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现代社会,信息交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通信技术作为传输和交换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巨大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以固定通信、GSM等为代表的常规通信早已自成体系,形成规模;以铱星、海事通信为代表的卫星通信弥补了常规通信难以覆盖的区区域:以GPS、北斗、伽利略、格罗纳斯为代表的卫星导航技术开创了位置服务的新领域:集群通信、短波通信、芯片技术、智能终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通信模式同样得以形成并取得长足的发展。现代通信技术呈现出开放、集成、融合、高性能、智能化和移动性的特点,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同时在综合防灾减灾领域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从灾害预警到救灾指挥,从灾情评估到恢复重建,通信技术保障贯穿于防灾、减灾、救灾的各个环节,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特点决定其在综合防灾减灾领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2013年四川芦山“4·20”强烈地震中,多种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新的科研成果的运用成为此次灾后救援的一大亮点。发生重大灾害后,只有第一时间准确地了解受灾情况,才能进行快速有效的救援,最大限度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各种应急通信技术、信息系统成为灾后信息收集、传播、挖掘的有效保障。近日,本刊记者就通信技术及卫星通信系统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我国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等问题专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讯部原副部长杨千里。  相似文献   

3.
周萍 《中国减灾》2013,(17):4-7
在2013年四川芦山"4·20"强烈地震中,多种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新的科研成果的运用成为此次灾后救援的一大亮点。发生重大灾害后,只有第一时间准确地了解受灾情况,才能进行快速有效的救援,最大限度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各种应急通信技术、信息系统成为灾后信息收集、传播、挖掘的有效保障。近日,本刊记者就通信技术及卫星通信系统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我国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等问题专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讯部原副部长杨千里。杨千里长期致力于军事通信教  相似文献   

4.
李大春 《中国减灾》2011,(15):52-53
2010年10月26日至11月15日,由青海、湖南、安徽、山东四省应急管理机关,医疗卫生、水利、气象等部门和单位的21名同志组成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培训团,赴德国进行了为期20天的学习培训。期间,培训团成员对德国的城市应急体系建设、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5.
子荷 《中国减灾》2005,(10):38-39
随着全球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武装减灾救灾工作迫在眉睫.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放眼我国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技术应用,还有很多问题与不足.为了拓展通信技术在减灾工作应用的领域和拓宽减灾工作者的思路,2005年9月20日,由国家减灾中心主办的"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于灾害防御与救援指挥系统业务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6.
张迪 《中国减灾》2013,(12):18-19
在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社区是基本的组织单元,是强化社会对灾害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发挥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为切实加强我国城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依托2013年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专项建设项目开展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社区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7.
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涉及很多关键环节,这些环节的有效运行需要多地区、多部门等主体间协同工作,而协同工作的基础就是防灾减灾信息搜集、分析、共享与集成应用。因此,如何实现多主体间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是防灾减灾应急管理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然而在我国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中,信息共享受阻、业务协同障碍是较为常见的问题,重复建设、信息封闭现象仍然存在,防灾减灾信息管理机制仍然不够顺畅。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大力加强我国防灾减灾信息管理能力建设,实现防灾减灾应急管理政务协同,并积极回应社会对防灾减灾信息公开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张小明 《中国减灾》2013,(17):14-17
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涉及很多关键环节,这些环节的有效运行需要多地区、多部门等主体间协同工作,而协同工作的基础就是防灾减灾信息搜集、分析、共享与集成应用。因此,如何实现多主体间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是防灾减灾应急管理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然而在我国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中,信  相似文献   

9.
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提供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短报文通信四项基本功能服务。其应用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之中,可实现灾情报送网络全覆盖、远程监控救灾人员和车辆设备动态。北斗系统用户终端不仅购置成本低、通信费用低廉,而且还能保障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通信的畅通和安全。  相似文献   

10.
李丽 《中国减灾》2011,(1):61-61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和应急能力建设。经商务部批准,由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和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北京国际减灾应急技术与设备博览会,将于2011年5月8—1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行。第二届展会在首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增加了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为主办单位,体现出国家对减灾领域的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立足于我国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立法现状,通过分析现阶段立法的不足,总结国外先进经验,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法律体系的完善提出一点对策和建议。一、我国防灾减灾救灾立法现状(一)相对综合性立法——《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突发事件应对法》生效,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方面都做了规定。虽然,该法并非专门针对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制定的综合性法律,其制度安排也仅仅是框架性  相似文献   

12.
海洋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海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从为渔民海上捕捞提供服务,拓展到海洋防灾减灾、国家安全、海洋经济发展等多个领域。"十二五"期间,我国现代海洋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海洋气象防灾减灾面临的要求更高、领域更宽,加上服务能力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所以探讨海洋气象防灾减灾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的若干问题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海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从为渔民海上捕捞提供服务,拓展到海洋防灾减灾、国家安全、海洋经济发展等多个领域。“十二五”期间,我国现代海洋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海洋气象防灾减灾面临的要求更高、领域更宽,加上服务能力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所以探讨海洋气象防灾减灾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的若干问题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以无人机为代表的先进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领域,并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打开了"空中之眼"。一旦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在信息中断交通受阻的情况下,无人机可迅速越过高山河流阻隔,通过摄影、摄像或其他遥感手段获取灾情,及时为抢险救灾提供准确信息;同时在人力救援和查灾核灾无法直接介入的情况下,可完成  相似文献   

15.
祝明 《中国减灾》2004,(10):13-13
2004年9月13日 ̄17日,由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主办的“中国减灾科学与技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我国从事防灾减灾科学与技术工作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围绕“中国减灾应急系统及体系”、“重大灾害事件及评估研究”、“灾害及数值模拟研究”、“灾害及减灾救助”、“灾害及应急管理”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通过会议研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我国防灾减灾的任务非常紧迫,安全、减灾和应急工作已经在自然灾害救助、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这一…  相似文献   

16.
2012年8月16日,全国减灾救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全国减灾救灾标准化研讨会,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总工程师张晓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服务业部社会服务业处处长姬二明、民政部人事司科技标准化处处长邹永宏、全国减灾救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和来自国土、住建、水利、农业、林业、地震等领域的标准化专家以及部分防灾减灾产品研制生产企事业单位的30余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会议。会上,民政、国土、住建、水利、农业、林业和地震等七个领域的标准化专家分别介绍了各自领域的防灾减灾标准化现状和标准体系建设情况,有关防灾减灾企事业单位代表介绍了防灾减灾产品的标准化现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专家谈     
<正>在防灾减灾救灾与应急管理领域,有着众多来自国内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多年来,他们聚焦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发挥智力优势、理论优势和实践优势,建真言、谋良策、献实招,在防灾减灾救灾与应急管理事业发展以及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决策支撑作用。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要充分发挥减灾智库的作用,借力智库专家"外脑"、有效提升应急工作软实力、切实发挥  相似文献   

18.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民政、气象、水利、教育、科技等多个政府部门的综合性工作。当前围绕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已有研究成果,多是以防洪抗旱、气象减灾等为主题。如中国水科院减灾所旱灾室主任吕娟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大规模人类活动的增加,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加,灾害损失也呈明显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11月26—28日,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王浩院士率调研组一行6人,对江西省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实施成效、"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建设,以及城市洪涝灾害应对等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江西省和赣州市民政、国土、水利、气象、地震等有关部门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了赣州市福寿沟地下排水系统和市应急救援协会建设情况,对近年来江西省在综合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编制、综合减灾能力体系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等方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0.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民政、气象、水利、教育、科技等多个政府部门的综合性工作。当前围绕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已有研究成果,多是以防洪抗旱、气象减灾等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