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和尿液样品中海洛因代谢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尿液和血液中海洛因代谢物3-β-D-葡萄糖醛酸吗啡(M3G),吗啡,O6-单乙酰吗啡(O6)在180d内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准备空白添加血液、尿液、染毒动物(大白兔)血液、尿液和吸食海洛因者血液、尿液样本,分别置于20℃、4℃、-20℃下,分别于0、1、2、4、7、14、28、56、112、156、180d时间点测定样品中M3G、吗啡,O6相对含量。结果在3种不同温度下,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血液、尿液中的O6含量均逐渐下降至零;血液中吗啡含量升高(空白血液添加组)或下降(染毒动物组),在尿液则均升高;血液样中M3G含量均升高,尿样中则略有下降。下降和升高的幅度均随保存温度的下降而缩小。结论海洛因代谢物在-20℃时保存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2.
卜俊  刘伟  严慧 《法医学杂志》2009,25(5):359-361
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温度下血样中毒鼠强的稳定性。方法配制毒鼠强质量浓度为0.5μg/mL的血液样品,分别置于45℃、25℃和4℃环境中保存,在配制当天及存放3、12、18和39d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其质量浓度,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25℃下血样存放3d毒鼠强质量浓度基本不变,存放4~12d毒鼠强质量浓度有明显下降,存放12d后毒鼠强质量浓度缓慢下降;4℃下血样存放12d毒鼠强质量浓度基本不变,存放13~18d毒鼠强质量浓度有明显下降,存放18d后毒鼠强样品质量浓度缓慢下降。结论血样中毒鼠强质量浓度在最初的3d内稳定,此后浓度下降。保存温度对血样中毒鼠强质量浓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尸体血样保存过程中乙醇的产生情况及乙基葡萄糖醛酸苷(EtG)和硫酸乙酯(EtS)的产生可能。方法对照组为7例阳性静脉血,而实验组则为7例阴性尸体血。每例血样分成3份并保存在室温(18~22℃),4℃及-20℃等3种不同的条件下,在保存天数为0、2、3、5、7、9、11、13、15、17、19、21等时间点取样。使用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检测乙醇,采用固相萃取提取EtG和EtS,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LCMS/MS)法检测EtG和EtS。结果保存期间,对照组各血样中的乙醇、EtG和EtS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实验组中1、2、4、5、6、7号血样的室温及4℃的样本在保存第2~3天时检出乙醇,而7号-20℃的样本在第6天检出乙醇。其中,6号室温血样的乙醇峰值浓度为64.27mg/100mL。各血样中均未检出EtG,EtS。结论室温及4℃保存的尸体血可产生乙醇且产生速度较快,反复冻融可导致-20℃保存的尸体血产生乙醇,乙醇峰值浓度可超过法定酒驾标准,但实验组血样中均无EtG和EtS产生。因此,尸体血中的EtG,EtS可以作为乙醇生前入体的特异性标志物,区分乙醇生前入体和腐败产生乙醇的依据。实际工作中,乙醇原体检测的酒精认定应注意血样保存和运输条件造成的影响。为了避免假阳性结果,涉及死亡的案件进行酒精认定时有必要辅以EtG和EtS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呋喃丹及其代谢物呋喃酚在不同条件保存血液中的稳定性,为呋喃丹中毒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犬经口灌胃4LD50(13.5mg/kg)呋喃丹致死后,取血液分为五等份,分别为添加1%氟化钠(1%NaF)、添加2.5mg/m L枸橼酸钠(NC)、20℃、4℃和-20℃保存实验组。于保存当时(0d)、5d、7d、15d、40d、83d和150d取上述样品,多反应离子检测(MRM),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MS)法检测其中呋喃丹及呋喃酚含量。结果血液中呋喃丹的含量随保存时间均呈下降趋势,7d显著下降(P0.05),之后下降缓慢。不同条件保存血液中呋喃酚的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枸橼酸钠和氟化钠可加快血液中呋喃丹的分解。结论呋喃丹及其代谢物呋喃酚在保存检材中均可发生分解,20℃保存分解较快,4℃和-20℃保存分解速度较慢,不适宜用枸橼酸钠或氟化钠作抗凝剂或防腐剂。在呋喃丹的相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中,生物检材应注意冷藏、冷冻保存,并尽快送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血痕(DBS)中乙基葡萄糖醛酸苷(EtG)、硫酸乙酯(Et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的检测方法,研究不同温度保存血痕中EtG、EtS的分解规律,应用于乙醇相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方法采集8名志愿者酒后静脉血并制成血痕,均分为3组,分别保存在20℃、4℃、-20℃温度下,于保存当时(0d)、5d、9d、14d、20d、23d、26d、44d、50d,采用多反应离子监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痕中EtG、EtS的含量。结果血痕中EtG、EtS在10ng/ml~1μg/ml之间线性范围良好,相关系数(r)≥0.998,最低检出限分别为40ng/ml、20ng/ml。不同温度保存血痕中EtG、EtS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20℃分解最快,-20℃分解最慢,且EtS的检测时限较EtG长。结论在乙醇相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中,应注意将血痕冷冻(-20℃)保存、及时送检,同时检测其中EtG、EtS的含量,避免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Ma D  Zhuo XY  Bu J  Xiang P  Shen BH 《法医学杂志》2007,23(2):117-119
目的确定血液中乙醇最佳保存条件,探讨影响血液中乙醇含量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方法对血液保存的温度(-20、4、20℃)、防腐剂(NaF、无防腐剂、Na2O2)、储存容器中空气所占比例(0%、25%、50%)和血醇质量浓度(0.2、0.8、2.0mg/mL)四个因素采用正交试验L9(34)方法分组,样本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采用方差分析进行讨论。结果在20℃保存且不加入防腐剂的两组样本中血醇浓度变化明显,其余变化不明显。结论血液样本在4℃、储存容器中空气比例为50%和加防腐剂(NaF)的条件下保存,稳定性最佳;四个影响因素中温度为影响血液中乙醇含量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实施后,将醉驾入刑,追究驾驶人的刑事责任,血液中酒精含量检验的鉴定意见作为审判中的重要证据之一,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直接影响审判的公平、公正。目前我国对于血液中酒精含量的检验在程序上还没有完善的规范性文件。通过从血样抽取时间、血样提取的规范、血样的保存条件、血样的送检委托与受理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建议,以期加速推进血液中酒精含量检验的司法鉴定程序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Li Y  Du TD  Yun KM 《法医学杂志》2010,26(4):266-268
目的研究布比卡因麻醉致死犬的脑组织、血液和尿液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布比卡因分解动力学。方法将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的脑组织、血液和尿液分三等份分别置于20℃、4℃和-20℃条件下保存,于死后不同时间点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布比卡因的含量,WinNonlin软件拟合分解动力学方程,计算不同保存条件下脑组织、血液和尿液中布比卡因的分解半衰期。结果脑组织、血液和尿液中布比卡因的分解动力学均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可用lgC=lgCo-kt/2.303表示,式中k为一级分解速率常数。结论 20℃、4℃和-20℃条件下保存的脑组织、血液和尿液中布比卡因均可发生分解,20℃保存时分解较快,其次为4℃,-20℃保存时分解最慢。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O中毒腐败血、肝组织检材中CO的HS/GC/MS检测。方法用HS/GC/MS法分析碳氧血红蛋白(COHb)血的线性范围。配制10%、30%、50%、70%浓度COHb血样,分别在室温、冷藏、冷冻条件下保存,分别在当日、第4、14、45d进行测定,比较实验结果。腐败肝组织由雄性健康家兔通CO气体致死,当天解剖,家兔肝常温隔绝空气保存并放35d至腐败,期间进行不定期顶空测定分析。结果制备的COHb血在0-100%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Y=2.4X+2.2(r=0.9995)。以此方法测定家兔CO中毒致死的COHb新鲜血的浓度和4℃下放置45dCOHb腐败血,结果表明温度对血样中COHb%的测定影响最大。采用HS/GC/MS法检测,每次只需0.25ml血样或1g肝脏,分析一次时间只需3min,均可检测出新鲜检材和常温放置45d的腐败肝组织检材CO的含量。结论HS/GC/MS法能检出CO中毒的腐败生物检材中CO。  相似文献   

10.
血液样品中乙醇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在不同存放条件下含乙醇的血液样品中乙醇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以异丙醇为内标,对存放条件不同的血液样品中乙醇进行检测。结果冷冻(-10℃)条件存放1至30天,血液样品中乙醇含量无显著变化;冷藏(4℃)条件存放1至30天,血液样品中乙醇含量变化不显著;室温(28℃~33℃)条件存放1至30天,血液样品中乙醇含量显著改变。结论含有乙醇的血液样品,在冷冻、冷藏条件下可较稳定的存放30天;在室温条件下存放30天血液样品中乙醇浓度发生显著变化,不可在此条件下存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