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锐 《特区法坛》2004,(7):31-31,6
毒品犯罪由于其诱发诸多刑事犯罪,已经成为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的重要因素,因此,打击毒品犯罪不仅是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的需要,而且也是维护社会破治稳定的重要举措。我省各级党政领导对此极为重视,海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戒毒工作的决定”,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使禁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3年,全省查处毒品违法案件7571起,涉毒案件1614起,涉毒违法人员9542人。有相当—部分人实施强制戒毒和转为劳动教养。  相似文献   

2.
对劳教戒毒制度的5点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教养成为国家戒毒体制的 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源于1990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禁毒 的决定》。该决定第8条规定:吸 食、注射毒品成瘾,经“强制戒除 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 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 除”。其后有关法律法规又对强制 戒毒后又复吸要依法送劳动教养进 一步做了明确,如《公安部关于贯 彻执行<强制戒毒方法>有关问题的 通知》第1条规定“强制戒毒后又 吸食、注射毒品的,要依法送劳动 教养”。近些年来,我国吸毒劳教 人员的数量不断上升,在全部劳教 人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实践证 明,…  相似文献   

3.
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海洛因等毒品在我国大肆泛滥,致使海洛因依赖和滥用人数急剧上升,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社会的安定,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时作出了关于禁毒的决定。从此,劳教戒毒成为我国戒毒康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禁毒人民战争的重要阵地,在教育矫治吸毒人员、促进吸毒人员康复、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地深化实施劳教戒毒模式,劳教戒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国家的禁毒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面对仍然严峻的禁毒形势和劳教戒毒人员解教后…  相似文献   

4.
谢晖 《中国司法》2003,(8):15-15
司法部颁布的《劳动教养戒毒工作规定》将从2003年8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我国劳教戒毒工作法制化建设迈出的可喜一步。《规定》从吸毒劳教人员的管理、治疗、矫正教育等方面,系统地规范了劳教戒毒工作,对于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戒毒体系,提高戒毒和矫治工作质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禁毒工作必须要坚持“四禁并举,预防为本,严格执法, 综合治理”的禁毒工作方针,构筑家庭、学校、单位、社区的禁毒工作互联网络,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教育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理毒品问题,坚持不懈地遏制毒品泛滥,最终解决毒品问题。禁吸,就是要抓好禁毒预防工作,实现吸毒人员的“零增加”;戒毒,是广义的禁吸,就是要对吸毒成瘾人员进行戒毒和帮教,降低复吸率,实现吸毒人数的“负增长”。  相似文献   

6.
2012年6月,司法部强制隔离戒毒和戒毒康复干部培训团赴英国培训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英国禁毒和戒毒工作法律制度、戒毒工作管理机构整体运作模式和英国吸毒人员戒毒及抗复吸手段等内容。培训期间,培训团先后听取了英国卫生部官员、英国国家戒毒总署、国家毒品证据中心、格拉斯哥大学教育学院(苏格兰政府毒瘾与酗酒培训中心)、格拉斯哥毒品危机中心、斯塔福德郡综合戒毒总署、英国监狱成瘾康复基金会、英国成瘾康复基金会、英国匿名戒毒集团等11个部门和单位的专家学者的精彩授课。  相似文献   

7.
赵毅  王平  郑振玉 《中国司法》2007,(11):34-36
吸毒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吸毒以及所引发的违法犯罪、艾滋病传播等问题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公共健康和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影响。减少毒品供应、减少毒品需求、降低毒品危害是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解决毒品问题的重要战略。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对吸毒人员的感化和管理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减少毒品危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劳教戒毒工作是我国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安强制戒毒、社会自愿戒毒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我国的戒毒工作体系。近年来,按照国家禁毒委的统一部署,劳教系统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8.
正吸毒人员管理不仅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难点,也是社会管理的一大难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吸毒人员既是违法者,又是毒品的受害者、病人,在对其违法行为惩戒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对其救助。而戒除毒瘾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出所之后,往往面临复吸的风险。据统计,吸食海洛因的吸毒人员在解除强制戒毒后,其在一个月内和一年内的复吸率分别高达54.8%和88.2%1;  相似文献   

9.
艾永臣 《中国司法》2011,(11):42-44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毒品问题死灰复燃以来,我国的戒毒工作已经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时间。以往的戒毒形式,主要有公安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这种戒毒体制在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降低毒品危害、惩戒吸毒行为、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但是,随着禁戒毒形势的发展,我国禁戒毒工作呈现出毒品种类多样化、毒品来源多元化、毒品滥用隐蔽化、吸毒人群扩延化等主要特征,毒品问题作为一项社会现象危害程度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0.
李姝音  黄莺 《政法学刊》2005,22(3):72-74
我国法律规定吸毒违法,吸毒必戒。我国的禁吸戒毒采取以强制戒毒为主,其他戒毒模式为辅的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的20多年,我国的强制戒毒制度在挽救吸毒人员,消除毒品的社会危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毒品形势依然严峻和高复吸率的现状,强制戒毒制度面临诸多难题,如强制戒毒法律滞后,制度本身缺陷等,需要完善,如整合戒毒资源,提高管理水平,采用科学戒毒手段等。  相似文献   

11.
劳教戒毒人员都是吸毒史长,对毒品依赖心理很深的人,因此矫治工作也比较难做。因此,通过对劳教戒毒人员心理特点的分析,从根本上解除他们对毒品的依赖,从而从心理上和生理上戒除毒品。本文指出从心理特点的分析看,应对各个时段的心理特点,从思想、教育、心理上提出有效地矫治对策,从而提高劳教戒毒质量达到净化环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莹 《法律与生活》2014,(24):54-55
正当前,毒品问题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吸毒不仅严重损害吸毒者的身心健康,而且极易诱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俗话说"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戒毒是禁毒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难度最大、成果最难巩固的环节,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谢伦 《中国司法》2014,(7):93-96
正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司法部工作汇报时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新形势下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指明了方向。彻底戒绝毒瘾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也是作为从事戒毒工作人民警察殚精竭虑、孜孜以求的目标。吸毒人员戒断难、巩固难,屡戒屡吸、高复吸的问题突出,究其原因在于吸毒具有成瘾性。吸毒成瘾是因吸毒人员反复使用毒品而导致的慢性复发性脑病。吸毒人员不顾后果、强迫性寻求及使用毒品的渴求是由生理和心理多方面复杂原因所致。因此,  相似文献   

14.
姬旭 《中国司法》2011,(10):47-49
当前,全球毒品形势严峻,国内吸毒人员数量激增,截至2010年底,全国吸毒入库人数154.5万人;吸毒和贩毒相互交织,尤其是青少年吸食合成毒品迅速蔓延、女性吸毒也呈攀升趋势。近年来,国家在总结以往禁毒工作经验基础上,出台了《禁毒法》、《戒毒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对禁毒体制进行了重新构建。这两部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必将推进禁毒工作迈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禁毒法律制度的体系初步建立。本文是作者学习《戒毒条例》的一些思考,分析了《戒毒条例》的创新点,列举了几种常见认识误区,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8年6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禁毒法》,以强制隔离戒毒取代了劳教戒毒,并对我国的戒毒模式进行了功能重构、体制重构和法律重构,建立了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为主要内容的戒毒工作流程。《禁毒法》的理性在于对吸毒行为和吸毒人员有了更全面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从降低复吸的实际出发,用人文关怀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劳教戒毒模式研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劳教戒毒工作模式的整体构想 (一)构建劳教戒毒工作模式的基本思路: 构建劳教戒毒工作模式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劳教戒毒需要综合性的方法体系。吸毒行为是毒品、个体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毒品依赖既表现为个体的生理依赖,更重要的是表现为顽固的心理依赖。吸毒者既是违法者,也是毒品的受害者。因此,戒毒既要开展脱毒治疗,消除其生理依赖,促进生理功能康复;又要减轻或消除其强烈的心理依赖,促进吸毒者心理和行为改变,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戒毒工作是一项由急性脱瘾、生理恢复、心理行为康复和再社会化等内容组成的系统工程。要使戒毒工作效率最大化,就必须处理  相似文献   

17.
吸毒造成的危害早已为世人所熟知,吸毒人员数量的上升比例虽逐年有所减少,但复吸人员的数量却逐年递增,已成为戒毒工作的一大难题。如何降低复吸率一直是一个世界公认的“国际难题”,为探索这一难题,湖南省坪塘强制隔离戒毒所设立了“黄丝带”戒毒鼓励基金,形成了一个由该所主导,公安机关、社区、家庭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戒毒帮教体系,旨在巩固所内戒毒成果,鼓励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彻底摆脱毒品依赖,促进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戒毒模式的无缝对接,形成社会关注、政府关爱、亲情扶助、共同照管的全方位戒毒支持系统。本文立足我所“黄丝带”活动的开展实践,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对“黄丝带”活动进行深刻的思考分析,力求引起多方重视,共同破解戒毒人员复吸难题,齐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8.
彻底戒绝毒瘾是个世界性难题。当前,国内吸毒人员居高不下,戒毒人员复吸率高、回归社会难的问题仍很突出。戒毒人员屡戒屡吸现象始终困扰广大禁毒戒毒工作者,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不断完善"三期四段五步"的戒毒流程,切实提高教育矫治质量,开展与公安、社区、科研机构等部门在戒毒领域的合作,在降低戒毒人员复吸率这一顽疾面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何进一步做好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帮助戒毒人员关爱生命、拒绝毒品、回归社会,是当前最为现实的问题。探索创建戒毒实验班,就是基于进一步加强对吸毒人员这一特  相似文献   

19.
吸毒行为害己害家害国。禁毒工作事关人民的健康、家庭的幸福、民族的兴旺和社会的稳定。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毒品的危害,并有戒掉的意愿。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戒毒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这里的原因很多,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矫治的关键在于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戒除“心瘾”、重塑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20.
吸毒人群的戒毒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是一个多元干预手段环环相扣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对吸毒人群戒毒的干预、康复和矫治工作,关键是将关沙酮社区维持治疗(生理)、人格重塑、提升吸毒人群拒绝毒品的自我效能感(心理)、家庭治疗(家庭支持)和社区戒毒、帮教(禁毒社会工作者帮扶)相结合,使每个环节无缝连接,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帮助吸毒人群戒除毒瘾。因此,本研究就是要对“生理——心理——社会”的综合性干预模式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评估。本研究基于笔者在南京市关沙酮维持治疗中心完成的300份问卷调查和南京市秦淮区187位社区戒毒人员的问卷调查;基于对14位秦淮区禁毒社工,10位戒毒人员家属的个案访谈而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