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平视     
平视,应该说是一种极好的交友、处世与认识事物的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只有少数人能用这种具有生存智慧的眼光看待事物和认识自己与他人,因此也就只有少数人能达到人生目标而不留下悔恨。可以说,能做到平视的人,才能交真正的朋友,才能正确认识事物,才能做到荣辱不惊,才能永远充满活力地工作和生活 仰视,是一件很紧张的事。由于敬仰一个人而去结交他,必定心中紧张、慌乱而六神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领导干部,负有重要的律人之责,但律人必须先律己。领导干部能否有所作为、成就事业,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他的律人之术,而是取决于他的律己之功。对领导干部来说,自律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能力。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具有严格自律精神和自律能力的人。无数事实证明,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了自己,就能无往而不胜。领导干部要把严以律己的着力点放在"六慎"上。一要慎独。自古以来,在修身做人的操守之中,最  相似文献   

3.
焦国成 《求贤》2011,(4):29-29
人生如白驹过隙.怎样让有限人生散发出无限魅力?那就要学会规划人生、思考人生.了解和思考自己想要什么7这样才不会成为生活的“奴隶”。心理学认为,自信的基础是个人维持主观幸福感的能力.也就是个人愉悦自我情绪的能力。真正自信的人.既能接受自己.也能接受他人。不会因为担心别人高于自己而嫉妒.也不会因为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而报复。我们可从十个方面来培养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风青杨 《党课》2012,(8):69-71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才是真正有思想的人。因为内心强大,才表明他对这个世界、对社会、对人生,已经有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看法。当一个人内心里真正稳固的东西多了,他就强大了。相反,如果一个人信念中内核的东西经常被改变,那么,他对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就会毫无主见。信念内核就是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你怎样看待这个世界?你怎样认识人生?  相似文献   

5.
叔本华被认为是悲观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和无聊的,要想摆脱痛苦就要走禁欲之路。然而叔本华在其晚年之作《人生的智慧》一书中抛却了唯意志论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从社会世俗的角度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等,来论述人生的幸福其实源自于个人本身,唯有认清自我,看淡一切身外之物,达到精神上的富足,同时能够正确地看待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的定位,那么幸福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此外,叔本华认为幸福是有限的,幸福只能是消极意义的。但本文却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新角度对其进行解读,人生之所以痛苦,正是因为人有无穷的欲望和由欲望所引起的纷争,所以如果针对自我的欲望做到欲求不多,摆正好自己的心态,学会知足,不在无止境的欲望中迷失自我,那么就可以拥有幸福的人生。  相似文献   

6.
郑伟 《理论学刊》2006,1(7):29-33
绝望是克尔凯郭尔后期哲学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从绝望与自我的关系出发,认为绝望是自我与上帝之间的一种错误关系,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他把绝望分为“绝望地不想要是自己”和“绝望地想要是自己”两种基本类型。在他看来,每个人都生活在绝望之中,对上帝的信仰是摆脱绝望的惟一途径。  相似文献   

7.
好生活问题是哲学和日常生活的经典问题之一,是人类追求的目的。人人都追求好生活,但不是所有能让一个人生活得好的都属于好生活的范畴。一个人的好生活是由具有目的意义的好事情组成的,它是一个人人生重大需求得到实现、生存和发展达到某种完满时,对自己的总体生活所做的满意的评价。因此,评定一种生活是否是好生活,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看:从主观上看,好生活是主体对生活的肯定评价;从客观上看,好生活是对实际生存境遇做出的肯定评价。  相似文献   

8.
小小鑫 《党课》2012,(14):76-76
适意,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追求,它是一种生活艺术、一种人生境界。每一个人,自出生便拥有设计自己人生的权利,但你是否为自己的适意人生做主了呢?  相似文献   

9.
一个贪官锒铛入狱后,在反思中写下这样一句话:“你是谁?你为什么到这里来?你将走向何处?”这类拷问灵魂式的自我剖析、自问自责似乎是一件痛苦的事,但这种痛苦的自审内省或许是精神成熟的征兆,是走向清醒的标志。一个人,尽管不可能洞观自己的将来,预知自己将会成为怎样的人,然而却能凭借这种检视自我的“清醒”,去观照以往自己的生命轨迹,从而明了此刻自己为什么会站在这里,成为现在这样一个人。常言道:“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而芸芸众生能够真正做到“自知”且“自胜”的却为数不多。有些人,知人的智慧特别发达,而自知的能力却异常欠缺。知…  相似文献   

10.
德性,是人节制自己本性的欲望,把天然的情感自觉地扩展到社会,建立一个真正富有人性的世界的道德人格。它是人的一种自觉自由的智慧实践。之所以称其为“智慧”,是因为德性与人生成功息息相关。两千年来,我国古代一直把德性作为导引人生成功、升华人生境界的理想阶梯。小德引导小成功,大德则导引大成功。学校德育工作只有把道德、人格培养与人生成功策略相结合,把德性植人生命,才能真正展现德育的魅力,塑造高贵的人性,造就孩子光辉的人生。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要义     
法国作家马尔罗说:生命是一种材料,问题在于要知道用这种材料做出什么。生命的要义要靠自己去挖掘和领悟,人生的方向要由自己去找寻和把握。一个人的心智是否成熟,生命力是否顽强,首先是要看他对生命及其人生意义是否有正确、清醒的认识,是否能清醒地认识自身,理智地把握生命。  相似文献   

12.
正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不能坐而论道,必须不断磨砺。要认真实践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做到"十慎"。慎独。是指一个人独居时仍能谨慎自律,严格要求自己。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自我规范和约束,切实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慎微。就是审慎于细微而能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握好自  相似文献   

13.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云:“君子安贫,达人知命?”一个人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人生,保持平常心是关键所在。何为平常心?即“布衣之态,宁可清贫自在,不求浊富多忧。”这既是一种生存智慧,一种战胜自我的豁达和大度,又是一种拒绝庸俗的超脱和清醒,更是一种为人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14.
智慧成就人生。智慧的人生是有砥砺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完美的人生。党员干部讲智慧也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员干部要以自我的坦荡襟怀、浩然正气,做高风亮节、光明磊落、富于智慧的人。  相似文献   

15.
高正堂 《先锋队》2011,(4):30-30
智慧成就人生。智慧的人生是有砥砺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完美的人生。党员干部讲智慧也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员干部要以自我的坦荡襟怀、浩然正气,做高风亮节、光明磊落、富于智慧的人。  相似文献   

16.
看淡名利     
同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愁眉不展,有的人却常常笑容满面?在我看来,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名利是否看重。对此,我谈点想法,与朋友们探讨、共勉。实无意于标榜自己的超凡脱俗,亦不敢为谁指点迷津。 带着悲观情绪于人生之旅行走的人,往往与他的私欲炽盛有一定关系。人之私欲,笼统地说无非是名利二字。名者虚荣心,利者利禄心。一个人倘若满脑袋只想着利禄虚荣,那么他一定会感觉到人世间遍地荆棘充满了痛苦。因为名也好,利也罢,是无休无止的。没有的时候,渴望得到;得到了以后,则希望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好名之人必为虚名所苦,重利之人必为贪利所困,这也可以算是一个规律。如此看来,私欲炽盛的人时时叹息活着真累,感慨人生是个苦海,倒也不足为怪了。  相似文献   

17.
柳延延 《新湘评论》2012,(13):45-45
孩子与大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仿佛完全是另一种生物,有着另一种天性。从他们脸上,你看到的是原初的纯真。孩子当然要长大,要学习各种生存的技能,要养成理性思考的能力,提高品味生活的精神境界。如果他习得了这一切,又保有了纯真,他多半会成为一个艺术家,一个真正有趣味的人。毕加索就说过:我很小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但我一生都在...  相似文献   

18.
读书之美     
胡洪成 《当代贵州》2014,(34):58-58
对一个真正醉心于读书的人来,古今中外那些诗词、歌赋,文章、辞句,那些仁人志士的崇高境界,都会对他产生“见贤思齐、择善而从”的影响。读书是快乐的。孟德斯鸠说,“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当你读一本伟大人物的传记或其作品时,实际上就是在与其交流,你的心灵会因此得到升华,你甚至能站在与他一样的高度思考人生、探寻自我。  相似文献   

19.
刘清河是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宇宙地镇党委书记。他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带领群众苦干实于,仅用八年的时间,就使全镇粮食总产翻一番,人均收入翻了三番;他坚持原则,克己奉公,廉洁自律,不询私情,以“堂堂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办事”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真正做到了“请客不到,送礼不要”,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他时时刻刻心系百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大半生的积蓄毫无保留地用于扶危济困,自己及全家却始终过着俭朴清贫的生活;他襟怀坦白,正直无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出了一个具有…  相似文献   

20.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领导是关键,党员领导干部是重点。从本源上讲,学习理应是主体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尤其是现在的党员领导干部,早已摆脱了莘莘学子那种因升学压力、就业艰辛的折磨而发奋苦学的境遇.学习就更应是人生的一种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曾经担任过党的高级干部的王蒙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时深深感悟:“学习是一个人真正的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