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周文 《乡音》2012,(7):39-39
王旭烽的文学新著纪实作品《家国书》,开篇就诠释了"家国"的概念:中国人的国家构建是由家开始的。"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的正是"家"与"国"之间这种同质联系。正是出于家与国之间的这样一种构建关系,王旭烽选择了浙东宁...  相似文献   

2.
张慧玉 《桂海论丛》2009,25(1):56-59
"和谐世界"观的提出,是中国外交理念的重大创新和转型,中国维和则践行了这一理念.中国维和推动了建设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中国维和完善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维和机制,中国维和积极致力于国际热点问题的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3.
正"维和的一年,让我体会到了作为维和警察的责任和担当,体会到了和平与宁静的可贵。同时也为我们能有今天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心怀感恩。维和的亲身经历,让我切切实实感受到参加维和行动是站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军人的风采,一言一行都关乎祖国和军队荣誉,一举一动都受到联合国机构和世界媒体高度关注。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为自己是一名中国军人而自豪。"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军事维和人员不法行为的归责主体认定非常复杂,须分两种情况讨论。在联合国指挥的维和行动中,联合国对维和部队具有行动控制权,派遣国具有纪律制裁权和刑事管辖权,维和部队既是联合国的附属机关,也是派遣国的机关。这种双重指挥机制决定了《国际组织的责任条款》第7条是最合适的法律依据。在联合国授权的维和行动中,指挥与控制机制较为复杂,被授权主体具有行动性指挥与控制,派遣国享有纪律制裁权和刑事管辖权,联合国具有最终控制。《国际组织的责任条款》第7条适用于认定被授权主体或派遣国的责任,不适合认定联合国责任。这两类维和行动均存在双重或多重归责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5,(22)
<正>中国宣布将建一支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加上已参与行动的3000多人,中国将成为全球贡献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将改变联合国维和的面貌。中国蓝盔25年,为国际维和书写的是"中国担当",贡献着"中国智慧",树立着优良的"中国形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8日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并建设一支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  相似文献   

6.
<正>在桂林,有这样一位警察,从警17年,先后荣获两次个人"二等功"、一次公安部"中国维和警察荣誉章"。他两次代表祖国以维和警察的身份赴非洲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均圆满完成任务,荣获联合国最高荣誉"和平勋章"。他,就是胡景仪。结婚16年,他与妻子刘炜夫妻二人齐心协力,工作上相互扶持,生活中互敬互爱,三口之家温馨和谐。胡景仪是桂林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的一名民警,2006年,他们的孩子只有3岁。当时,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招考维和警察,  相似文献   

7.
汉字"家"是一个意蕴丰厚的文化之象,其"从宀人豕"的语象造型,直观地再现了农业社会主体生存方式的历史记忆。随着私有制和个体家庭的出现,"家"既成为亲情关怀的文化场,也幻化为自我设计的诗意栖居,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被解读成"国"之微缩标本,投射出中国人归属于家、也归属于国的复杂情感层次。家国一体的观念意识,既对民族凝聚具有积极意义,也对封建政治运作产生了负面影响。后者在某种意义上促成了自周代以来的中国封建社会较多地选择了"礼"而非"法",作为维系家政国政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是公民的价值准则,也是公民必须践行的责任与义务。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爱国从爱家做起。国家就是国与家的组合。每个小家组成了一个大家,这个大家就是国。有国才有家。国与每个公民血肉相连,国兴则家旺,国亡则家破,是谓"国家兴亡,  相似文献   

9.
"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容割裂的精神命脉,它源于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本位"的家国治理模式,在伦理经济、伦理政治、伦理文化、伦理宗教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并发展。家国情怀以"家国天下"的道德格局为突出表征,是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位一体的统一;是关乎个人生命秩序、家族生存秩序、社会生活秩序以及国家运行秩序的深层设计;是由点到面、由内向外的同心圆似的蔓延和扩散,是多向和多项的动态互动过程,其整体是无数多个同心圆的发散聚焦组合。"家国情怀"是文明时空的文化绵延,完成了从"知行合一"到"信行合一"的飞跃,实现了内在超越与外在事功、宗教功用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新时代,我们仍需培育公民的家国情怀,这既是培育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幸福和睦家庭的精神支柱,更是构建和谐、美好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老北京四合院门联,内容多与家风传承有关,图中所示门联为"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古人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党风政风清。良好的家风是抵御腐败的第一道防线,"清白家风不染  相似文献   

11.
自1995年北京世妇会以来,社会性别主流化政策在联合国所有的工作议程中一直是个热点话题。文章通过介绍妇女在当代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军事、警察以及文职部门的参与情况来分析社会性别主流化政策对妇女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在维和行动中进一步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政策的对策:加大对女性军警比例较高的派遣国家的派遣力度;开发针对各派遣国维和人员的特色性别培训课程;在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规划和预算中进一步加强对社会性别因素的考虑;制定相关便利政策鼓励妇女参与维和行动。  相似文献   

12.
正"维护当地的和平,让群众过上安宁的生活,这就是维和的意义。"读完《当代广西》第15期刊载的《方林宝:拼将热血靖一方》,我从方林宝的身上感受到了中国维和警察的风采。中国第五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就是方林宝所在的维和队伍,他们远赴西非,前往维和第一线,为利比里亚人民提供了安全保障,赢得了当地居民的认可。一次,巡逻小队在执行任务时,一名当地妇女带着一名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要把握工作的"变"与"不变"以及"大"与"小"。要引导团员青年胸怀家国之志,弘扬"有国才有家"的家国情怀;要启发团员青年强化社会责任,发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时代强音;要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将个人发展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提升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活力与实效。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5,(22)
<正>组建一支常备的、专业的维和部队,不仅是负责任大国的国际义务,也是现实的军事需要。2015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公开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特命机制,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并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中国自加入联合国维和行动后,外派部队主要以维和警察、工兵和医疗分队为主,这次大规模组建常备维和部队、参与新维和待命机制是一个相当不寻常的信号。相比于中国以往的维和部队,常备维和部队究竟有哪些不同?常备维和的编制、装备和人员训练,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相似文献   

15.
"家"是儒家学说的逻辑起点,也是传统中国人"修身"的物理与心理栖息所,人性、伦理和德行的养育场。传统中国国家治理具有试图打通"心理""伦理"与"治理"的鲜明特质。推进具有中国品格、中国气象乃至世界担当的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亟待化解"家国矛盾",塑造"家国合力"。  相似文献   

16.
正"参加维和是我人生和军旅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它让我开阔了视野,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也让我丰富了阅历,变得更加稳重成熟;还让我增强了荣誉感,加深了对战友情的理解。我会把这一年中所学所看所悟毫无保留地带回部队,让更多的战友了解维和。"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国情怀,他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现在党和人民更需要知识分子发扬这样的担当精神",思政课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对标"六要"标准,做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相似文献   

18.
观点荟萃     
<正>"三严三实"的党性党纪特色"三严三实"在文化层面集中表现为党性,在制度层面集中表现为党纪,在实践层面集中表现为党风。党员干部不仅要用做人的标准衡量自己,而且要用党性标准要求自己,在面临公与私、国与家、义与利的取舍时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高尚的选择。这不仅是党性  相似文献   

19.
《统一论坛》2020,(2):2-9
2020年春节来临之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发生并蔓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在中华大地打响。海内外统促会组织时刻关注疫情防控进展,广大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纷纷行动起来,以捐款捐物等多种方式第一时间驰援国内,充分体现了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国情怀。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情系祖(籍)国、心系家乡的大爱情怀,用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赤子之心谱写了一曲感人的赞歌。  相似文献   

20.
试论联合国民事警察维和国际法依据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联合国民事警察维和行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国际法依据的特殊性。联合国民事警察维和行动的特殊性表现在警察维和发生的前提与军事维和不同,组织领导体系不从属于军事维和组织领导体系,执行的任务与军事维和任务不同,行动规则与军事维和行动规则有区别。联合国警察维和国际法依据必须适应警察维和行动的特殊性,一方面拓展传统维和三项原则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制定专门的警察维和国际法准则,使联合国警察维和行动走上相对独立发展的道路,从而将其发展成为非武装性质的卓有成效的维持国际和平的特有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