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驾驶员血液乙醇浓度(BAC)是判定酒驾与否的通用指标,如果未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指标检测,将对后续责任认定造成严重影响.心理测试技术虽然具有事后检验真实心理痕迹的技术优势,但其是否适用于酒驾个体是此项技术能否获准介入上述案件鉴定的关键.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与实案剖析,提出酒驾事故鉴定中运用心理测试技术是可行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案情2017年11月,被告人朱某某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至KTV,后因与他人发生纠纷被派出所民警带至医院进行强制抽血,抽血前护士使用酒精对被告人皮肤进行消毒,值班警察在未告知护士不能使用含醇类药品消毒,也未尽到注意义务的情况下,直接在血液提取登记表消毒液一栏注明为"碘伏"。经血检,被告人朱某某血液中乙醇含量为215mg/100ml。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标准品不同加热平衡时间建立校准曲线,来计算已知不同浓度级别血样中的乙醇含量,通过计算相对相差,来比较加热平衡时间对血液乙醇含量检验结果的影响。通过试验方法可以得出,血液乙醇含量检验的影响因素较多,比如检验方法、顶空瓶的大小、色谱拄温度、加热平衡时间、血样标准品的制备等等,但是单从加热平衡时间来看,对血液乙醇含量的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经过试验发现顶空瓶平衡加热9分钟,是较为快速、对检验结果影响较小的检验条件,这为基层检测单位科学、准确、快速检验涉嫌酒驾人员血液样本中乙醇含量,提供了可靠、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涉嫌酒后驾驶所致道路交通事故中人体损伤情况与驾驶员血中乙醇质量浓度关系,为预防、控制道路交通事故及人体损伤提供依据。方法对467例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的道路交通事故损伤人员相关鉴定资料与肇事驾驶员血中乙醇质量浓度进行系统分析性研究。结果涉嫌酒后驾驶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损伤人员中,以20~39岁男性居多;事故中驾驶员损伤机率最高;酒后交通事故以长头小车及摩托车最多,而驾驶员血中乙醇质量浓度(BAC)为0.1~20mg/100mL浓度的摩托车驾乘人员伤亡构成比最高;酒后驾驶机动车肇事导致的人体致命性损伤及人员死亡的饮酒组危险程度均高于未饮酒组,在驾驶员血中乙醇质量浓度(BAC)为0.1~20mg/100mL组与20.1~80mg/100mL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酒后驾驶肇事导致的人员伤亡比未饮酒驾车交通事故严重;未达酒后驾车组(BAC为0.1~20mg/100mL)和酒后驾车组(BAC为20.1~80mg/100mL)交通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提示,应降低饮酒后驾车血中乙醇质量浓度(BAC)法定标准阈值,进一步控制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贵州省2012年1000例涉嫌酒后驾驶、道路交通事故酒精检案的特点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酒后驾车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在利用Excel及Spss统计软件对涉嫌交通事故肇事者性别、年龄、肇事时间、肇事车型以及对肇事者血中乙醇质量浓度(BAC)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嫌酒后驾驶者男性居多,年龄在20~50岁间占92%。事故多发生于20~24时,以县市区干道为主,肇事车辆为摩托车占46.72%。在1000例乙醇检案中,28.7%为未检出,9.3%为酒后驾车,59.5%为醉酒驾车。结论 2012年贵州省发生的1000例涉嫌酒后驾驶案件中有一定相关特征,可为"酒驾"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采血管对血样中乙醇含量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用7种一次性真空采血管[无抗凝剂管、促凝剂管、分离胶-促凝剂管、枸橼酸钠(1∶4)管、枸橼酸钠(1∶9)管、柠檬酸钠(9∶1)管、EDTA-K2管]采集10名志愿者饮酒后2 h血液,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血样中乙醇含量。结果相同血样用不同的采血管,其乙醇含量检测结果不同,依次为分离胶-促凝剂管〉促凝剂管〉无抗凝剂管〉EDTA-K2管〉枸橼酸钠(1∶9)管〉枸橼酸钠(1∶4)管,柠檬酸钠(9∶1)管与枸橼酸钠(1∶9)管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采集涉嫌酒后驾驶的驾驶员血样,应选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首选EDTA-K2管。  相似文献   

7.
正1案例资料李某,女,33岁,加油站工作人员。2013年10月某日清晨,驾驶小型轿车撞在路边隔离栏。案发时,李某神志不清,意识模糊,因怀疑酒驾,当地交管局要求对李某静脉血中酒精含量进行检测。1.1静脉血中酒精含量的检测参照《血液乙醇的测定》(SF/Z JD0107001-2010)标准,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李某静脉血中酒精含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未检出酒精成分。  相似文献   

8.
卢金增  刘晓童 《方圆》2024,(5):36-37
<正>就在他们去医院的途中,车子遇到交警查酒驾。魏明强因酒后驾驶被当场查获。后经检验,从魏明强上肢静脉血中检出乙醇成分,达到了醉酒驾车程度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是常识。如果酒后遇到亲友突发疾病,急需开车送亲友就医,人们该如何选择?老实的打工人魏明强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2023年6月,山东省枣庄市公安局薛城分局向枣庄市薛城区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一起涉嫌危险驾驶罪的案件。嫌疑人叫魏明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已发生凝血的血液样本采用超声处理的必要性和最佳时间。方法抽取500名驾驶员血液样本各两份,其中1份为抗凝血,1份为未抗凝血。抗凝血样本采用直接进样,未抗凝血分别采用旋涡震荡后直接进样和进一步以不同时间超声处理后再进样,采用GC法分析各样本中乙醇浓度。以抗凝血检测结果为标准值,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500份抗凝血液样本中有462份检出乙醇,相应462份未抗凝血液样本中445例检出乙醇。未抗凝血经60min超声处理后再进行GC检测,所得结果与相应抗凝血相符,而采用更长、更短时间的超声处理,或不加超声处理的检测结果绝大多数与相应抗凝血检测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机动车驾驶员血液中乙醇浓度测定应使用抗凝血样本;如样本未加抗凝剂出现凝血后,则应对样本进行超声波处理,时间以60min为宜。  相似文献   

10.
血液样品中乙醇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在不同存放条件下含乙醇的血液样品中乙醇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以异丙醇为内标,对存放条件不同的血液样品中乙醇进行检测。结果冷冻(-10℃)条件存放1至30天,血液样品中乙醇含量无显著变化;冷藏(4℃)条件存放1至30天,血液样品中乙醇含量变化不显著;室温(28℃~33℃)条件存放1至30天,血液样品中乙醇含量显著改变。结论含有乙醇的血液样品,在冷冻、冷藏条件下可较稳定的存放30天;在室温条件下存放30天血液样品中乙醇浓度发生显著变化,不可在此条件下存放。  相似文献   

11.
在涉嫌酒后驾车死亡的尸检中,均要对死亡驾驶员抽取心血进行乙醇含量检验。在道路交通事故尸体不能随意解剖的情况下,常因交通事故造成人体组织器官严重损伤,同时伴有急性大失血死亡的尸体,在心前区体外穿刺时,如果穿刺点选择不好,很难抽到足够的心血。  相似文献   

12.
在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酒精检测的结果是认定驾驶员责任的关键证据。本文对酒精检测结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正确解释酒精检测结果,提高交通警察日常酒精检测程序规范意识提供帮助。1血液中酒精浓度测定的意义酒精对人体大脑的作用与血液中酒精浓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BAC)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饮酒对驾车能力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1消毒标准消毒标准是对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及用具、疫源地的消毒以及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的消毒效果及其检验、评价等做出的技术规定。卫生部制定的现行消毒国家标准有7项。包括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隐形眼镜护理液、一次性医疗用品等产品的卫生标准;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标准;医院、疫源地消毒的卫生标准等。此外,卫生部还制定了《消毒技术规范》,含总则、消毒检验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四个部分。消毒是预防控制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因此,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消毒措施及其监…  相似文献   

14.
血液乙醇同源化合物分析及其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精饮料申除含多量乙醇外,还含有微量甲醇、杂醇等乙醇同源化合物,且具有和乙醇类似的代谢及药代动力学特征,均参与肝ADH代谢,并与乙醇存在条件性竞争抑制。利用其代谢特性,在某些复杂醉酒驾车案件的法医学调查中,可根据血液中乙醇同源化合物的定量检测结果,结合对应血液乙醇质量浓度,帮助核实或推算饮酒者申诉的饮酒时间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5.
被请求引渡人在引渡请求国涉嫌实施强奸和强奸未遂的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和引渡请求国刑法均可判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或其他更重的刑罚,且被请求引渡人提出的不引渡理由缺少依据,应依照引渡法的规定准予引渡。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血液中乙醇含量检验的自动化体系。方法采用自动化工作站提取-顶空气相色谱检验。在自动化工作站提取中,对负压采血、顶空瓶密封时间、取样针进行考察优化,并对自动取样和手工取样进行比较。结果乙醇的自动化工作站提取-顶空气相色谱检验的定量分析数据稳定,两份平行样品相对相差小于5%,优于手工提取。乙醇含量在0.1~3.0 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重现性好。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实验流程更加规范、实验数据更加准确、消除人工操作误差、重现性好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血液中乙醇定性定量的检验鉴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7,(6):623-627
目的为筛选最佳的保存温度,准确检测酒驾血液酒精含量,为交管部门客观判断酒驾行为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本研究选取EDTA-2真空抗凝采血管,采取酒后人体静脉鲜血后,分别在-20℃、4℃~8℃、25℃常温、35℃~42℃高温等4个温度条件下保存,GC法按0、3d、7d、14d、21d及28d后检测血液酒精含量,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统计分析。结果在35℃~42℃和25℃温度下存储的血液酒精含量在0~3d内基本稳定,3d后显著下降(P0.05);4℃~8℃温度下存储的血液酒精含量在0~14 d内基本稳定,14d后显著下降(P0.05);-20℃温度保存条件下血液酒精含量测试28d统计结果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建议血样采集后低温保存,-20℃温度为血样的最佳保存温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我国酒后驾车立法方面的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对不同国家酒后驾车的血液乙醇浓度界值、检测方法选择以及相应处罚等进行比较。结果目前世界各国此方面立法的变化趋势为:(1)1BAC界值普遍下降。(2)对不同驾驶员的具体BAC值作出不同规定。(3)对酒后驾车的处罚越来越严厉。结论建议我国有关立法机构:(1)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2)规定最小饮酒年龄和驾车年龄;(3)对不同驾驶员规定不同的BAC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界值;(4)政府给交警部门配备合适的检测仪器;(5)加大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19.
突如其来的"SARS"病毒的爆发,给人们带来了恐 慌,也带来人们对化学消毒药品需求量的剧增。目前,市 场上各类防治非典防护品和消杀类用品让人眼花缭乱, 如何才能选用上广谱、安全、高效的杀菌消毒剂呢? 杀菌消毒是防治传染疾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它是运用理化或生物学的方法来消灭病原体或切断传染 链的一种有效手段。表面活性剂类杀菌消毒剂是近年来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一些食品、药品可能造成"酒驾"的传言,有记者买来蛋黄派、藿香正气水等进行测试,实验发现,吃两个蛋黄派就可达到"酒驾"标准,而喝几口藿香正气水后,酒精含量达到每百毫升血液271毫克。如此看来,不喝酒也可能"酒驾"。此外,也有人饮酒后转天早上检测仍属醉酒状态。于是,网上酒精检测仪热销。但警方说,警用酒精检测仪不对市民出售,网售酒精检测仪灵敏度多有偏差,市民可能会被误导,关键还是杜绝酒后驾车。笔者认为,仅宣传杜绝酒后驾车是不够的,任何法律(包括犯罪行为界定标准)都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