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论唐诗英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诗英译工作在当今世界日益频繁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传播辉煌的唐诗艺术、促进世界诗歌创作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回顾历史,面对现实,考察了近百年的唐诗英译历程,结合翻译理论的发展,归纳分析了唐诗英译实践和理论建设中的不同方向及其探索。一种是量视声韵,用传统英语诗律翻译唐诗,以求再现唐诗的整体美;一种则注重意象,用自由的散体译诗,以求传达唐诗艺术的真质。在主张以自由体译诗的学者、译家中,也各自有不同的努力,或简省、或详尽;或照顾到韵脚,或完全抛开押韵和诗行。他们都有各自的成功与不足。本文认为,应在今后的唐诗英译工作中,把这两种方向结合起来,努力解决翻译中形式与内容、韵律与达意的矛盾,达到一种“化境”。这样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将有益于世界文学的发展及中西方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闻一多在其研究唐诗的代表作《唐诗杂论》里论述了关于孟浩然,贾岛,杜甫等人的相关批评,本文旨在就闻一多所提出的有关中西文学批评的相关论述里,探究其唐诗个案研究的批评模式。比较其所受的西方批评模式的沾溉及所继承的中国古代诗歌批评模式的传统。  相似文献   

3.
唐诗艺术对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毛泽东的政治生涯、著述撰文、诗词创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毛泽东非常熟悉、喜爱和重视唐诗艺术,并进行唐诗的考证工作,可谓一位唐诗艺术研究专家。他经常在现实政治、外交等活动中,称引、发挥唐诗,为现实社会生活服务。其诗词创作,对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李商隐以及杜牧等唐代诗人的诗歌艺术成就,都有很多的继承和发展,大量化用、隐括唐代诗人的清词丽句,融入自己诗词艺术境界之中,做到了锻冶唐诗之辞、自铸我之文字,可谓出蓝生冰,为我们弘扬华夏传统文化、发挥唐诗艺术在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树立了楷模。  相似文献   

4.
唐诗中的少女形象烂漫天真、活泼可爱 ,处在闺房之中的贵族少女整天优游自在 ,或闲教鹦鹉语 ,或绣花纱窗下 ,或学点妆 ,或学女红 ,或学烹调 ,她们的心理、感受、直觉在诗人笔下得到了惟妙惟肖的表现 ;闺房以外的少女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或踏青游玩 ,或荡秋千 ,或采丝绳 ,或野外采桑 ,无不沉浸在欢乐之中。陆地的生活情趣无限 ,水边的生活也多画意 ,浣纱、采莲的少女生活更是快乐自由  相似文献   

5.
唐代是我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作为唐代文化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不仅影响到当时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作为重要题材,进入了唐诗。其中,佛教建筑和梵宇静境、佛教音乐、佛教壁画等内容在唐诗中均有突出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月是唐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意象之一,特别是其中的“水月”意象——由于其中“水”、“月”相得彰益的视觉特点迎合了我国古代文学推崇的阴柔、含蓄的审美观,形成了“水月”意象的基础原因。因此,在唐诗中诗人常常借助“水月”这一复合意象抒发复杂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王妍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1):114-115,120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词汇是语言中词语的总和,因此,词汇在语言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就英语学习而言,对词汇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方面技能的发挥它用来表达信息,在语言交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词汇学习一直是研究的焦点之一,因此很多学者、教师对词汇学习做了大量研究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词汇学习是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的基础。针对学生在大学英词汇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介绍了提高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的方法策略,如派生法、联想法等。通过这些词汇策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唐诗中典故的英译困难重重.本文试图在关联理论翻译观的指导下,探讨唐诗典故英译的方法,并以<泊秦淮>一诗为例,提出四种翻译唐诗典故的策略,分析如何在译诗中取得译语读者与原诗的最佳关联.从最佳关联性的角度去解释唐诗典故的英译,可以为唐诗的英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哲学关系,文学是人类认知体悟自然的生动载体。从生态美学的视角,基于文学作品来审视海洋文化,可以发现人与海洋的关系呈现出崇敬与和解、和谐与共生、接纳与亲和三个表征。相对于前代,唐人对海洋气象、潮汐规律、航海活动更为熟悉,唐诗中的海洋意象为数众多,是抒发人与海洋彼此依存感的重要凭借,也是彰显海洋文化意蕴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0.
从《全唐诗》中找出有关秦川意象的诗歌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秦川意象和帝京文化联系密切.文中从"秦川"的地理所指、"秦川"意象的概念界定、唐诗的分期以及它所蕴含的帝京文化意蕴四个方面进行探讨;能够窥探出帝京意象在初唐表现为宏大、雄伟的帝都描写、盛唐流露出对帝京繁华热闹的热情歌颂、中唐暗含着对大唐绝对权威的调侃、晚唐则隐隐听到大唐王朝上空飘荡的一缕衰世之音.  相似文献   

11.
公示语英译属于社会语言学的范畴。作为一项应用翻译研究,"入世"十年来,学界关于公示语英译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值得肯定的成果。综观这十年来公示语英译研究的得失,仍有必要对公示语英译从跨学科的视角展开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精髓,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中西方在文化背景、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差异,使古诗英译尤为困难。试图从英汉对比角度探讨中国古诗英译,力求分析文化背景、语法、风格的差异对古诗英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唐诗是中国文学遗产中光华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文苑里芬芳绚丽的花朵。唐诗在中国流传了一千多年,许多佳作名篇仍然家传户诵,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同时,有一些诗篇当时就已远传东方邻国。到了近现代,中国同西方的文化交流逐步发展,唐诗也被介绍到西方,先后出现了多...  相似文献   

14.
形合与意合是英汉对比研究中的一组最本质、最重要的对应关系,也是衡量英汉互译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以英汉语中的形合与意合为理论依据,剖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3种英译本是否遵循汉译英过程中的形合法,能为古诗英译的赏析过程提供一定的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15.
传统,是一个流动的美学范畴。一个国家的民族诗歌传统,就像一条浩荡的长河。宋词,是中国诗歌长河中一个风光万千的河段,它的上游就是唐诗。优秀的宋代词人,无一例外,都受到唐诗的影响和熏陶。宋代词人正因为承接了唐诗的宽阔水系,立足现实,面向当代,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个性和才情,才造就了宋词江声浩荡浪花如雪的壮阔景象。  相似文献   

16.
李健健 《工会论坛》2006,12(1):90-91
英语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关键,英语中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汇的多少。面对庞大的英语词汇量,传统的词汇记忆方法已经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词汇。因此,我们应该寻找更有效的词汇记忆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叠音词作为汉语的一种特殊词汇现象,集中体现了汉语文学的音美、形美和意美.但大多数情况下汉译英只能舍其形式译其意义.文中以《红楼梦》及Hawkers的英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为例,探讨汉译英过程中叠音词的音美、形美以及意美的缺损.  相似文献   

18.
作为提升法治中国建设国际传播力和话语权的必要环节,立法文本英译在中国法律外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立法文本英译的跨学科属性、传统法律翻译研究视域的局限性以及立法文本英译实践的现实需要决定了从比较法学视角下进行立法文本英译研究不仅是可行的,更是必要的。应引入功能比较等比较法学方法和法律解释的方法,优化立法文本翻译策略;同时,推进跨学科合作研究和复合型法律翻译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9.
公证书语篇分析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语篇作为研究语言的基本单位,这也是该理论区别于其他语言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对汉语公证书进行语篇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探讨公证书英译的语篇功能对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法律英语是一门有别于普通英语的工具性语言。作为一门法律习惯语言,法律英语在语法、词汇、逻辑上均有其自身的特点。法律英语词汇具有正式性、大量借用外来词汇、模糊语言与准确语言并用以及近义词或同义词重复等五个方面特点。了解掌握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研究法律英语,更好地实现法律法规的移植,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的法治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