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试论政府干预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传领  金纯 《现代法学》2004,26(6):120-124
作为市场经济制度的两种基本经济调节力量,自由市场与政府干预二者关系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和经济法学界争论的焦点。市场缺陷导致市场失灵,使政府干预有其合理性;政府干预并非完美无缺,也有其局限性。鉴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干预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法为市场经济提供制度保障,保护市场免受任意的政府行为的干涉,需要规制政府干预,有效匡正政府失灵。经济法作为“干预政府之法”理所当然应做出相应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2.
陈丽华 《河北法学》2002,20(4):45-48
从正义的角度考察 ,经济法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 ,着眼于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行正义规制 ,保障政府规制市场领域的行为符合正义 ,促使社会经济有序运行和发展 ,以达到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善。由此我们可以认定 ,经济法是市场领域必不可缺少的部门法 ,与民法、行政法共同作用于市场。  相似文献   

3.
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是构建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之一,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特殊阶段,权力寻租等政府不规范行为仍普遍存在,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因此经济法必须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优势,通过具体、正式的法律规则规制权力寻租等现象,对政府行为进行规范。本文试以权力寻租现象为切入点,结合典型案例,在剖析其成因及危害的基础之上,探寻经济法对规范政府行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尝试进行经济法规范政府行为的指导性原则和具体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4.
齐虹丽 《法学评论》2004,22(6):135-140
在日本 ,体现竞争政策的反垄断法律制度是由公正交易委员会通过行政规制来实现的。为此 ,政府对反垄断法的运用完全取决于各行政部门对市场的理念和竞争政策的理解与重视。本文以战后日本反垄断法中适用除外制度的确立以及几次修改为主线 ,讨论了日本政府运用经济法规制市场经济的不同方法 ,从中探讨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 ,并拟说明竞争法与产业政策法是现代经济法不可缺少的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法视阈里,经济权力是政府规制市场经济和践行经济法律法规的前提性条件,是经济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研究经济权力的特性,对于经济权力的研究和政府作为经济法主体的研究,以及对整个经济法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通过回顾经济权力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分析经济权力的特性,来寻求规制政府经济权力的良策。  相似文献   

6.
邓敏贞 《现代法学》2012,34(3):71-78
公用事业公私合作合同是国家规范公用事业公私合作活动的重要法律工具,具有经济法的属性,应接受公法与私法的双重规制。就公法规制来说,政府应保留一定的公权力,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同时,私人部门也应承担一定的公法义务,其部分私权利要接受公法的限制。就私法规制来看,主要体现在基于契约精神对政府公权力进行限制,并要求政府承担相应的合作风险,以及在违反合同义务的时候,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7.
政府行为存在任意性、机会主义、知识不足和信息不足等问题 ,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 ,政府行为必须进行规制。经济法与行政法作为外在制度的表现形式应成为规制政府行为的法律。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新梳理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由政府与市场的互动,论证一定意义上政府的竞争就是经济的竞争,而经济法作为规制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的基本法律,必然要求市场经济中良好政府形象的树立。固立足于国情,提出重塑政府形象与完善我国经济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民法、商法、经济法产生于市场经济中,同时又对市场经济起着调整作用。契约自由、产权制度、竞争自由是市场经济制度的三大基本原则,构成市场经济的三大支柱。这三种制度不是各自独立的,契约自由、产权制度与竞争自由之间虽然存在冲突,但在市场经济中相辅相成,相互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市场经济中,民法调整社会关系主要依靠任意性规范;而经济法是由大量的强制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组成,并规定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制裁。一方面,民商法保障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经济法保护社会整体利益,体现社会公平,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0.
达芬奇公司的虚假宣传和虚假标识行为已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消费者安全权属于经济法的权利范畴,政府应当承担起规制市场失灵、维护消费安全的职责,选择正确的规制工具并及时执行法律。只有将信息规制、私的规制等规制工具加以组合运用,并保证刑罚作为规制的后盾,完善消费安全规制的制度路径,才能有效保障消费安全。  相似文献   

11.
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经济法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必将带来财政职能的调整和转换 ,表现在政府财政退出“越位” ,弥补“缺位” ,财政应理性地退出私人商品生产领域 ,而转向为公众提供公共商品和公共服务。公共财政实质上是对政府财政职能的定位 ,直接引起我国政府经济行为的变革 ,必将推进财政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建设。作为规范国家宏观调控经济关系的经济法当然是建构公共财政的框架的指导理论 ,同时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也必将促进我国现行财政法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上是建立在稳定的信用关系之上的法治经济。转型期中国社会领域信用普遍缺失有其多方面的复杂原因。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入世后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使得在我国重塑信用、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统一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已经变得刻不容缓。我国政府在信用重塑系统工程中将面临着严重地挑战,必须肩负起其不可或缺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法学界在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混乱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对中国经济法现象缺乏独立的思考,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经济法的基本任务认识模糊,理论建构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中国经济法不是成熟市场经济的产物,而是伴随着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在建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部门法律.中国经济法的主要任务或功能不是调整"市场失灵",而是为了推动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是为了强化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而是要用法律手段规范和制约政府行为;不是以公共利益否定私人利益或以私人利益否定公共利益,而是要与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一起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和市场法治秩序,最终切实保障市场主体的正当权益不受非法侵害.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经济法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是人类奋斗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法制建设,其中经济法制通过协调私人与社会、市场与政府、效益与公平的矛盾,通过促进和维护市场公平自由竞争,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秩序,有效地促进、建设和实现着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政府职能转变中公证制度不可或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前最主要的就是转变政府职能,让政府从事无巨细,全面而直接干预经济生活的角色中转变过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督和公共服务上面,尽可能地用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对经济进行间接调控。公证作为一个介于法律与市场、公权与私权之间的法定证明机构,完全有能力、也有条件成为辅助政府间接调控社会经济活动、分担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可靠媒介。  相似文献   

16.
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当前,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融资问题。吉林省民营经济融资难不仅有金融体系的缺欠问题,也有民营企业自身的诚信问题,更有法律法规政策等大环境的因素。因此,解决吉林省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金融机构、民营企业都应积极创新融资理念,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律师在解决吉林省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Global Crime》2013,14(4):290-311
Gambetta's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cuses on two important aspects directly relating to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mafias, namely a demand for private protection and a supply of the same. In the Post-Mao era, China started its transition from a centrally controlled economy to a market-directed economy by adopting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ies. The widespread cre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has exponentially enlarged the demand for protection. However, property rights are ambiguously defined in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and the state is unable and unwilling to provide efficient and sufficient law enforcement mechanisms for needy people because of the rampant corruption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the weak judicial system. In this case, the mafia that is interested in the private provision of protection developed into an alternative enforcement mechanism for ‘securing’ property rights in China's economic transition. The most important service offered by the mafia in China is not only to assist business enterprises in monopolising the market, but also to assist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s economic reform.  相似文献   

18.
论市场主体的基本经济权利及其行政法安排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交换的本质是产权的自由让渡 ,因此 ,财产权和经济自由权是个人和组织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 ,这些基本权利不仅需要私法的规定和保护 ,更需要行政法的确认和安排 ,以使个人和组织作为市场主体在与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打交道时能够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另一方面 ,在现代社会 ,财产权和经济自由权又不是绝对的权利 ,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它们又常常受到法律上的限制 ,因此 ,如何在“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与政府的权力这两个逆向的观念之间创制一种可行的平衡”也是行政法上必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相应地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计划经济缺乏市场经济那种优越的信息机制和强大的动力机制,使得经济系统效率低下,整个社会缺乏活力,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发起了市场取向的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其实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政府能否实现从过去的无限、低效政府向有限、高效政府转变是改革能不能取得成功,“好的市场经济”能不能最终确立的关键。为此,政府要科学设计改革方案,增强自身改革的动力;尤为重要的是要积极推进“新的法律秩序”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