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瑞峰 《世纪风采》2008,(12):36-38
1921年中国共产党刚成立时,中国共产党总书记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就中共是否接受共产国际津贴等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乘船到达上海,之后马林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代理书记李达和李汉俊取得了联系,在李达、李汉俊代表陈独秀向马林汇报工作后,  相似文献   

2.
论中共“一大”会议的发起筹备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共“一大”会议的发起筹备问题,过去学术界普遍认为,马林来华之前国内没有召开“一大”的动议和筹备活动,所以“一大”的召开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提议有关。近来有部分学者认为“一大”之前召开过“三月代表会议”的筹备会议。对所谓的“三月代表会议”,笔者曾做过考证,证明它“并非是由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选派代表召开的会议,而是指1921年3月陈独秀于广州首先发起并进行的、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内肃清无政府主义的活动。”不过,即使是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也不否认是马林提出了建党的动议。如有学者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人的到来,加速了建党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第一  相似文献   

3.
苏杭 《党的文献》2013,(1):79-83,118
中共二大是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必然结果,是党的历史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中共二大前,陈独秀坚决反对马林关于国共两党进行“党内合作”的提议.但在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启发和推动下,以及考虑到国内形势的变化,陈独秀对国民党的态度发生转变,向国民党表现出了合作诚意,并在中共二大上规定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原则和实施计划.虽然中共还没有接受马林“党内合作”的主张,但毕竟在联合国民党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中共二大确定同国民党实行合作的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4.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围绕中共是否接受共产国际经费援助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陈独秀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拒绝经费援助,而马林在中共服从共产国际领导的前提下,坚持提供经费援助,最终经费援助问题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得以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5.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围绕中共是否接受共产国际经费援助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陈独秀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拒绝经费援助,马林在中共服从共产国际领导的前提下坚持提供经费援助,最终经费援助问题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6.
中共二大:陈独秀应对马林和共产国际的一次紧急会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洪 《党的文献》2012,(1):80-86
为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加入中国旧民党的主张,陈独秀趁乌林回莫斯科之时,紧急召开中共二大,以致代表未经正式推选,各地代表不均衡,代表人数少,起草文件仓促,共产国际代表未能出席。这次大会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共联合战线的宣言,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独试性,明确了两党只能进行党外合作,并通过了党的纲领,区别了国共两党不同的宗旨等,均是反驳马林关于国共两党党内合作的提议。马林在得到共产国际支持后,出席了两湖会议,迫使陈独秀等放弃了二大的原定政策。同时,共产国际作出“指令”,对中共二大采取了否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围绕中共是否接受共产国际经费援助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陈独秀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拒绝经费援助,马林在中共服从共产国际领导的前提下坚持提供经费援助,最终经费援助问题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8.
郑瑞峰 《党课》2012,(8):102-106
1921年中国共产党刚成立时,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就中共是否接受共产国际津贴等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缘由 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乘船到达上海,之后马林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代理书记李达和李汉俊取得了联系,在李达、李汉俊代表陈独秀向马林汇报工作后,双方谈到中国共产党是否加入共产国际并接受共产国际经济资助以开展党的工作等问题时。  相似文献   

9.
今年12月,是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李汉俊牺牲80周年纪念。李汉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具有十分重要影响的人物,曾被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誉为中共党内“最有理论修养的同志”。如果说在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上,历来有“南陈(独秀)北李(大钊)”之说,那么说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史中,由于李汉俊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合作,推动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毫不过分的。李汉俊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马林本名亨德立克斯·斯内夫利特(Hendricus-SneeV-liet),1883年5月13日,出生于荷兰鹿特丹。1921年6月至1923年10月,马林为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正式使者,促成了“一大”的召开,帮助中国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又提出国共两党的合作政策,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可以说,马林对中国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就在此期间,马林曾经和中共创始人陈独秀发生了两次误会和摩擦。  相似文献   

11.
杨飞  赵伟 《党史纵览》2012,(2):49-52
得益于担任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翻译的历史机缘.张太雷与陈独秀相识,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的成立:稍后则是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正式诞生,当首任总书记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发生矛盾时.张太雷四处奔走,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一大”召开时,有两名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了大会。马林的活动已有大量记载,而尼克尔斯基参加中共“一大”工作的情况,则在过去很少提到。1957年栖梧老人(即包惠僧)发表了他著名的回忆文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见闻》。在这篇回忆录中,  相似文献   

13.
三、中共“一大”会场遭巡捕房搜查,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但也存在马林身份暴露及日本警方情报等客观因素中共“一大”会场突遭巡捕房搜查,对这段史实迄今有几种说法:一说是由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身份已经暴露,从而遭到巡捕房搜查"#!;一说是当时日本警方已经得到共产主义组织要在上海开会的情报,因此引起上海租界当局的高度警觉;!$#一说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笔者分析有关史料,认为中共“一大”会场遭到巡捕房搜查,确实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但也不能否认马林身份已经暴露及日本警方的情报等客观因素。现将有关史料汇总整理表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下成立的,在党的七大之前,召开党的代表大会一般都有共产国际代表参加。唯独党的二大,既没有邀请也没有等候共产国际派人参加。原因何在呢?早在1921年,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倡导下,党的一大于当年7月23日在上海秘密召开。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和陈独秀影响非常大,有"南陈北李"之说,李大钊在北京、陈独秀在上海分别建立了共产主义组织,但是这两位最有影响的人物却未参加党的  相似文献   

15.
李恩侠 《党史文汇》2011,(10):60-63
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成立后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因此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代表大会中,有几次是有共产国际代表参加的。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1919年3月成立,1943年5月解散。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共产国际派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参加。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党的“三大”,马林再次参加。共产国际的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1925年1月召开的党的“四大”。  相似文献   

16.
最近 ,笔者看到朱泽春《略论谁是中共“一大”会议的发起建议者》一文② ,该文一方面同意笔者关于中共“一大”会议不可能是马林发起建议的结论 ,一方面又突然提出中共“一大”是由尼科尔斯基建议召开的观点。对此 ,笔者有不同看法。一、中共“一大”会议的发起者不可能是尼科尔斯基有关尼科尔斯基的生平资料很少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尼科尔斯基是以红色工会国际的代表身份参加中共“一大”的。不过 ,现在已有学者证实尼科尔斯基应是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的代表。③朱泽春同志的文章因为笔者否定了马林建议召开中共“一大”的可能性 ,所以根据党…  相似文献   

17.
正1921年中共诞生时,全国只有党员50多人,还不是一个群众性的党。1922年底,共产国际向中共提出了建立"群众性共产党"的建党目标。但是,这一建党目标遭到了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的坚决反对。1924年初,共产国际指派维经斯基替换马林为驻中国代表。1923年5月,共产国际给中共三大的指示正是由维经斯基起草的。该指示指出:"巩固共产党,使其成为群众  相似文献   

18.
一、共产国际放弃了中共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共产国际重视国民党,轻视共产党。对中国资产阶级、国民党和蒋介石、汪精卫、冯玉祥等的革命性估计过高,而对中国工人阶级、农民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作用估计不足,实质是反对中共对革命的领导。 共产国际要求中共帮助国民党“成功一个民众党”。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来华向孙中山建议:改组国民党,联合社会各阶级,尤其是工农大众;创办军官学校,为建立革命武装打基础;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他还说:“中国的真正革命者的首要职务,就是实现国民革命”,因此必须宣传、引导农民、  相似文献   

19.
中共二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几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唯一没有共产国际代表出席的会议。中共二大并不是如某些学者所言,是陈独秀应对马林和共产国际的一次紧急会议,因为会议的举行本就是在中共计划之内的。中共二大也不是陈独秀带领年幼的中国共产党试图摆脱共产国际命令的一次尝试,恰恰相反,中共二大是一次积极贯彻共产国际重要指示精神的会议。会议不但充分吸收了共产国际二大决议和列宁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从而制定了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民主革命纲领,作出了联合其他党派和加入共产国际的重要决定,而且会议的经费也是由共产国际提供的。  相似文献   

20.
中共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创立后,共产国际以派代表的方式,来华领导中共开展工作首任代表是马林,马林在中国工作两年多,在帮助中共创立、促进国共合作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是值得中国共产党人永远怀念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