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课》2009,(7):68-6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规范地方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通知》要求,坚决查处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贿选等违法违纪行为。  相似文献   

2.
民主选举居村民自治四项原则之首,但迄今为止,在我国一些地方村民自治选举环节,普遍存在着选举过场化问题。村民自治选举过场化问题使人们对当地选举产生失望、冷漠乃至敷衍了事的行为,这不仅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精神相悖,也困扰着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与村民自治的良性成长。通过进行个案调查和宏观分析发现,村民自治中选举过场化的根源在于村民选举委员会的产生和组成上,不适当地理解村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并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民选举委员会主任;在村干部候选人的产生环节,由村民直接提名候选入扭曲为村党支部或村干部提名候选人等。若要破解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其次应加强政府主导和外部监督。  相似文献   

3.
本刊编辑部 《先锋队》2011,(19):20-24,1
如何做好新一轮农村"两委"换届工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本刊推出《〈山西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政策问答》,旨在为即将开始的第九届村民委员会选举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资讯     
《先锋队》2013,(18):5
村民可联名提出罢免村委会成员要求民政部印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明确了村民委员会选举程序和场地要求,旨在深入推进以直接选举、公正有序为基本要求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实践。对于农村选举中最典型的贿选、造假等问题,《规程》明确指出,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虚报选举票数等不正  相似文献   

5.
《党员干部之友》2014,(11):16-17
正为做好村(农村社区)党支部委员会(党总支、党委)和第十一届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山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  相似文献   

6.
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它同时直接影响着我镇民主与法治的进程。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霍城县萨尔布拉克镇从2008年1月至4月进行第七次村委会换届工作。本文试图从霍城县萨尔布拉克镇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现状、具体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与思考等四个方面,对辖区民主选举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去年,我省农村按照新修改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依法开展第七届村民委员会选举,选举产生了新的一届村民委员会。从这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出现的问题看,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努力提高村民委员会选举质量,进而推进村民自治,加强农村民主政洽建设,维护农村稳定,仍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肖唐镖  邱新有 《求实》2002,(2):60-62
村选举委员会存在成员代表性不强、产生方式简单、工作独立性不够、工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是造成选举委员会难以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因此 ,村社区自身力量的发育与培植尚须从多方面努力 ,尤其是要调整政府和村社区力量的关系 ,使选举委员会真正成为村内各方面利益的聚合体 ,成为强有力的村民选举工作机构。  相似文献   

9.
柏欣 《揭阳论丛》2006,(4):51-55
村委会选举中的权利救济制度建设,是当前村委会选举立法工作中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面对的重要制度建设课题。本文界定了村民委员会选举中权利侵害行为,分析了村民委员会选举权利救济制度的缺陷,对村民委员会选举权利救济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13,(8):49-49
<正>村"三委"换届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涉及许多复杂、具体的问题。结合以往这方面工作的实际,以下三方面问题需要引起有关方面和工作人员高度重视。一、回避问题1、村民选举委员会是主持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惟一合法机构,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之间不得有近亲属关系。2、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确定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应当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  相似文献   

11.
论村民选举纠纷及其法律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民选举纠纷是指在相关村民选举主体之间发生的,围绕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而进行的村委会及其他相关组织选举过程中的实体性或者程序性问题而产生的争议.村民选举纠纷影响村民选举权利的实现,严重制约村民自治事业的发展.应当分别构建和完善村民选举纠纷的行政权解决机制、司法权解决机制以及立法权解决机制,并加强它们之间的协调,使之形成内在统一的体系,以便推动村民选举纠纷的解决,保障村民选举权利的实现,促进村民自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村民委员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之一,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各地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认真组织开展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选举制度日益完善,选举活动不断规范,农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显著增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得到较大发展,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了贡献.2002年,全国农村许多地方正在或将要进行新一轮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从目前情况看,选举工作总体上是健康有序的,但也有一些地方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思想认识不足、依法办事不力、发扬民主不够等问题,个别地方甚至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为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依法维护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为党的十六大召开创造良好的环境,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作者1997年在福建省实地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深入探讨和分析了农村经济发展程度与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实施之间的关系。调查表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方,村民的收入很低,集体收入也很少,村委会选举的竞争程度就差一些,而村民小组则成为没有实质内容的空壳,无法通过选举产生组长和村民代表;而在经济发达的地方,一方面村民的收入较高,同时村集体收入也不少,村委会选举竞争就较为激烈,而村民小组因为拥有一定的实权也可经由选举产生组长和代表。因此,作者认为,经济发展能够促进竞争性的村委会民主选举,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是搞好村委会民主选举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江淮》2011,(9)
村民选举委员会的组成村民选举委员会由主任和委员共7至11人组成,具体人数由乡(镇)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机构确定。其成员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出缺的应按照原推选结果依次递补,也可以另行推选。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提名为村民委员  相似文献   

15.
新修订的《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福建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法规对选举操作程序的规定更加严格规范了,但实际操作中,在村民选举委员会选举、选民资格认定、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产生、投票、选举违法认定和违法责任等方面,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使之更适应基层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面对村委会选举的新形势、新问题,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村委会选举  相似文献   

17.
要闻要事     
《江淮》2009,(6)
坚决查处村委会选举中贿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首次对贿选的概念作出界定,指出"在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过程中,候选人及其亲  相似文献   

18.
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后,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村级治理中具有领导地位和作用。但是从目前一些地方看,对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主要有两种误识:一种是“代替论”。认为“既然实行村民自治就应该是村民选举的村民委员会说了算,党支部管管自己的党务”就可以了。另一种是“代表论”,  相似文献   

19.
村民选举与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所实行的村民选举与自治制度中的民主性是国家、地方政府与村民三方相互作用的结果。村民选举的实践表明,村民的民主意识、选举热情和参选率与村民的文化素质没有直接关系,而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直接相连。不能忽视的是村民选举中还存在着民主的变形,特别是贿选问题。贿选的背后是巨大的利益支撑,而这巨大利益则来自中国不合理的土地所有制度。因此,不确认农民对于土地的分散的物权,就绝没有村民的自治。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由农民首创,在人民公社解体过程中兴起,在撤社建乡之后大规模发展而来。这一民主政治建设,在兴起之初即被党和政府所充分肯定,并逐步纳入国家法制建设的轨道。宪法赋予了村民委员会应有的法律地位;国家立法与授权立法主体由起草、审议、修改到通过,完成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立法工作;地方立法机构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并结合本地实际,相继制定了试行法实施办法和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完成了实施性的地方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