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芹 《学习月刊》2011,(24):47-47
汉字的本质特征是“象形”.这是区别于其他文字的个性特征.同时又是整个汉字系统的创造性特征。但是,汉字的“象形”,又不是机械唯物主义的产物,而是富有辩证创造精神的唯物认识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说文解字》是两汉政治斗争的产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简称《说文》)在我国学术史上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是我国文字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说文》不仅为后世系统地贮存了经过秦代书同文规范了的小篆和一部分曾与小篆有密切关系的大篆和“古文”,贮存了经先秦经典验证过的古代文献词义,而且它通过对上万个汉字的形体的分析,证实了早期汉字因义构形的特点,确立了以形索义的词义分析方法,总结出小篆构形的总体规律,描写出小篆构形的完整系统。它的意义和作用,已超出字典。许慎著《说文》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编篆一部字典,而是由于汉代政治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汉字,生动形象。“廉”最早出现小篆的象形,由“广”和“兼”构成,看上去与房子有关,“廉”作为厅堂的侧边,最显著的特点是直。所以,“廉”成了正直的代名词。《说文解字》说:“廉,仄也。引申之为清也,俭也,严利也。”韩非子说:“所谓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轻恬资财也。”廉是一种情操,也是一种政治本色。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想保持这种本色,就必须守住这条生命线,把握住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4.
卢士樵 《世纪桥》2010,(21):19-20
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为义项的六书既不是汉字造字法,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字形的分类,而是古代的"汉字识字法"。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并揭示出汉字的造字法。事实上,汉字造字法可以综合表达为一个总原则"物像描绘原则"和七个手段:"绘形命名法"、"绘形标注法"、"绘意造字法"、"增添类符法"、"物像合并法"、"接续造字法"、"变旧为新法"。古今造字法基本上均包括于内。  相似文献   

5.
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源远流长,遗泽深厚。它是“无声之音”,对人的品德情操的陶冶,辐射力是相当大的。加强和搞好学生的书法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焕起学生的进取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一、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中国汉字有其独特的构成特征。我国最早的文字起源于图画说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方由图画文字演变成象形文字。文字,虽然高度抽象化了,但它仍带有原始象形文字的深深烙印。这种象形的本身则具备了人格的象征和艺术构成的基础。汉字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形、声、义三者兼而有之。不少字见其形可读其声,还可以辨其…  相似文献   

6.
据3月5日的《光明日报》报道: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杨义在中国第三届文博会(深圳)作了题为"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根"的演讲。他说,汉字的创造,对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对民族的万世长存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因为我们使用象形  相似文献   

7.
_ 应该说,图像的产生远早于文字,人类祖先在鸿蒙 开辟之初把自己对大自然 的有限认识,通过直观的视 觉形式——图画表现出来。 以汉字为例:“日、月、星、 辰、山、川、树、木、花、鸟、 虫、鱼”等许多汉字,最早就 是象形图画,后来才逐渐演 变成文字。在我们先民的造 字之初,这些文字无不来源 于对大自然描形状貌的摹 写描画。具象性的思维,形 象性的图画,启迪了人类最 早的视觉文化,以此而滋生 了由图画系统向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8.
《党的建设》2010,(4):48-48
根据现有的考古文献资料,我们尚无法确认汉字的最初状态,但在商代中晚期,由一百多个象形符号辗转组合起来的成熟而完整的文字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它们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象形文字。象形字的形体来源于先民对客观物象的撷取,是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约取描画而成,渗透着天才的艺术想像与创造。仓颉就是被逐渐神化为"龙颜侈哆、四目灵光"的创造汉字的神异之人。在"英雄史诗"般的造字传说背后,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深厚而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心理积淀。  相似文献   

9.
“白發三千丈”“舊人看新歴”……这些带有错别字的诗句出现在某地的文化墙上。据统计,该墙所刻的近百首唐诗中,繁体字错用达33处。汉字源远流长,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每一种造字方式都饱含深意,可谓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和标识之一。当地有心传承经典,良好初衷值得肯定。可是,誊抄古诗并非难事,“文化墙”却沦为“笑话墙”,主事者态度之敷衍,或能力之匮乏可见一斑。古语云,“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一句话传递出先人对中华文化之珍视。遗憾的是,现如今越  相似文献   

10.
程奕 《求实》2009,(Z1)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并沿用至今的表意体系文字。古老的汉字以其强盛的生命力,承担着记载、传承历史文化重要载体的功能。汉字的表意性,尤其是汉字的形体特征和独特的构造法,为我们从中探寻历史文化的生动印记提供了可能。军事现象作为人类社会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在汉字中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相似文献   

11.
文字本是用来作为记录传达语言的工具,有实用价值,要求结构固定,便于使用。中国的方块汉字在实用价值之外,还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即书法艺术,日本人称之为书道。一、汉字书写的艺术要求什么是汉字书写的艺术要求?简单地说就是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升华为艺  相似文献   

12.
中华密鉴     
<正>汉·许慎许慎为东汉经学家,其著《说文解字》一书成于汉和帝水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以小篆为规范字体,经简约整理而成。字型标准.用笔匀整。张怀瓘《书断·下卷》:"许慎少好古文学,喜正文字、尤善小篆,师模李斯,甚得其妙。"职典枢机,以谨慎周密自著,外内无间。每定大政,已决,辄移病出; 闻有诏令,乃惊,使吏之丞相府问焉。自朝廷大臣莫知其与议也。  相似文献   

13.
工具性是所有文字也是汉字的根本属性,不断简化是文字发展的必然趋势.汉字经历了几次变革,但仍然是世界上比较难学的文字,仍有一部分常用字笔画繁多,难写难记.要通过再简化,让汉字成为易识易写易记的文字,使汉语更好地为中国和世界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4.
汉语、汉字是最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对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汉语热”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我们把“中国汉字城”作为汉字产业的载体,将汉字造字字理、汉字的快速教学和汉字文化产品开发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汉字产业链。这一产业将在我们三晋大地落地开花。  相似文献   

15.
《廉政瞭望》2012,(1):69-69
郭沫若的夫人于立群,是一个颇有造诣的书法家。一次,于立群想用隶书录毛泽东的《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词“万方乐奏有于阗”一句,谁知不慎把前三字写成了“万方春”,便打算废掉。这时郭沫若在一旁将这张废字纸重新铺在案上,略思片刻,便也用隶书续写成了一对联:“万方春色;千顷湖光。”联语突兀见奇,顿添风采,虽是戏笔,却别有一番风趣。  相似文献   

16.
人类是通过五官吸收知识的,其中吸收最多的就是眼睛。根据实验,人类所吸收的全部知识,83%是来自眼睛,11%是来自耳朵,其余包括鼻子、嘴巴等所获取的知识仅为6%。因而,文字对于人们学习知识、训练思维的影响占据着天然的优势。汉字是建立在象形字基础上的表意方块文字,最大特点就是它像图画,识读汉字其实就是看画展。从汉字的特性来看,汉字是一种  相似文献   

17.
汉字有三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汉字与拼音文字相比优势在于:汉字体现了表达信息所能达到的最高效果;汉字的重复利用率非常高,表达、传递信息的优势一目了然;汉字具有独特的书法艺术,魅力无穷。只要中华民族存在,中华文化存在,汉字的发展趋势就是不断地简化,朝着更为易读、易解、易写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个纪检干部的翰墨追求韩亨林的书法艺术韩亨林小传韩亨林的书法艺术韩亨林,笔名山人,号聚雅堂主。1953年1月生于陕西靖边县。6岁学书,潜心翰墨数十年,四体皆能,尤工隶书行草。隶书碑简相参、沉稳开朗;行草注重气势、厚健奔放。作品在人民日报等多种报刊上发...  相似文献   

19.
徐树雄 《共产党人》2010,(17):53-54
从小学识字起,老师谆谆教诲:汉字要写得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在每天书写、应用汉字时,不知倦意,其乐无穷,汉字让人活到老学到老的魅力,穿梭于她的博大精深的海洋里,也会常常掩卷长叹:原来汉字的神奇还在于组成不同的词有不同的内涵,留给人不同的遐想空间和意境。从仓颉造字起,中国的汉字是象形文字,其发展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宝库不断丰富,一个汉字就有一个美丽传说;一  相似文献   

20.
谜体与谜格     
谜体各种谜都有自己的规律,谜面如何扣合谜底,有其内在联系,一般把这种关系称为谜体。谜体的扣合关系是根据我国汉字所固有的特点:字音、字义、字形等确立的。归纳起来,可分为5种:会意体、增损体、离合体、象形体和谐声体。会意体会意体这种谜体是灯谜中最常见的体,也是变化最丰富的体。它是通过谜面含义的分析、解释,求得谜底。它在扣合上分为5类:正扣类、侧扣类、分扣类、反扣类和假借类。惜损体增损体是通过增加或减少谜面的某些字去求得谜底。如,"差一点就没治了"(猜一字)--冶。离合体这种谜体是将谜面分或合拼以推出谜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