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学者对恐怖主义诱因的理论解释大致可分为两个阵营:个性缺陷模式和社会学习模式。社会学习模式和个性缺陷模式从行为主义和社会心理的角度分析了暴力行为(包括恐怖主义行为)的起因,对恐怖主义的动因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也有其局限性。9·11事件后,文明冲突论和全球化理论因其对恐怖主义文化和经济根源的分析以及9·11事件的验证而受到广泛关注。鉴于恐怖主义产生根源的复杂性,我们无法用一两种简约的理论来提供认知恐怖主义的路径。但上述理论有助于我们全面解释和理解恐怖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2.
价值累加理论——集体行动的一种叙事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斯梅尔塞价值累加理论分析集体行动的过程,解释集体行动之所以产生的宏观过程以及个体行动者之所以选择参与的微观过程。综合运用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的一些主流解释框架,在叙事中加入机制分析。  相似文献   

3.
治理理论视角看韩国新村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者对韩国新村运动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注意到了经济发展领域的强制性动员与参与,而没有触及到韩国新村运动真正的成功经验,即该运动在整个推进过程中合理利用治理理论这一“精髓”。本文运用现在社会科学界十分流行的治理原理(又称为共治或网治governance)来解释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上世纪70年代,朴正熙总统为代表的韩国政府正是合理地使用了社会性的网络型治理理论(networks governance)将当时国内所有涉及新村运动的政府部门的公务员(行动者)与民间组织(农民)进行资源的协调和整合,并在该运动中大胆地导入了具有革命性的改革政策,使社会各阶层的构成元之间形成厉害(利益)关系后最终促成了理想性的协作方式,提高了全体社会元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凝聚力,最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韩国新村运动的丰硕成果。本文以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为鉴,积极探索适合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性理论与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4.
作为多维框架的综合性理论呈现,社会运动理论围绕"何以发生、何以演化、何以收场"的生成逻辑衍生出不同理论流派。社会运动的知识传统,在欧美学界大体形成以美国的集体行为、社会运动研究和以西欧的新社会运动研究为主要理论范式。从传统社会运动理论流派及演化来看,主要包括古典的集体行为理论、理性选择理论、资源动员理论、政治过程理论、社会建构理论,等等。从西欧社会运动理论的演进来看,主要基于在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反思和建构基础上生成的一种"后马克思主义"新社会运动理论范式。从社会运动走向新社会运动,美欧两大阵营的研究旨趣、概念命题及框架内容等呈现不同的逻辑进路。  相似文献   

5.
发展社会学是20世纪中期开始兴起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其思想渊源非常悠久,特别是19世纪的经典社会学理论为它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早期的发展社会学理论主要是一种解释理论,用来探讨西方近代以来的社会变迁。它有两种基本的理论解释模型:一是社会进化理论,二是社会转型理论。这两种理论模式经过帕森斯的综合集成,最终演变为当代发展社会学的第一大理论———现代化理论。  相似文献   

6.
地缘政治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然主义模式、空间一权力关系模式到结构主义模式的演变。以结构主义模式为特征的地缘政治理论较好地发挥了对世界政治的解释功能,但对动态的国际关系的解释能力相对不足。因此,地缘政治结构理论建设可以在继续完善以地理区域为单元的传统结构理论的同时,积极思考和探索以行为体为主体的新的地缘政治结构理论,实现结构主义模式中具体解释方法的创新,以加强对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7.
欧洲运动型政党产生和变动的过程,实质是欧洲的社会运动逐渐政党化的过程。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分析和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学习理论对这一变迁过程进行解释,前者可以解释社会运动政党化过程中的动力问题,关注的是转型的结构性原因;后者可以解释社会运动政党化过程中的选择问题,关注的是转型的过程性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解释以下问题:假设民主国家中的族群运动都展现出近似的不满和主张,那么什么因素可以解释运动的差异和变种?尤其是,为何有的运动向暴力化发展,而有的则保持和平状态?并且为何有的表现出了长期的相对稳定性,而其他的则昙花一现?在抗争性政治视野下,我们运用新的动态研究范式来分析族群动员问题。基于此,我们主张根据族群运动的制度化程度来研究族群动员的差异和变种是最好的研究路径。基于深入研究加拿大魁北克讲法语人的运动案例,本文发展了制度性族群民族主义谱系概念,以便更好地解释多样性的动员模式。  相似文献   

9.
生态政治理论是是20世纪60-7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兴的政治思潮.这一理论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反对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为内容,强调人类整体利益和子孙后代利益,提出了一套与传统政治不同的思想观点,对西方政治产生了强烈冲击,对当代世界的发展模式、政治观念、政党结构以及国际关系准则等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16年台湾地区选举中,"时代力量"作为新成立的政党在立法机构中获得五个席次,实现了从街头抗争到议场议事的转变。时代力量是"太阳花学运"的产物,代表了台湾社会的一股声音,其产生和发展值得我们关注。社会运动理论的三大流派分别从政治机会结构、文化框架和组织动员三个维度为分析时代力量提供了合适的理论框架。时代力量的产生和发展基于台湾贫富差距拉大、马英九当局执政满意度降低、"台独"、"反中"情绪的蔓延以及网络媒介的发展这四种因素的交互作用。追踪时代力量的产生和发展,有助于认识时代力量的基本特点及其未来发展所面临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社群主义作为当代西方的主流学说之一,其产生有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政治文化背景。从社会发展来看,贫富分化和新的发展模式的转变使加强人际联合已经成为时代的必须,且与新型知识经济等经济发展模式相应的新社群正在兴起。从政治文化背景来看,社群主义思潮的产生与自由主义鼓吹权利神圣导致美德沦失的时代问题密切相连。从理论前提看,罗尔斯等自由主义的正义论、“新人权运动”或“第三代人权运动”等为社群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启动了政府改革运动。对改革运动产生深远影响的政府改革理论主要包括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和善治理论,这些理论创新为我国目前的社会治理建设中治理思维、治理方式、治理机制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一二九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开展抗战社会动员提供了契机,在运动申逐步形成了由中国共产党引导的,以爱国学生为载体的对平津民众和爱国士兵的初步社会动员。因此,从社会动员的角度来看,一二九运动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以抗战为目的的社会动员的初步启动。这种初步的社会动员。使“抗日救亡”成为凝聚全国民众的政治目标,也播下了抗日的种子,为全面抗战爆发后的社会动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风险社会来临和治理重心下移的背景下,社区动员如何运转起来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议题。行政压力传导式动员、社区情感笼络式动员和精英带动认同式动员三种常见的社区动员模式难以回应现实问题,而系统赋权式动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框架。系统赋权式动员是从“对社区动员”向“由社区动员”转换的产物,由宏观层次的制度赋权、中观层次的团体赋权和微观层次的技术赋权组成。三个层次的赋权相互作用,可促进权力共生和政社合作,共同致力于挖掘和培育社区动员的核心要素,进而形塑动员结构、再造动员组织和优化动员工具。在“参与度-持续性”的高低组合中,不同动员模式的效应得以彰显。相较而言,系统赋权式动员的效应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广大居民持续参与。整体来看,系统赋权式动员形成了以社区为中心的多元参与结构,拓展了社区动员理论,是社区动员的一种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5.
受到中东变局波及的中东国家,尽管结构背景大同小异,但各国爆发的社会运动带来的国内影响却截然不同,如突尼斯和埃及发生了较为平和的变革,而利比亚、叙利亚却爆发了内战。社会运动在不同的国家之所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原因在于抗议者能否形成跨阶层动员以及军队的立场选择。抗议者形成跨阶层动员,是社会运动得以持续并实现规模扩大的前提;在大规模社会运动面前,军队内部是否发生分裂,则决定该国是否爆发内战。就此而言,社会运动演变为内战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形成跨阶层动员,一个是部分军队支持抗议活动或在抗议活动中保持中立。这一分析模式有助于研究者对社会运动是否会演变为内战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指导我们学习和理解社会变迁、国家建立等现象的理论基石。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出现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越来越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思想、阶级意识等理论提出了挑战。拉克劳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思想体现了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发展的新认识,但同时也体现了因为社会背景不同而产生的理论区别。  相似文献   

17.
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到了后工业社会和信息化时代,为克服传统行政模式的弊端,兴起了一场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管理模式来取代传统官僚制模式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管理模式进行简要的阐述,并以其为指导,提出了在我国建立市场化政府、民主化政府、弹性化政府和法治化政府的主张,同时,应当结合我国国情,审慎引入公共管理理论,借鉴经验、摒弃弊端。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的特定阶段--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两种生产理论揭示的人的生产与物的生产的矛盾运动规律才是纵贯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并非马克思的哲学贡献,而是马克思把自己创立的新哲学运用于历史的贡献,即社会科学哲学的贡献,其理论地位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即自然科学哲学相当.作为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的实践唯物主义,才是马克思的哲学新贡献.  相似文献   

19.
社会资本是一个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新解释范式,如何在这一新兴研究领域中进行理论创新,以便对社会现实做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学学科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社会资本培育模式的研究,讨论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资本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交易成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厦西方投资银行的起源与发展,然后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说明了投资银行产生的必然性,并用交易成本理论解释了投资银行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