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很多上访者存在一些不良心态,引发了一些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因此,消除上访者不良心态迫在眉睫.本文认为,相关部门切实解决问题,加强制度建设,畅通信访渠道,引导上访者依法理性上访是消除上访者不良心态的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2.
涉诉(或涉法)信访是信访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涉诉信访节节攀升,究其原因既可以从社会体制.也可以从司法机关、上访者自身找到原因。涉诉上访是民意上达以求解决矛盾的渠道之一,对中国的社会建设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能说其在今天一点存在价值也没有,但其制度缺陷及给中国法治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完善涉诉信访处理机制应分别从社会体制(如何规范信访的司法监督)、司法机关(如何畅通申诉渠道完善法院接访功能实现自我监督)及上访者本身(引导与规制涉诉信访行为)分别找出解决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信访者又称上访者,有人称"刁民"."刁民"不是法学意义上的权利主体,是对于部分上访者充满感情色彩的歧视性称呼.本文指出公民上访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项权利,不应当因为其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权而被称歧称"刁民",这种称呼本身就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公民上访表明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是社会民主法制状况良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昆纪信 《中国监察》2011,(18):33-33
今年以来,江苏省昆山市纪委、监察局把心理咨询引入信访工作,依托三级信访网络设立心理咨询室,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使上访者“坐得下、听得进、解得开”,增强了信访接待、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层信访中的调解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访制度的实际功能在近年来一直备受争议,批评意见主要来自信访的“人治”属性对我国的法治建设造成阻碍,大量的越级访、进京访对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造成冲击,并且导致上下级政府之间不信任等等。但是,这些反对观点往往只通过对进京上访者的调查而得出,却忽略了信访工作中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基层信访的运作状况。在对临潼区23个乡镇、街办的信访案件进行收集和简要分析后,我们发现,上访者中很大一部分是农民,信访事由中最多的也是土地与农村问题。  相似文献   

6.
小银子 《江淮法治》2007,(4S):58-59
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对上访者“截访”不但花费巨大,还造成了矛盾的积累。对信访,不是“截”而是“护”,不是“堵”而是“疏”,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信访案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程序不到位;急于求成忽视法律,导致上访者步步紧逼;推托塞责,全局意识不强,扩大矛盾事态;立案缺乏辨析、办案程序缺乏,法律文书失准等引发信访。本文针对以上因素,认为信访部门工作人员应做到:强化培训教育,增强工作责任心;严格依法行政,健全内控监督;规范受案范围,统一立案标准;完善办案程序,规范法律文书;正视历史现实,树立有错必究勇气,力争和谐、平稳解决信访案件。  相似文献   

8.
背景:2007年3月,社科院发布的对于新《信访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实施两周年来的评估报告显示,有71.05%的人认为,新《信访条例》实施以来,地方各级政府对上访人的打击迫害更为严重;有63.9%的人表示曾因上访被关押或拘留;有18.8%的人表示曾因上访被劳教或判刑。这些信访群众进京上访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中央对他们因上访遭受打击迫害给个说法。这是社科院课题组进驻上访村,对560名上访者进行了历时一个月的问卷调查得到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警方大接访     
2005,于千百万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上访者而言,可谓不同寻常。先有5月1日,修改后的《信访条例》实施;后有5月18日警方将一扇扇大门打开,迎接上访民众,并掷地有声地给出了“人人受到局长接待,件件得到依法处理”的承诺。8月18日上午,当各省市的公安厅长像广西公安厅厅长陆炳华一样和上访者面对面坐在一起的时候,公安开门“大接访”进入第三阶段。近几年来,社会转型加速,利益冲突加剧,社会矛盾激发,一个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形成了汹涌的信访洪峰。面对上访“洪峰”,很多机构很多人很长时间在“堵”,警方像大禹治水一般“疏”,是冒险还是革命?…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以来,我共接待来访群众46批142人次,每送走一批上访者,我都总结反思,既有为上访者解开心结,提供帮助,让上访者满意而归的成就感,也有看着上访者失望离去的自责和惆怅.在此,选取几个接访的片断,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1.
读《法制日报》3月29日《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大有作为》一文之后,笔者认为:律师参与政府的信访工作,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因信访给政府工作带来的压力,实现社会的稳定。但同时,如果仅仅有律师参与政府的信访工作而无律师对上访者的法律援助,是否会影响到信访人正当权利的实现,并且对律师行业本身带来负面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弄清20多年前获赠的"奥运金罐"是真是假,奥运冠军庄晓岩一直在讨说法,即便是在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金罐门"案作出终审宣判以后。有媒体报道,2013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领导出面接见了庄晓岩,她表示"感受到这是一片真心",有关金罐案的信访才告一段落。从奥运冠军到诉讼者、上访者,庄晓岩经历了怎样的"金罐门"?  相似文献   

13.
万新 《法治与社会》2006,(10):28-30
信访部门是专门为党委、政府排忧,为民解难的机构,信访干部在上访者眼里,是最亲民、恤民,最清廉、正直的官员,谁会想到这里面竟有骗子?广西北海市信访局的主任科员韦克强,就是利用信访干部的“公信力”,在近三年的时间里,骗取20多名上访人员及其他需要社会关怀的人一笔笔血汗钱达46万元。 2006年6月5日,北海市中级法院以诈骗罪判处韦克强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责令其退赔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共计37.89万元。  相似文献   

14.
信访工作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不可忽视的、涉及全局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如何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解决群众纠纷,遏制越级上访?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检察机关控告申诉部门办信接访的工作实践,认为建立联席信访机制不失为一项有效举措。1.建立联席信访机制是客观需要。上访者大多属弱势群体,农民、下岗职工、退休干部职工等较多,法律知识不足,遇到问题虽说懂得要找评理的地方,但对于所要解决问题属哪个政府机关管辖,应向哪个政府部门控告申诉,通常并不了解。因此,往往采取“遍地开花”和“持久战”的策略,带着一式多份的相同信件,分别到党委信…  相似文献   

15.
走进山西省新绛县纪委信访室,一幅醒目的“善待百姓”条幅映入眼帘。这4个字,是纪委书记李峰对全体纪检监察干部的要求和期望。3年来,新绛县纪委、监委不论是接待群众来访,还是查办案件都以此为铭,忠实地履行职责,受到全县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倾听民声信访接待室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新绛县纪委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首先为信访室开通了信访专线电话,配备了热水器、沙发、茶几。工作人员全天值班,热情接待每一位上访者,进门一杯热水,出门一声“走好”。他们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逐件记录,快查快处。同时,实行案件查处…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视野下信访制度的变革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访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意见表这方式,是我国公民参政议政的特殊途径,对我国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信访制度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近年来不断出现的"信访洪峰"对信访制度的存在价值提出了挑战.笔者认为,信访制度仍有存在的合法性及合理性,改革信访制度的关键是推进司法制度的改革,同时应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尤其是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信访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矛盾诉求形式,而涉检信访则是集中反映了司法机关执法过程中的一些突出矛盾.目前,涉检信访反映出来的问题广泛而复杂,而伴随着涉检信访问题的是违法信访行为,如重复信访、越级访、缠访、闹访等,严重干扰了检察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如何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妥善解决涉检信访诉求,化解矛盾纠纷,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检察机关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笔者对涉检信访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解决涉检信访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信访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矛盾诉求形式,而涉检信访则是集中反映了司法机关执法过程中的一些突出矛盾.目前,涉检信访反映出来的问题广泛而复杂,而伴随着涉检信访问题的是违法信访行为,如重复信访、越级访、缠访、闹访等,严重干扰了检察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如何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妥善解决涉检信访诉求,化解矛盾纠纷,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检察机关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笔者对涉检信访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解决涉检信访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以来,我共接待来访群众46批142人次,每送走一批上访者,我都总结反思,既有为上访者解开心结,提供帮助,让上访者满意而归的成就感。也有看着上访者失望离去的自责和惆怅。在此,选取几个接访的片断,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上访者等于精神病,这是个别地方政府的逻辑.不想群众上交矛盾,就要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捂"和"堵"只会使上访问题愈来愈严重.上访本身并不可怕,关键的是如何依法对待上访,如何对待上访中反映出的问题.本文以"上访者被强送精神病医院"为例,分析其中反映出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