联网行业的严格监管和每个人的积极参与,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网络谣言坚决说不,不给网络谣言以滋生的土壤。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不具有这些习惯,你就很难成为管理者;如果你已是管理者而仍无这些习惯,你就是一位非常糟糕的管理者。  好习惯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有一些习惯是管理者必备的,这些习惯并不复杂,但作用却非常显著。  习惯之一:延长工作时间  作为一名管理者,不仅要将本职的事务性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还要应付其他突发事件,思考部门及公司的管理及发展规划。有大量的事情不是在上班时间出现,也不是在上班时间可以解决的。这需要你根据公司需要随时为公司工作。  习惯之二:始终表现对公司及产品的兴趣和热爱  你应该利用任何一次机会…  相似文献   

20.
西门小刀 《乡音》2014,(11):47-47
歌里唱道:"流言传来传去,说不停,不知何时能平息……"谣言,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翻阅中国历史,可以发现谣言在历史中扎根已经很久远了。秦始皇在位期间,就始终被"亡秦者胡也"这句谣言所闲扰。在秦始皇眼中,"胡"就是北方的匈奴,因此,他修筑了万里长城以抵御匈奴,结果呢,匈奴没亡大秦,他儿子胡亥亡了大秦,此胡非彼胡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