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5年12月2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分组审议了《行政强制法(草案)》.对广大公众来说,这当然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人们期待这部法律早日出台。实际上也是期待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更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
期待权概念和法律性质在理论界争议很大,在我国大陆民法学界通说认为期待权是只具备权利的部分要件,其余要件待将来完成时才能享有的权利。不赞成将期待权定义为具备权利之部分要件,其余要件在将来完成后为权利人享有的权利,认为期待权是特定完整权利的形成过程中产生、存在的,为取得只具备部分要件的将来特定完整权利的一种利益状态。这种利益状态是一种独立的权利,其在权利体系中的定性不是一个第二层次的分类归属,而是一个第一层次的分类归属,是一种特殊的权利。不应将其归为形成权或支配权;也不能依据期待权欲取得的权利之性质来对其定性。  相似文献   

3.
胡健  Liao  Zhenyun 《中国法律》2006,(2):42-42,110-111
2005年12月26曰,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分组审议了《行政强制法(草案)》。对广大公众来说,这当然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人们期待这部法律早日出台,实际上也是期待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更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4.
元代法律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定的阶段。相较以往的封建统治,作为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集权国家,元朝在许多体制建设方面都有所创新,其背后所蕴含的法律文化使得元朝法律成为中国古代法律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华法系也由此得到了进一步多元化的发展和演变。其历史意义不客忽视。本文试图对近十年来有关元代法律的论文进行总结性综述,勾勒元代先进法律研究的部分现状,"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学界时此的重视,期待更多更好的作品出现。  相似文献   

5.
起源于英国行政法的正当期待原则,具有赋予相对人正当期待权利以抵御行政权恣意行事之功能。弄清行政法上正当期待的概念及产生途径,透视正当期待形成所需的信任关系和法律安定性原则这两个法理基础,就可以看出,信任关系是行政法上正当期待形成的深厚的精神基础和利益保障;而法律安定性原则则是行政法上正当期待形成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了美国法律图书馆协会第100届年会(AALL),并表述了参加会议的感想和体会,期待中国法律图书馆有所合作、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法律不强人所难这个说法由来已久,关于这方面的评述也很多,本文主要是从法律不强人所难的正义精神、以法律不强人所难为基础的期待可能性理论以及该理论对国内刑法的借鉴三个方面进行浅析,分析了法律不强人所难对正义和人性的关切,指出了国内刑法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尽管漏洞补充是一个法律方法论问题,但在现代法律方法论与法律本体论不断融合的背景下,在法律本体论上的不同立场,直接决定了法律方法上的不同操作。法律漏洞的概念、法律漏洞产生的原因以及法律漏洞补充的根据即是决定着漏洞补充理论如何展开的三个基本问题。法律漏洞乃是指因人类理性之局限,立法者无奈或故意造成的法律文本的意义不能与法学主流价值观念或民众期待完全契合而导致的法律文本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裂隙。法律意识形态的多元化、立法权对司法权的不信任、法官类型思维能力的欠缺构成了法律漏洞产生的基本原因。法学理论以及民众期待则是对法律漏洞进行补充的实质性根据。  相似文献   

9.
论法律移植     
法律移植是比较法学中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我国法学界在围绕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法律体系的讨论中所提出的一个热门话题,作者通过评析法律移植理论中的不同观点,澄清了理论分歧中对移植含义的模糊认识;通过对实践中法律移植的分析,认为只要移植的法律能转化为接受国自身的发展需要,法律移植就会成功。文章论证了法律移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法律移植是我国法律改革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法律之道:在确定性与灵活性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方面,人们对法律的确定性抱有极大的期待,希望以此获得共同生活秩序的安宁;而另一方面,在法律的制度实践中,人们也始终追求着法律的灵活性,以实现公平正义。这不仅是法律自身发展的历史图像,而且也是人类的法律思想成长的历史图像。在确定性需求与灵活性需求的不断碰撞和妥协中,人类社会的法律制度中普遍形成了一种可以应对社会生活复杂性与变化性的"适应性机制"。  相似文献   

11.
钮京晖 《法人》2008,(8):48-50
8月1日,反垄断法正式实施。然而,这部被看作经济宪法的法律的推行并没有使大多数人感到欢欣鼓舞,长达数年的争论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博弈没有让这部法律变得更加完善,相反倒是给即将到来的实施过程留下了太多的空白与难题,许多人对这部法律最初的憧憬和期待也渐渐化为乌有。  相似文献   

12.
笑余生 《检察风云》2010,(14):71-71
期待良久,《律师与社会——美德两国法律职业比较研究》新书终于静列于书架之上。这本专注于魔鬼辩护人的著作,让人们对律师有了一个全新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社区矫正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行,但是这项工作的开展在我国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就导致了无论理论还是实务的社区矫正过程中的法律疑问自然很多。学界和实务界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加快社区矫正立法的呼吁,尤其是实务工作者,对通过法律明确社区矫正的性质、矫正范围、工作程序、法律依据等期待尤甚。本文以社区矫正实务为视角,试图通过阐释社区矫正实践中的法律障碍,提出社区矫正立法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黄慧苑 《法制与社会》2010,(31):116-116,120
我国现今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时期,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法律规范与社会现实之间出现了摩擦与不协调。由于当前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当发生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相冲突的情况下,法律不能过分地期待行为人牺牲自己较大的利益而遵守法律。因为这种期待与人情、人性相悖,不仅达不到刑法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令人们对刑法的精神产生怀疑,最终会损害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期待可能性能在保护社会与保障人权的价值取向中取得平衡,防止国家刑罚权的滥用,对人类普遍脆弱的人性给予了尊重和同情,协调人情与法律之间紧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律师在执业活动中往往要时一些法律现象进行观察和思索,这是一个感受和认知的过程,并且时常还产生情绪体验,这是一个引起法律情感的过程,同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排列和选择,其实这又是一个法律评价的过程。如果说法律文化给予了律师以理念,执业规范和职业修养为内容的实质性影响的话,那么,法律文化的要素就是通过结构,手段以方法论的形式对之筛选和组合,这样便使法律文化的要素涵盖了律师执业的全部过程,无疑这样使律师职业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相似文献   

16.
王国龙 《时代法学》2011,9(3):12-20
法治中国的法律实践正在发生向"司法中国"法律实践的转向,"司法中国"这一时代主题预示了"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时代"的到来。尽管中国法律方法论的研究还仅仅是作为一个正在兴起的学术个案,但以集中关注"司法中国"主题的中国法律方法论在推动中国法律和法律学的研究上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时代"到来的历史境况下,中国法律方法论的研究既需要对现有的研究作一种反思,也需要对未来可能的"缺席"因素作一种前瞻。当然,这种反思和前瞻也期待着各种可能的"质疑"。  相似文献   

17.
王楠 《法制与社会》2011,(30):293-293
微观法律体系,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让我们对传统的法律体系结构有了新的认识。这个问题的研究为我们完善现有法律体系,维持法律的持续稳定以及培养法律意识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樓建波 《中国法律》2012,(5):32-35,90,94
多数国家的法学界都将商法看作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法学院开设的商法课程或者商法研究学者也是将商法视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加以讲授或者研究。但对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而言,商法能否成为该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法律部门则取决於该国的法律传统。  相似文献   

19.
存在确定的法律吗?一一个西方法律思想的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的确定性,被称为是西方自由主义法学的三大理论基石之一,法律的确定性可以从两个角度来了解,第一:法律条文的可确定性;第二,法律推理的可确定性,而从法律推理的可确定性出发,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果,那就是法律判决的确定  相似文献   

20.
王媛 《法制与经济》2008,(24):81-83
英国是现代大学法律教育的发源地之一,既是普通法系国家法律教育的代表,也是传统法律教育模式的典型。英国没有专门培养法官的法律教育,法官的职业教育是在律师公会中完成的。律师公会在英国法律职业资格准入的各个环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英国律师公会在法律职业资格准入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总结其特点,以期待对中国法律职业准入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