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部崛起意义重大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11月27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提出,“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这表明在中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后,中央开始更多地考虑中部地区加快发展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发展战略。但由于东西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经济技术差距和空间距离,要形成我国经济区域总体布局的均衡态势和完整结构,惟有中部能成为坚实的支撑点。因此,中部崛起是我国经济发…  相似文献   

2.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产业集群,促进中部崛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部地区成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值得中部地区借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产业集群,不仅能够促进中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增长,而且能够增强中部地区的产业竞争力,更快地促进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3.
文化生产力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促进中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发挥文化生产力的积极作用。中部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构成文化生产力的基础,也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几年中部地区文化产业有很大发展,逐渐形成区域经济新的重要的增长点;中部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创新可以大大激发文化生产力,为中部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当前进一步挖掘和培育中部地区的文化生产力,应从手段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思路创新着手。  相似文献   

4.
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中,中部地区应立足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塑造区域形象,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从而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薛振忠 《新东方》2009,(12):26-28
进入新世纪以来,海南省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滨海地区的经济建设及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海南岛中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拖累了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及质量。面对生态保护的历史责任,海南中部地区的经济如何发展?笔者围绕两者的关系和加快海南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试作探析。  相似文献   

6.
"中部崛起不需要‘落后的增长’,因为它会严重制约中部现代产业的发展,困扰中部崛起。"近日,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刘茂松教授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由于中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的程度相当高,是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因此,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是  相似文献   

7.
传统行业在中国中部地区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沿海经济结构升级的条件下,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可以发挥中部地区传统行业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促进中部地区传统行业融入世界经济体季的进程,提高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国际化进程。本文指出中部地区必须重视传统产业的发展,中部传统产业的发展可以采用产业链的延伸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武汉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是中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在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指引下,武汉如何发挥国家老工业基地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构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对武汉构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的背景、优势、目标、路径选择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0-2010年相关数据分析,中部地区是人口净流出区域。分析其经济增长变动情况及特点,发现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运用有效劳动模型分析中部地区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现省外流入人口的贡献率很小;通过与北京、上海、广东比较,得出中部地区净流出的不仅仅是人口,而且是财富。因此,要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必须防止人口过度外流,并吸引人口流入特别是外流人口回流。  相似文献   

10.
蔡思复 《理论月刊》2001,(11):56-57
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来的宏观数据的深入分析显示:从投资效益讲,中部地区投资效益最好,西部地区投资效益次之,而东部地区投资效益下降;从投资乘数讲,东部地区投资乘数最大,中部地区投资乘数正接近于东部地区而是西部地区投资乘数的2倍。比较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开发西部、建设中部、调整东部”时期。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高度重视中部地区建设投资。位于中部地区的湖北,具有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所决定的市场优势,我们要把市场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湖北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肖静尧 《桂海论丛》2005,21(5):27-29
近年来,为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水平,国家和地方均出台了多项政策或措施,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体制改革长期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财政资源贫乏;人才稀缺等,已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秦宏毅 《桂海论丛》2007,23(1):81-8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调整根据地的土地政策平衡了农村各阶级的利益,通过保存富农经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在政治上构筑了党在农村的统一战线,这为动员和争取农村一切积极因素去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目标、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保持农业生产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巴西开发不发达地区的重要举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开发不发达地区的问题上,巴西采取了诸如积极扩大筹措资金和投资的管道,坚持交通问题须先行的原则,实行移民垦殖的优惠政策,通过用发展工业的方式来带动后进地区农业的开发,积极寻求合资项目,加快后进地区的发展步伐,为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转移而做出迁都举措,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等重要措施,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可资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4.
彭琳 《青年论坛》2014,(3):120-125
近年来,我国对于"三农"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在完善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国农村地区基本上形成了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组织,这一金融体系对"三农"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支持作用。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民日益增长的贷款需求与金融机构追求效益偏好之间的矛盾,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不足,资金短缺仍然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One of the greatest challenges facing China today is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ability to ensure that policies are implemented effectively at the local level, particularly policies that seek to make China's economic growth model more sustainable. These policies face resistance from local authorities and enterprises that benefit from the status quo. This raises a key research question: why do some provinces more fully implement these central policies? We argue the extent of local implementation is best conceptualized as a rational balance betwee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centives: localities with regulatory autonomy, low regulatory capacity and alternative interests will not fully implement policies that are at odds with local economic imperatives. By examining a critical case of central policy implementation—industrial energy intensity reduction in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that, regardless of industrial makeup or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vinces that have greater regulatory autonomy for noncompliance coupled with alternative economic interests do not, on average, perform as well. Using a nested analysis approach this study illustrates this argument with both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original case study evidence from fieldwork interviews.  相似文献   

16.
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日本,"高龄女性贫困"的倾向日渐凸显。究其政策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优先对经济发展投资,将育儿养老等再生产领域的社会支出压缩到最低限度。由此形成的男性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从事有酬劳动、女性承担再生产领域的家务劳动从事无酬劳动的格局,虽然使日本创造了快速经济发展的奇迹,但其代价是牺牲了一代女性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权利与机遇,并引发了当前的"高龄女性贫困"问题。近年来,日本注重探索家务劳动再分配政策路径,通过推进男女机会平等政策改革,提高家庭福利水平,改善女性劳动环境,防止"高龄女性贫困"问题继续蔓延。  相似文献   

17.
陈浩天 《桂海论丛》2011,27(5):54-58
村民自治是贯穿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逻辑。首先,公共政策制定是村民自治的运行基础,村民自治为公共政策执行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其次,农村经济发展与基层民主运行互为因果,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结构变迁并有助于民主价值观的形成。再次,公共政策执行与政治参与的适应程度是决定农村政治稳定的关键诱因,其不仅推动了民主的发育成长,而且维持了整个基层农村经济的繁荣,为民主的发育提供充分的空间,保障了基层政府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火车头和领头雁,也是民族地区团结稳定、长治久安的稳定器和主心骨,在民族地区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带动力和影响力。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并构建了相应的政策体系。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出台了诸多有关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政策,这些政策涉及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体制、经费、教师、质量等四个方面,体现了科学性、时代性、创新性、战略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提到了战略高度,在重视城乡融合的基础上推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除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返乡就业外,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还必须调动农村现有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中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已经使流动人口与留守人口现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留守人口相对减少相辅相成。农村留守妇女在总体数量上已经大大减少,留守地也从农村转向乡镇乃至县城。概言之,现阶段的农村留守妇女是经过长期市场和政策筛选后的"剩余"群体,她们面临着更为沉重的照料负担、更为严峻的婚姻危机和更难启齿的疾病困扰。农村留守妇女的这些新特点和突出问题需要得到政府更有的放矢的关注和干预,使她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相似文献   

20.
区域发展差距在中国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区域发展差距过大会威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统一。经济全球化既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加大了我国国内地区发展的差距。由于国际环境中存在分裂势力,经济全球化也给我国的政治稳定和国家统一带来威胁。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缩小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同时强化中央对边远民族地区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