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宏观调控法的概念和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洪治纲  汪鑫 《法学杂志》2002,23(1):37-40
宏观调控法是调整在宏观调控活动中发生的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以经济成长、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和总量平衡作为直接的价值目标。宏观调控法既遵守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又遵守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章辉  沈赏 《行政与法》2010,(11):64-67
民营职业中介机构(以下简称"民营中介")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服务主体。从历史上看,对于职业介绍服务的提供,大致经历了从国家垄断,到放松管制,再到彻底解除管制三个阶段。民营中介是劳动力市场不可或缺的参与主体,对于实现充分就业、补充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不足和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劳动管理体制的目标模式应该是宏观计划指导下的劳动力市场。在实施有计划劳动力市场目标模式尚不完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试可以采取以下的对策:1.为有计划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2.努力为目标模式创立必要的社会心理环境;3.实行劳动合同制;4.开辟劳动力流动市场;5.建立和完善调节劳动力的经济机制;6.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计划调节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一、银行法是对在市场自由分配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国家对市场经济采取适当的干预和调节,即宏观调控,是保障市场经济机制正常运行,弥补其缺陷的有效措施。这一政策主张的理论基础源于著名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说和货币理论,即放弃自由放任的原则。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保证社会有足够的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实现这一理论的最好实证,就是美国罗斯福政府面临30年代初美国大批企业破产、股市崩溃又导致大批商业银行连锁倒闭的严重经济危机,采取了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入手,通过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回顾与法律的视角反思,提出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之所以出现政策真空,是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行为缺乏科学的、合法性的理念,造成调控主体本身的权威性丧失,使得国家对于房地产业"调而不控",并进一步指出国家应在树立科学、合法的理念基础上建立科学完整的房地产市场规范体系,为宏观调控创造一个有序的微观市场环境,以实现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经济法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是人类奋斗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法制建设,其中经济法制通过协调私人与社会、市场与政府、效益与公平的矛盾,通过促进和维护市场公平自由竞争,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秩序,有效地促进、建设和实现着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余亚亮 《法制与社会》2014,(16):234-235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有行政、法律、经济三种手段,但在法制社会的大背景下,政府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法律的指导和约束。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进行法律手段的宏观调控,规避房地产市场的法律行为,有利于规范房地产经济运行秩序,使房地产市场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以房地产市场调控为切入点,在分析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通过阐述法律制度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意义,重点探讨了完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法律对策,旨在对房地产市场调控进行法律思考,以期为房地产市场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党亦恒 《中外法学》1994,(1):15-20,14
<正> 一、期货市场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须必积极开辟和发展各类市场,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期货市场作为市场发育的高级形式,无疑是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业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进行法律手段的宏观调控,有利于规范房地产经济运行秩序,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本文以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主要法律政策为基础,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面对国家职能的转化和权力的天然劣性,便出现了对宏观调控权权力权利化的趋势。本文把宏观调控权定性为劳动力权的一种,即反思性劳动力权,并对相关原因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孙月 《法制与社会》2010,(23):272-273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是国外社会主义改革探索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市场社会主义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发展的,社会主义的价值与目标是分配平等、社会公正、自主自由、充分就业,而市场能够使经济效率最优化。因此,市场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运用市场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上世纪30年代产生以来,其理论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伴随着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市场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也产生了深刻的理论影响,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具有积极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2.
劳动力市场中劳资双方力量的不对等,导致我国企业工资分配的严重不公,劳动者特别是底层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工资法律制度作为国家在劳动关系领域的宏观调控工具,是国家通过法律保障劳动者权益,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也是整个社会追求正义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有行政、法律、经济三种手段,但在法制社会的大背景下,政府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法律的指导和约束。从理论上讲,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主要包括对以下几种法律制度的运用押计划和产业政策法律调控;税收法律调控;金融法律调控。因此政府可以从以下法律层面进行调控押加强相关调控主体在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中的相互协调;完善有关调控主体的法律责任,确保调控措施得以贯彻施行;完善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法制,真正发挥税法在房地产市场上的宏观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14.
钱瑜  肖丹 《中国法律》2008,(6):27-29,88-93
宏观调控政策主要表现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采取的其他措施也纳入宏观调控政策的范畴。宏观调控政策对股市是否有影响,目前有两种不同说法:一是[宏观调控无效论];二是[宏观调控影响巨大论]。本文通过对2005年至2008年证券市场的回顾,探索宏观调控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劳动合同法》的深入贯彻实施,要求修改法律以降低劳动保护程度,甚至认为法律扭曲劳动力市场的观点不断出现.从劳动力市场应达到的灵活性和安全性目标人手,立足于我国和欧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较的研究视角,客观分析评价劳动法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对我国劳动法立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宏观调控的合法性研究——以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为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承堂 《法商研究》2006,23(5):50-56
宏观调控的合法性本是经济法治的应有之义,然而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却屡屡呈“非法化”的运行态势。这是由于我们将宏观调控行为定性为国家行为以逃避司法审查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宏观调控权限配置失当所致,而我国一元化的住房发展模式则更使宏观调控失去了正确的方向。有鉴于此,重新厘定宏观调控行为的性质、设置宏观调控合法化运行的协调机构、建构二元化的住房发展模式将是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合法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当前社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一)民众公共产品需求同政府公共产品供给低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当下,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民众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正处在不断有所提高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商品供应总量丰裕,市场一片繁荣。可以说只要有钱,在正常消费范围内物质形态的商品几乎没有买不到的而令人担忧的问题是:多数钱主要掌控在谁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几个基本问题徐学鹿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关系。所谓宏观调控,是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目标地运用各种手段对社会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及其构成等主要经济活动实施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通俗他说就是政府宏观上对经济的干预。这种干预...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但是劳动力流动的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阻碍,主要是人力资本障碍、就业市场不完善和社会保障缺乏。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对房地产金融市场宏观调控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国家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关注资金链的方式从供给和需求两大方面遏制目前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热的势头,防止房地产泡沫的生成。本文拟从以上两大方面对2004年以来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进行政策和法律上的分析,并就进一步提高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政策效果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