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论西周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近人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说:“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夏殷以来古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赵伯雄同志在《周代国家形态研究》中列举金文和古文献中的记载,论证周王与诸侯邦君之间确实存在着君臣关系.这种君臣关系的存在,说明周天子是天下的最高统治者,西周王朝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他认为:“这种君臣关系又是十分有限的.周人受了他们自己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在克商践奄以后,不可能彻底改变商代政权的统治模式,不可能建立后世那种统一的集权的大帝国……由分封所建立的邦,虽名义上是天子之臣,却是有很大的独立性的”.西周的天下是一个大国,周天子就是这个大国的国君,但这大国是由许许多多的邦组成的,周邦只是其中之一.于是,我们看到,一方面西周作为一个统一大国而存在,另一方面,周王与邦君的关系在历史上表现为一种十分独特的形态.  相似文献   

2.
"三年之丧"原本只有少数东夷贵族在先周时代间或实行。夏人应行"七七之丧"。西周官方则行天子七月、诸侯五月、大夫三月、士二月之丧,但亦称为"三年之丧",可见"三年之丧"后已成了传统丧礼的通名。晚周礼崩乐坏,甚至连最守周礼的周国鲁国都不再实行"三年之丧"了。孔孟反复倡导"三年之丧",甚至说此乃三代"自天子达于庶人""天下之通丧",主要是为了托古改制,其政治目的有二:一是帮助新君利用血统上和宗教上的合法性,通过漫长丧期的逐步过渡,最终获得政治上的合法性,从而实现权力的平稳交接;二是在社会失范、君臣失序的晚周时代,通过倡导传统丧礼,进而倡导孝道忠道,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让天下重归安宁。其文化目的则是,保存先进的华夏文明,避免华夏诸族蛮夷化。  相似文献   

3.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古以来华夏子孙都以"龙的传人"而自称。可是,"龙"最早起源于哪里呢?在古老神奇的陇原天水大地上,相传上古时代曾经诞生过一位被后人尊称为"三皇之首"的伏羲氏。后来他"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成为北方部落的首领。在我国史书中多有记载,传说伏羲开创了古老的东方文明。他发明了渔网,教民打猎捕鱼;观天地之变化,"察看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始画八  相似文献   

4.
《前进》2018,(4)
正唐叔虞,姬姓,名虞,字子于。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同母弟,故又称叔虞,晋国始封之君。但是他为什么被称为唐叔虞呢?这就要从一个传说说起。桐叶封弟的故事《史记·晋世家》记载,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即位,但是位于今山西境内的古唐国起兵叛乱,幸好被周公(周王辅政大臣)平定。有一天,周成王和弟弟叔虞做游戏,便把玩耍的桐叶剪成圭(一种玉器)的形状,赐给叔虞,并说:"这个地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爷"     
部分北京人有一个不大雅的称号:北京大爷. "大爷"本来是晚辈对长辈的尊称;但是,如果长者称年轻人为"大爷",那就分明露出贬意了.部分北京人之所以被呼为"大爷",显然属于后一类.有人将这种"大爷"气息总结为"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我以为相当准确.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北京人都有"大爷"味儿.北京人关心政治,憎恨腐败等等,都表现得很好;但是,相当一批老北京人那种大事干不来,小事(特别是脏活、累活等被认为影响身份的活)不愿干,看不起外地人甚至欺侮外地人等等毛病,却是不时可以让人遭遇到的.就像民谣中说的"上海人什么衣服都敢穿,广州人什么钱都敢赚,北京人什么话都敢说"那样,某种习气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特点,肯定有形成这一特点的深厚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6.
得贤则兴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管子说,"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孟子也说,"不用贤则亡".人才比什么都重要. 《国语·楚语》记载了王孙圉论楚宝的故事.晋国大夫赵简子以美玉为宝,而楚国使者王孙圉则不以为然.在王孙圉看来:"楚之所宝者,日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楚国之宝是人才不是美玉,像善外交辞令的观射父、善陈述先王经典的倚相,都是无价之宝.  相似文献   

7.
神州楚凤     
当周王将卑微的"子"爵封给熊绎之时,他或许没有料到,三百年后,熊绎的后代竟也和他的后代一样,用上"王"的尊称了;当周王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广衰土地上划出区区五十里荒蛮山地赏给熊绎之时,他同样没有料到,几百年后,这块弹丸之地会发展成中国的"半天下"。南漳的大山深处成了熊绎的安家之所,作为楚国始封之君,他却没有条件享受荣华与富贵。由于环境恶劣,他不得不"筚路蓝缕"地创业;由于力量弱小,他不得不"跋涉山川"小心侍奉周天子;由于国力贫乏,拿得出手的贡品只有桃木做的弓,棘枝做的箭和山野里到处生长的苞茅。在外人看来,除了有个低贱的名份,这几乎是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但楚人却坚信,正如凤鸟一样,高贵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内在美,强大的力量需要经过无数次风吹雨打的健翮,华丽的外表要等  相似文献   

8.
丛余 《观察与思考》2007,(16):50-51
<正>天台山是一方灵异的圣土,有着"神山秀水,佛宗道源"之称,"弥山药草,满谷丹材"之誉。天台乌药就是那造化于天地之间,有长生不老之美名的神药仙草。有着太多的传奇,承载着华夏子孙几千年的情感,古往今来,天台乌药一直在撰写着她的传奇。  相似文献   

9.
<正>被蒋介石称为"当代卧龙"的首席军师杨永泰(广东茂名人),如今已几乎无人提起。他才思敏捷,笔力雄健,助蒋铲除"诸侯",逼迫红军长征,为国民党立下汗马功劳。若非喋血江畔,民国往事又该添多少传奇……  相似文献   

10.
晋国之脉     
晋文 《前进》2016,(3):46-50
山西是人类文明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诞生在山西南部的晋国,是山西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和华彩篇章。晋国,前后延续600余年,称霸中原一个半世纪,由立国之初的"方百里",发展成为囊括整个山西,并延展到河北、河南、陕西、山东等地,几乎是中原地区从西周末期到春秋时期的唯一大国,在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独特作用,是最值得我们山西人梳理、总结和传承的珍贵文化遗产。多少年来,一代代学人,对文献、考古和民间传说做了大量的整理、研究工作,但囿于确凿实证的缺乏,很多关键环节难以前后衔接,自圆其说。这些年,得益于考古发现的确凿证据,使得晋国的真实面貌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为整合考古成果,厘清晋国历史,重塑文化品牌,讲好山西故事,山西省文物局组织撰写了有关"晋国600年研究"的3篇文章:(一)晋国之脉:由西周叔虞封唐说起,纵谈了晋国从初创、崛起、争霸、衰落到消亡的历史过程,回答了纷争千年的晋国始封地问题,阐明了晋国在西周、春秋战国乃至整个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二)晋国之变:以唐国初建实施夏政戎索新政为始,重点介绍了晋国历史上献、文、悼等几代明君贤卿主导、厉行的变革创新,总结了晋国变革创新的鲜明特色、重大意义和历史经验,同时指出了晋国变革中的深刻教训。(三)晋国之风:从英雄神话的濡染,到唐风魏韵的滋润,从百家争鸣的砥砺,到百花齐放的繁荣,简括地陈述了晋国文化在发祥、承继、弘扬、发展华夏文明整体进程中的先天禀赋、直根地位、鲜明特色和引领作用。这组文章对我省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促进文化强省建设和"六大发展",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期刊发《晋国之脉》,《晋国之变》《晋国之风》将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1.
由于历史的积淀,中越两国具有不同的民族心理特征,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文化优越感、民族自豪感和"中国中心论",而越南则是对中国既依赖又戒备并欲确立地区中心大国地位,这种民族心理的差异深刻地影响了两国领导人在20世纪50-70年代处理两党、两国关系的态度和外交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两国关系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天津政协公报》2011,(5):29-29
<正>人们历来喜欢把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称为"桃李"。如果老师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则被称为"桃李满天下"。为什么要把学生称为"桃李"呢?春秋时,魏国大臣子贡得势时,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的人,后来因他得罪了魏文侯,便独自跑到北方去。在北方,子贡遇到一个叫子简的人,就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培养的人不肯为他出力,以致于流落北方。子简笑着说:"春天种下了桃树和李树,夏天可以在树下休息乘荫,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你春  相似文献   

13.
覃雪源 《传承》2010,(3):76-77
由于历史的积淀,中越两国具有不同的民族心理特征,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文化优越感、民族自豪感和"中国中心论",而越南则是对中国既依赖又戒备并欲确立地区中心大国地位,这种民族心理的差异深刻地影响了两国领导人在20世纪50-70年代处理两党、两国关系的态度和外交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两国关系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曾凡远 《前沿》2006,(2):227-230
古代中国长期迷醉于"华夏中心"的骄傲之中,对西方文化和西方文明不屑一顾.近代西方的坚船利炮给中国人上了切肤之痛的悲壮一课,国人开始反思"华夷之辨",取向"师夷长技",中国人的西方观发生了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大冶被称为中华民族近代工业的摇蓝。上溯数千年,大冶是华夏青铜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铜绿山古矿址见证了人类青铜文化的诞生与繁衍。大冶是一处注定要创造历史与辉煌的地方,且注定与冶炼结下了不解之缘。进入20世纪末,一场劲酒该不该民营的大讨论,开启了湖北县域经济民营化的  相似文献   

16.
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只能是宗教、信仰等核心价值观。在一个文明中,核心价值观是各种“文化”的总开关和制高点,它渗透到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习俗文化、物质文化等方方面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但不是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可以被称为“义明”,只有产生了属于自己的达到宗教、信仰高度的核心价值观,才配称为“文明”。中华文明或日华夏文明是与两方基督教文明同样高度的文明。河洛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河洛文化的本质是信仰、是核心价值观,河洛义化是具有高度超越性的文化。  相似文献   

17.
山西。这方孕育了华夏文明的神奇土地,史有“表里山河”、“人文祖地”之称,“物阜民勤、人杰地灵”之誉。历史曾深情地选择了这方水土———最早的“中国”在这里诞生、奠基,华夏文明的基因血脉在这里萌发、传承、凝聚。自古三晋乃龙行之地,多少天之骄子,风流人物,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在今天更显示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建设先进文化的进取态势和充分的自觉、自信。“华夏文明五千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表里山河千秋业,三晋英杰有后人。”我们应永远铭记先辈的业绩,继承其人文精神,弘扬其民族正气,继往开来,创造出中华文明更加灿烂辉煌的新世纪。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续为大家介绍山西历史名人。  相似文献   

18.
山西。这方孕育了华夏文明的神奇土地,史有“表里山河”、“人文祖地”之称,“物阜民勤、人杰地灵”之誉。历史曾深情地选择了这方水土———最早的“中国”在这里诞生、奠基,华夏文明的基因血脉在这里萌发、传承、凝聚。自古三晋乃龙行之地,多少天之骄子,风流人物,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在今天更显示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建设先进文化的进取态势和充分的自觉、自信。“华夏文明五千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表里山河千秋业,三晋英杰有后人。”我们应永远铭记先辈的业绩,继承其人文精神,弘扬其民族正气,继往开来,创造出中华文明更加灿烂辉煌的新世纪。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续为大家介绍山西历史名人。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提升国际地位的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在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中国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国际地位的极大跃升;然而好景不长,开罗会议后中国的大国地位开始下降并最终丧失。本文通过对1941-1945年中国大国地位得而复失历史演变的原因剖析,认为这一时期中国在反法西斯阵营中所拥有的"大国"资格是一种特殊的"战时大国",与之相对应的国际地位是一种特殊的"战时大国地位",中国要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傲立于世界舞台,必须以强大的国家综合实力为后盾。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7,(22)
正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伴随旧时代落幕的,是成千上万名国民党官兵背井离乡,一去就是30年、40年,甚至永远。这些在台湾人被称为"荣民"、在大陆被称为"台湾老兵"的群体,除忍受思乡思亲的痛苦外,其中的很多人还要忍受生活之苦,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找不到自己的爱情。李旭华是其中的一员。直到1992年,时隔43年,李旭华才重新踏上家乡的土地。如果他不是在回乡探亲的过程中遇到张泽进,那么他人生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