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占元 《思想工作》2007,(10):44-45
绥西抗日包括奇袭包头、会战绥西和收复五原三个战役.从1939年12月至1940年3月.历时3个月.在国民党抗日名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将军亲自指挥下.取得重创日本侵略军,有效地牵制了日军南下,保卫了绥西,巩同了西北屏障的重大胜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自古以来人们赞扬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指挥作战的一句名言。正当抗战胜利六十年纪念之际,以此话来形容国共军事上合作抗日取得徐州会战的大捷,最为适当了。中共中央的决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2月南京失守,国民政  相似文献   

3.
湘西会战     
《黄埔》2016,(1)
正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战役、雪峰山大捷、芷江作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次会战。1945年初,日军在印缅战场、太平洋战场上已经处于强弩之末,但侵华日军仍作垂死挣扎。4月9日,日军调集8万兵力向湘西进犯,我军在第4方面军总司令王耀武指挥下与敌鏖战两个月。双方参战总兵力共28万余人(日军5个师团,我军9个军26个师),战线长达200余公里。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一  相似文献   

4.
<正>广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思想阵线上,广西都有较突出的表现,不仅在于广西人在省内外、国内外的战场上英勇顽强的战斗牺牲上,而且在思想文化上广西为抗战胜利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更重要的是,广西和广西人在8年抗战胜利的许多关节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以文化城桂林为中心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在广西蓬勃开展,影响全国。军事上,广西和广西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者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大会战。1938年6月至10月,日军纠集100余万兵力,从海、陆、空各方位立体进攻武汉。负责指挥江南地区作战的是第9战区司令长官兼武汉卫戍总司令陈诚(黄埔1期教官),负责指挥江北地区作战的是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第5战区和第9战区共动用了130个师和海、空军各一部,共约100万人沿长江两岸及大别山麓布兵防御,开始了抗战以来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日军损失最为惨重的武汉会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  相似文献   

6.
《黄埔》2016,(1)
正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1938年3、4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1万余人,史称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我军伤亡10余万人,歼灭日军3.2万余人。取得了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最大的一次胜利,重创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打破了日本法西斯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中国人民抗战必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武汉相继沦陷以后,广西成为西南抗日的大后方。中国共产党高举团结抗战的旗帜,对以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为首的国民党广西地方实力派和以李济深为代表的民主派开展卓有成效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运筹南方抗日大局,掀起了广西城乡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推动形成了气势磅礴的桂林抗日文化运动。广西各族同胞与国民党爱国将士,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对广西的两次入侵,在1939年的桂南会战和桂林保卫战中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中共广西地方组织领导建…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日前,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专程看望慰问了抗战老战士代表,送上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全区抗战老战士、老同志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95岁高龄的区济文,早年参加地下党工作,抗战时期曾任广西学生军党支部委员、新四军连指导员,离休前是自  相似文献   

9.
刘杰三 《黄埔》2006,(4):34-35
1939年夏秋之际,日寇为了切断我国之国际交通补给线并进而威胁大后方,从我国北方抽调两个师团的兵力,由板垣征四郎指挥,利用航空母舰由黄海——东海——南海,秘密进入北部湾,准备在广西登陆。重庆最高统帅部一面征询白崇禧关于桂南的军事部署情况(白时任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又兼广西“绥靖”公署主任),一面令驻在广西东南部的蔡廷锴二十六集团军与夏威十六集团军,在小董、钦州、防城等处构筑阵地,防止敌人登陆。讵料敌人于11月17日深夜在防城、钦州两处同时登陆,随即以号称“钢军”的十二旅团迅速北指,19日突破小董防线,23日渡过郁江,24日攻陷南宁,桂南会战序幕由此揭开。  相似文献   

10.
刘杰三 《黄埔》2008,(4):39-40
1939年夏秋之际,日寇为了切断我国国际交通补给线并进而威胁我后方,从我国北方抽调两个师团兵力,由坂原征四郎指挥,利用航空母舰由黄海一东海一南海,秘密进入北部湾,准备在广西登陆。当时重庆最高统帅部已洞查其奸,一面征询白崇禧关于桂南的军事部署情况,一面令当时驻在广西东南部的蔡廷锴二十六集团军与夏威十六集团军,在小董、钦州、防城等处构筑阵地,防止敌人登陆。讵料敌人于11月17日深夜在广西防城、钦州两处同时登陆,随即以号称“钢军”的十二旅团迅速北指,19日突破小董防线,23日渡过郁江,24日攻陷南宁,桂南会战序幕就此正式揭开。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5,(9)
<正>八年浴血抗战中,江苏是主战场,江苏军民在极为艰难和复杂的情况下,共进行大小战斗2万多次,歼灭日伪军20万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徐州会战:让日军遭遇惨败1937年12月,南京、杭州、济南相继失守后,日军气焰极为嚣张,企图乘胜追击夹击徐州,使华北、华中连接起来,实现迅速灭亡中国的目的。为粉碎日本的侵略计划,1938年1月至6月间,中国军队70个师约100万人,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江  相似文献   

12.
余群 《传承》2011,(12):78-79,88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滇军"奉命参战,先后参加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赣北战役及滇南作战,作战勇敢,勇往直前,赢得了国人的高度赞赏。"滇军"抗战出兵近40万人,伤亡约10万人。"滇军",以它悲壮的牺牲和辉煌的胜利载入20世纪中国抗日战争的史册。  相似文献   

13.
《广西抗战纪实》序言毛国斌半个世纪前,随着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入侵,中华大地爆发了一场伟大的反侵略战争。八年抗战,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段威武雄壮、刻骨铭心的光辉历程。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它打破了自鸦片战...  相似文献   

14.
坚守龙形山     
魏杰  咎鸿祥 《黄埔》2010,(2):36-36
1914年出生的魏杰先生,是参加上高会战主力部队营职以上军官、目前唯一尚健在的人员。他23岁于黄埔军校第十二期步科毕业,后又参加了南京举办的战法研究班学习,参加了抗日战争时期德安万家岭歼灭战、上高会战和第二次长沙会战,曾在第十九集团军任少校参谋。上高会战时,他任第七十四军五十八师一七二团三营副营长。以下是他的口述。抗日战争时,我参加了上高会战。上高会战的规模虽然没有台儿庄会战、淞沪会战大,但影响不小。上高会战是一次我国军队打胜的会战,它的战果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相似文献   

15.
略论广西对抗日战争的贡献曹裕文50年前,中国人民与日本军国主义之间经历了一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大搏斗。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属于中国人民的。广西各族人民在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过程中,同样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一切为了救亡",是广西各族人民...  相似文献   

16.
毛磊 《世纪行》2015,(4):40-42
<正>"武汉抗战"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受"西方中心论"的影响,长期以来得不到公正的评价。在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要时刻,还"武汉抗战"应有的历史地位就成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武汉抗战"是八年抗战中相对独立的阶段"武汉抗战",既不是指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局部区域性抗战,也不仅仅局限于军事范畴的武汉会战,而是涵盖了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守至1938年底这一时期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斗争。  相似文献   

17.
徐国华 《黄埔》2006,(1):26-28
黄埔精神,是中国国民党人和中国共产党人在第—次国内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的以“爱国、革命”为内核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时代民族精神和军事文化的集中体现。伟大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里程碑。六年局部抗战,八年全面抗战,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惊天动地的伟业,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缅怀近代中国这两种最为突出的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5,(9)
<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伟大斗争实践的精神结晶。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融入了中国人民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使民族团结的力量空前激发,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厚底蕴,见证了无比坚韧的中国人民的意志。从"九·一八"的炮声到卢沟桥的烽烟、  相似文献   

19.
徐州会战后,中日双方展开了一次规模更大的会战——武汉会战。时间是1938年6月至10月,历时4个半月;战场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四省广大地区;双方共出动兵力130余万,大小战斗数百次。蒋介石驻节武汉亲自指挥,会战由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联合实施。因此,武汉会战投入兵力之多、规模之大、牺牲之惨烈以及持续时间之长在八年抗战中都是空前绝后的,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扼中原九省水路要冲,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南京被围时,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军事委员会迁至武…  相似文献   

20.
《黄埔》2016,(1)
正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约30万人的黄埔师生是抗击日寇的中坚力量。为此,《黄埔》杂志编辑出版增刊《抗战中的黄埔师生》,充分展示黄埔师生的英雄气概,大力宣传黄埔师生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该书分为"抗战中的黄埔师生图片集"、"我的抗战"、"抗日战争大事记"、"抗战中牺牲的黄埔将士名录"四大部分,内容详实全面,图文并茂,印制精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