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江涛 《政策》2004,(1):41-42
公共政策既是调整社会不同集团利益的平衡器,也是政府及其他行政机构对社会实践有效管理的杠杆。因此,公共政策就不应当是书斋里的成果,而应该是现实实践与科学理论的有机结合。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当前中国公共政策在转型过程中,显然存在着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以下对此作一分析。 1、公共政策作用范围的“越位”与“缺位”问题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和公共政策的着眼点,应该主要是解决那些不能由市场或不宜由市场去解决的问题,弥补、矫治市场缺陷,实现市场配置与政府配置的最佳结合。按这个标准来衡量,当前中国公共政策在…  相似文献   

2.
传统理论研究地区经济差距变动主要是围绕资本、技术、空间因素进行讨论,运用地方政府竞争理论深入分析大国体制转轨进程中区域差异,是理论创新的一种尝试。地方政府竞争存在的基础与地方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职能分不开,目前的研究从竞争性政府、机构竞争、财税竞争和制度竞争多个层面展开,涉及的财政分权和制度变革对中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运用地方政府竞争理论深化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研究,需要深入探讨政府竞争作用于区域经济变动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3.
吴东昌  田昊然 《传承》2010,(15):86-87
公共政策实施是检验公共政策正确与否的重要途径和完善发展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据。其实施过程分为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结果和公共政策纠正,政府利益对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存在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通过完善公共政策实施中对政府利益的调控机制,规范政府利益主体行为,保障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结果、及时做好纠正。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实施是检验公共政策正确与否的重要途径和完善发展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据.其实施过程分为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结果和公共政策纠正,政府利益对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存在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通过完善公共政策实施中对政府利益的调控机制,规范政府利益主体行为,保障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结果、及时做好纠正.  相似文献   

5.
竞争过度催生负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没有合作的竞争必然导致无序和混乱,并可能使竞争走向负面,地方政府必须摆脱种种对抗性的竞争思维  相似文献   

6.
韦锋 《传承》2008,(4):120-122
地方政府间关系是国内政府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改革开放的启动和推进,地方政府间竞争已成为地方政府间关系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从实质上来看,地方政府间竞争是地方政府在履行政府职能、承担政府责任的过程中出现的利益争夺及由此形成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政府电子化和政府竞争化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政府信息竞争问题出现的背景;阐释了信息竞争及政府信息竞争力的概念;分别从国家层面、地区层面和部门层面分析了政府信息竞争问题;并对政府信息竞争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间关系是国内政府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改革开放的启动和推进,地方政府问竞争已成为地方政府问关系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从实质上来看,地方政府间竞争是地方政府在履行政府职能、承担政府责任的过程中出现的利益争夺及由此形成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姚刚 《求索》2008,(4):62-63
本文对公共政策与政府绩效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内在联系,进而说明政府绩效评估中进行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的必要性,提出加强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廖一祯  刘峙廷 《传承》2011,(26):74-75
伴随着全球性的经济市场化和地方分权化发展趋势,地方政府竞争逐渐成为普遍的现象,也构成了当代府际关系的重要内容,深刻影响着政府运转,影响着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效率,对经济与社会生活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中西方地方政府所处的政治体制、制度环境、市场化水平等的差异决定了双方在竞争主体行为、竞争制度、竞争模式以及规制协调等方面表现出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