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蒙人故汉旗建立二了集保障政策、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内容四位一体,生活救助与生产扶持相结合的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推架。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化。自1997年散汉旗在长胜、木头营子、林家地一乡镇开展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试。lh反作以来,该旗先后制定并出台了《放汉旗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方黝、《敖汉旗农村牧区社会保障指导办激、《敖汉旗农村牧【社会保障金筹集管理使用办娜等规范性文件,即指导了全旗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又为该项工作开展提供了政策法律依据。目前,全旗3O多个乡镇中,90%以上乡镇都根据…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没有一定的资金投入.没有一定的集资渠道.就无所谓社会保障基金.更谈不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筹集社会保障基金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有:平等性原则。这是指一切社会成员,不分民族、职业和性别,他们都何享受社会保障的平等权利,亦有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义务。这忡义务的平等性,是指村筹集基金责任义务的平等.而不是缴纳份额的平等。社会保障的主体是国家,社会保障基金无论是企业、个人缴纳。还是国家财政收入中拨付,都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栩再分配的筹集.显现出全体社…  相似文献   

3.
白亚鹏 《创造》2001,(5):15-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暴露出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社会化程度低,企业负担过重;管理分散,政出多门,缺乏完整的立法和统一的管理等诸多问题,因而迫切要求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社会体系。   一、建立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及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具体地说,可以分为城镇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两方面。…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政报》2009,(11):21-2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我区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保障农牧民老年基本生活,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试点办法。  相似文献   

5.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两个提高”,完成“两大历史性任务”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牧区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研究和探索这一问题,我们深入到兴安盟的3个旗县的8个乡苏木进行了专题调查,形成了一些初步认识和想法。一、农村牧区思想道裕和文化建设的主流和经验随着农村牧区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农牧民的思想道德观念逐步转变和更新,呈现出不断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社会进步的发展态势。l、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政报》2010,(1):30-33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牧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牧区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是推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发[2008]16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精神,  相似文献   

7.
促进农村各类经济协会发展的三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广大农村的进一步体现。本文就如何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一些探索性的构想。一、推行社会保险制度,使农村广大老百姓增强抗御风险的能力。从目前和长远的目标出发,我国农村社会保险的重点应放在养老,医疗和灾害三大保险上。1.养老保险。从现在起,应着手在年轻一代劳动者中建立养老保障计划, 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通过以个人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原则,筹集养老保险资金,为广大农民进入老龄社会作准备,以减轻将来对社会和后一代的压力。2.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湖北应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因为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城乡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付启敏  崔京哲 《前沿》2012,(13):115-117,149
促进"三农三牧"协调发展,是保障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我区)"十二五"计划顺利实施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和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在广泛调查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当前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深入的剖析与思考,围绕推进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从完善农村牧区发展体制、创新农村牧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省政府原则同意省民政厅《关于建立我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城镇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的报告》,现转发给你们,望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城镇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九五”期间初步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望各地将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个拥有九亿农民的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以及要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前提。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我国农村社会文明进步,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有利于引导农村合理消费。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探索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若干问题建议的批示中指出:"建立全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既是件十分必要的德政之举,又是件十分重大而相当繁杂的工作",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对此做了重要批示。而农村社会保障法制还十分不健全,因此,应加快制定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制规划和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全自治区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宏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具体研究探讨新牧区最基层单位嘎查(村)的建设问题,我们对牧区新嘎查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共选择赤峰市北部的克什克腾、巴林右、阿鲁科尔沁旗,呼伦贝尔市的鄂温克、陈巴尔虎旗与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西乌珠穆沁、阿巴嘎等8个旗,及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水平的苏木镇11个、嘎查15个——其中:国家农业部示范嘎查1个、自治区级的7个、旗级的4个、乡镇级1个,并访问了20多户牧民,察看了“风光互补”发电、机械及棚圈围栏等设施。现就试点嘎查建设开展情况、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周勇 《创造》2001,(10):34-3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指的是农民在政府的组织下,个人支付一定的劳动所得、集体给予一定补助、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经济储蓄积累,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取得帮助,享受养老金,以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它是由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共同筹资,向农民提供物质帮助,保障所有农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政策,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特征:一、社会基础性它是最基本的保障,主要以解决农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的衣、食等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最根…  相似文献   

14.
李利芳 《前沿》2014,(21):28-30
农村牧区是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中之难。本文在对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作基本定位的基础上,分别从经济基础、制度体制、劳动力素质、自然资源禀赋、社会保障、基础设施方面分析内蒙古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性所在;然后结合内蒙古农村牧区的实际,借鉴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小康目标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内蒙古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及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针对恩施州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全州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新形势,充分发挥统筹优待金的保障功能,我们认为,作为制定政策的主管部门,应大力提倡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以县(市)为单位乃至更高层次的社会统筹。实行优待金社会统筹具有充分的合法性。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保障残疾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兵役法》规定:“现役军人,革命残废军人,退出现役的军人,革命烈士家属,牺牲、病故军人家属,现役军人家属,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受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优待。”《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军人抚恤优待工作实行国家、社会…  相似文献   

17.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和秩序的需要,也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那么,从哪些方面着手加速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呢?陕西省委党校民柴同志来稿认为:首先,要从...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养老保障方式已难以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建立既城乡一体、又符合农村特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农村改革的难点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西湖区经过实践和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构建了社会保险、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组成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基本现状1.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区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2年起,按照“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政策扶持”的原则,推行个人账户积…  相似文献   

19.
我国曾是一个低人均收入水平基础上高福利保障的社会主义国家,但这种高福利保障仅限于占总人口的不到25%的城镇职工,70%以上的农村居民不在其中。当前农村传统的保障功能已经弱化,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大量转向城市的非农劳动力社会保障基本呈"真空"状态。因此,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分析开展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不久前,我们就农村社会问题随机抽选了16个村进行调查后发现,绝大多数的村民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十分关心,有八成以上的村民认为当前农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在回答目前急需建立哪种保障时,选择建立国家统一组织、报销少部分医疗费用的合作医疗占近二成,选择建立养老保险的占四分之一,选择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占一半多。调查还发现,在农村老年人眼中,最幸福的人是那些从工作岗位退下来领取退  相似文献   

20.
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难题解答(十)什么是社会保障?为什么要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所谓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对社会成员在生、老、病、死、伤、残或因自然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的救助和补贴,以此来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维持劳动力再生产而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