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西方文明产生以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身体被理性所规定。灵魂和理智被视为最高级的存在,而身体欲望处于最下层。精神就是人的理性,精神规定肉体,肉体的欲望要被禁止。直到19世纪末期,尼采对生命存在的诗意言说才颠覆了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思想的传统。在身体(存在)与灵魂(理性)的关系中,存在是更本源和更基础的,因此不是理性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理性。  相似文献   

2.
尼采如雷贯耳的大名响彻了一个多世纪,尼采哲学的研究也早已经成为世界性显学,但是大多数尼采的阐述者都把目光聚焦在他的“上帝死了”,“重估一切价值”,“权力意志”,“超人”等一系列惊世骇俗的思想上,而忽视了尼采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即他关于“爱的命定”的学说。而笔者认为,这一学说恰恰是万万不能忽视的,因为它正是尼采整个哲学思想的出发点与基石,也是尼采最坚定的信仰,所以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对这一学说作一细致地论述,本篇就专门来阐述尼采关于“爱的命定”的学说。一、爱的命定的基本内涵。在尼采看来,生存是无目的的、无辜的、…  相似文献   

3.
“我将教人以生存的意义:那便是超人。”①尼采,19世纪德国伟大的哲学家,以其清新文字,狂热的思想,拉开了十九世纪末哲学革命的序幕。19世纪正是欧洲文化、思想、政治危机时刻,尼采与传统的德国古典哲学家大相异趣,创建了一种使克尔凯郭尔哲学和叔本华哲学黯然失色的新哲学。在这一新哲学中,超人学说更是尼采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尼采的超人哲学的理解,历来意见分歧。这种分歧,部分地应归因于尼采在阐释其哲学时抑逻辑扬艺术的诗化语言风格所造成的概念模糊不清、表述隐喻多意义以及未曾明确定义,以至于给…  相似文献   

4.
尼采重估一切价值是对西方文明根本性的批判,目的是为了把被苏格拉底和基督教颠倒了的价值重新颠倒过来。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是其"权力意志""超人"等哲学思想建立的前提和基础,"重估一切价值"是尼采哲学的中心任务。其主要内容包括:道德、宗教和科学。对其三个方面的价值的重估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世纪以来的基督教神学,教人怜悯,自我否定,禁欲主义的人生态度,使本来应该充满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进程涂上了一层浓烈的悲观色彩。尼采把批判的目光集中到了基督教的道德观念上,他在承认人生悲剧性的前提下,肯定人生,确立了一种对待人生悲剧性的积极立场,提出了"超人"形象,着眼于解决人生意义的重大课题。尼采的"超人",是具体的人,是超越了传统道德观念束缚、有健全的生命本能和旺盛的强力意志的强者,是一切价值的破坏者,"超人"是人的自我超越。尼采的"超人"学说在哲学上的进步意义是显然的,应加以批判地借鉴。  相似文献   

6.
当代西方"新公共管理"对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威尔逊和吉德诺的政治一行政二分论和以韦伯的科层管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官僚制行政管理理论已很难回答和解决西方各国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日益严重的问题和困难。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近乎刻板、僵化的科层体制失去了在西方公共行政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因此,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行政改革的浪潮。尽管西方各国的政府改革的具体程序不尽相同,但都具有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取向,即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化的  相似文献   

7.
剑桥政治思想史学派从历史的角度阐释西方共和主义思想,成为与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并列的第三种思潮。在剑桥学派政治思想史著述中,波考克对共和主义思想传统的再发现,斯金纳对无支配自由概念的阐释,都关注于西方传统的中心论题并把西方传统与现代传统相等同;邓恩把思想史的研究方向引向西方传统的边缘;而塔利则将现代西方传统视为诸种地方知识之一,认为西方传统普遍化是近五百年帝国主义寻求支配世界的结果,只有通过"再地方化"策略,才能达到对西方式现代性的解构与颠覆。  相似文献   

8.
尼采哲学主要内容有价值重估、权力意志、超人学说三大方面。在这里权力意志论集中体现尼采的主要思想,为其他两个方面打下基础。因此常常说,只有正确把握了权力意志的思想内容,才可以正确的理解尼采的哲学,并能正确剖析尼采哲学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从外国的渊源来说,鲁迅的文化批判、进化论、对人的尊严和自由的尊重等,都受到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思潮与西方尼采哲学等的影响,其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也可在西方现代主义创作中找到来龙去脉。在中国的文化渊源方面,“文以载道”、人和文的一致、反省精神等传统思想在鲁迅创作中多有体现,而鲁迅艺术上的诗化体式、不拘一格的形式以及精警传神的语言等,也无不与中国诗的传统和先秦诸子的散文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尼采通过酒神精神探索传统自在之物的真理,又将自在之物的真理称为谎言,最后通过天才来创造新自在之物的真理,本文通过重新构造尼采早期真理观的内在逻辑而展现了尼采形而上学的实情。  相似文献   

11.
"和"与"争"分别是中西方法治价值选择的基点,不同价值基点的认可,使中西方做出了不同的价值选择.中国传统法重"德治"、"民本"、"无讼"、"等级有序",而西方传统法注重"法治"、"人本"、"正义"以及"人人平等",这最终促使中西方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法律文化,并走上了两条不同的法治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疏解《瓦格纳事件》为纲要,对尼采和瓦格纳的关系进行了一次清理。尼采既把瓦格纳看作"颓废"的病人,还把他看作是席卷整个西方的"颓废"疾病之征兆;为了疗治"颓废"疾病,瓦格纳向基督教的"爱"与"拯救"寻求药方,尼采对此大加攻伐,认为其结果势必毁灭"高贵"的艺术和音乐;与之相应,尼采以自己摆脱"颓废"的经历为例,认为在古典的"高贵"和"残酷"中还有另一种"拯救"。  相似文献   

13.
根据尼采的谱系学思想,本文全面分析研究了尼采的强力、强力意志以及超人等思想的内在关系,指出了人的生命才是尼采哲学的基础。而这种生命并不是人的本能而是人的强力意志,从而说明了尼采哲学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分析了尼采提出上帝之死这一虚无主义命题的存在论意义和目的。这种意义就在于,尼采哲学既是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又是现代哲学的开端。其目的就在于,他为人类社会和人的生活意义重新确立了一套标准和原则,并指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一种方向。按照尼采的思想,未来哲学的基本任务就是价值世界的重新建立。而这又是现代哲学的中心问题之所在。因此,本文认为,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才是尼采哲学真正的意义与使命所在。  相似文献   

14.
哲学的表达方式 ,对于哲学的创新和发展有着至为重要的意义。中、西哲学对此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传统哲学的表达方式是明晰不足而暗示无穷 ,具有浓郁的诗化特征 ;而西方传统哲学则是注重逻辑的推演而在表达方式上拒斥诗性。现代西方哲学的出现 ,以尼采和海德格尔为代表 ,自觉探索哲学诗化的理路 ,并使其影响扩展到 2 0世纪现代、后现代哲学发展的整体过程 ,从而引起西方哲学在表达方式上的更新。参照中国传统哲学的表达方式和现代西方哲学诗化的经验 ,在中国当代哲学的表征方式上进行创新 ,是哲学发展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15.
《桑尼的布鲁斯》是一篇关于种族意识觉醒的短篇小说。两位主人公分别代表了日神和酒神的形象。拥有"教师"这个神圣职业的哥哥与日神形象密不可分,而对爵士乐情有独钟的弟弟桑尼,又与酒神形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兄弟关系从疏远到和解,象征着种族矛盾的逐渐缓和,也预示着尼采关于希腊悲剧的阐释——通过日神酒神的结合,希腊悲剧得以复活。此外,兄弟关系的变化从深层意义上印证了尼采对于柏拉图以降的西方哲学史的思辨。  相似文献   

16.
春秋时代和希腊时代分别是中国和西方文化的"轴心时代",这两个时代基本奠定了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主题.这个时代中、西方的思想家对人类政治世界的思考方式不同,这究竟是历史的偶然因素造成还是必然结果还有待探讨.与中国相比,西方的政治哲学更具理性精神,而中国的政治哲学则具有强烈的伦理特征.它更多关注人世的事情.本文论述了这二者的特征,重点论述了近现代以来中国传统伦理本位的政治哲学在遇到西方充满理性精神的政治哲学的挑战时,表现出来的主动接纳意愿和强烈的求变心态,分析了这种回应失误的地方,阐述了西方政治哲学的普适价值观念应该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并关照中国的现实.  相似文献   

17.
有人对"以德治国"提法不理解,一是与我国于19世纪末开始的思想界为救亡图存而进行文化反思所形成的西方文化高于中国文化的思潮有关,二是与我们在如何评价和对待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方面存在某种程度的偏差有关,三是与我们前些年在关于法治和德治关系方面的一些不适当研究和宣传有关.正确理解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这个重要论断,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精华,跳出传统政治文化"无用论"或"糟粕论"的误区;必须正确理解西方法律文化的精神内涵,跳出西方文化标准论的误区;必须正确总结我国20年来依法治国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摆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跳出法治"最高"论和"法治崇拜"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世界转型的起点是世界经济格局及西方与非西方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前所未有的大转型.即从现在起到2025年前后的大约20年左右,将是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决定性变化、非西方国家力量及其国际影响开始赶上、甚至超过西方世界的转型时期.国际经济力量对比的转型必然促使国际体系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颠覆了西方与非西方这两大集团历时500年之久的力量格局和关系模式.21世纪世界转型不仅涉及国际体系转型,也将涉及世界事务,包括高位政治、低位政治、生产与消费、文化与生活、经济与安全等方方面面.21世纪的世界转型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中国应适应大趋势,捕捉先机,搭转型的顺风车,在世界转型中顺势崛起.  相似文献   

19.
"新公共管理"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的浪潮(在转轨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同样的改革趋势).而走向一种"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成为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最基本趋势.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围绕"新公共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探讨,本文作者对这一讨论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我国侦探小说在经历了西方模式、前苏联模式之后,新时期的侦探小说无论在题材的选取上还是艺术的技巧乃至叙事的策略上都突破了过去那种创作主体意识狭窄、模式单一的状态,各自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共同形成侦探小说文本的多元共存局面而真正进入反模式时期。叙事结构的复线行进、两种叙述角度的同时采用、侦探过程弱化、人物心理探微以及结尾的违反常情等超越传统的玄学侦探小说,颠覆了常规侦探小说的许多或全部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