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腐败是公共权力主体利用职权,违背社会政治规范,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谋取私利的行为和现象。腐败并不在于公共权力本身,而在于公共权力主体的介入,在于公共权力的归属和运用背离了公共的性质。因此,规范公共权力运作对预防腐败至关重要,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防止公共权力运行的封闭化;二是避免公共权力行使的集权化;三是杜绝公共权力运用的私利化。  相似文献   

2.
李达  刘毅 《理论前沿》2003,(22):36-37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的要求,大力加强权力监督制度建设。这是党和国家防治腐败的根本之举。本文试图通过对权力腐败及防治权力腐败有关问题的分析,以期达到为实践提供借鉴的目的。一、权力及权力腐败的一般形式(一)权力腐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权力个体腐败,权力个体利用“权力寻租”,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为实现一己目的渎权滥权。二是权力群体腐败,本质上与权力个体腐败一致,但在表现形式上较前者具有隐蔽性。权力群体中的个体私…  相似文献   

3.
政府权力异化从法治角度分析归根结底是权力的腐败。制约权力腐败的根本措施是法治,即实现权力的法治化,也就是将权力的获得、行使、监督法治化。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政府推进型法治中权力与法治存在深层矛盾,政府权力存在异化现象,规 范政府权力,主要从权力获得的法治化、权力行使的法治化及权力监督的法治化等三方面 入手。  相似文献   

5.
腐败指的是国家公务人员滥用权力谋取私利,违反公认的道德、纪律、制度和法律规范并造成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和现象,腐败的本质是权力的异化。根据权力异化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以下的三种腐败的模型:宪政国家下的腐败模型、专制主义下的腐败模型和转型期腐败模型。要遏制腐败现象,防止权力异化,促使权力的行使具有正当性,最为根本的办法乃是宪政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行政权力是一种基于强制特征的硬权力,然而强制性的权力实现方式已经导致了类"信托政府"现象,社会控制力的反向发展以及虚假的资源匮乏现象等"权力诅咒"效应。权力行使者只有通过基于吸引、诱导而非强制方式的软权力,才能达到权力效用的最大化。根据软权力的三维度来源可构造出其实现路径——以制度性权力促进政治本意与公共利益的耦合,以认同性权力促进公民自治的形成,以同化性权力来吸引公众的主动参与,进而实现权力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防止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权力腐败,建立并实施一套真正管用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不失为治本之策。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必须解决如下问题:实施权力分解、责任落实,解决权力集中问题;公开权力行使过程及结果,解决权力隐蔽问题;明确监督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确保监督的独立性和针对性,避免同体监督;妥善处理监督检查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搞好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
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非公共运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有效遏制腐败的根本途径是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建设战略方针,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打造廉洁高效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的核心就是强化权力制约,确保权力沿着正确的轨道行使,确保人民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要完善权力授予机制,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法治机制,制衡机制,权力运行公开机制,权力与利益分离机制,问责和惩处机制。  相似文献   

9.
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非公共运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有效遏制腐败的根本途径是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建设战略方针,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打造廉洁高效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的核心就是强化权力制约,确保权力沿着正确的轨道行使,确保人民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要完善权力授予机制,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法治机制,制衡机制,权力运行公开机制,权力与利益分离机制,问责和惩处机制。  相似文献   

10.
无限政府会造成社会效益的下降和对人民权利的侵害。没有制约的权力是腐败的权力,有限政府是权力受到制约的政府。权力的来源和目的、权力的相对性和支配性、权力的行使客观上要求对权力进行制约。在制约权力的诸手段中,法律是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权力是人民授予的,表现为一种信任、责任和奉献,然而权力本身又存在极强的扩张性、变异性和腐蚀性。没有约束的权力最容易导致腐败,必须建立科学的权力赋予、配置、分散机制,有效发挥现有监督主体的作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  相似文献   

12.
权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权力的行使必须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失去监督制约的权力导致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必须针对权力运行过程中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制约机制,有效地遏制滥用权力的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13.
权力腐败的运行规律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康 《理论前沿》2003,(9):12-14
腐败是权力社会中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而且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的社会难题。从权力腐败的运行规律和特点出发研究权力腐败问题,对于标本兼治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腐败是指掌握公共权力者在利己主义的动机和目的支配下,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背离公共权力的授权目标,违反公共权力的使用规范,牺牲公共利益来谋取少数人利益的行为.从根本上说,是公共权力的泛化、异化导致了腐败的产生.因此,治理腐败的关键在于有效的防止公共权力的泛化、异化.就我国而言,应从廉政教育、薪酬制度、监督机制、法治建设等四方面着手,使公共权力拥有者不想、不必、不能、不敢通过公共权力泛化去腐败,最终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5.
社会权力与政治权力同属于权力的范畴,是权力在不同领域中的运用和具体体现。社会权力与政治权力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社会权力是政治权力的源泉;社会权力与政治权力互为补充;政治权力往往凌驾于社会权力之上,并可能走向腐败。  相似文献   

16.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谈论腐败,反对腐败,研究如何防止腐败,然而,任何形式的腐败都同权力有关。本文拟就从社会哲学的角度对权力的定义和特性,权力的有效制约及在知识经济形势下权力所发生的变化进行简要的阐释,力图为解决全人类所共同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反腐败问题的解答而做的基本尝试。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相对剥夺理论为研究视角,以对广东15个腐败个案的深入访谈,进而探讨权力腐败的社会成因。研究发现,权力腐败中的相对剥夺参照系可概括为三个方面:自我比较、内群体比较与外群体比较。前者属于纵向比较,后两者属于横向比较。当前权力腐败中相对剥夺感的出现既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根源,也与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分化有关。探寻相对剥夺感有助于发现权力腐败的再生产机制。  相似文献   

18.
权力本身的绝对性、强制性使人产生强烈的占有欲和特权思想,这种现象的极端化必然导致腐败。本文通过分析权力制衡理论的进程,比较西方国家对腐败的治理现状,对我国腐败治理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9.
区级政府部门行政权力事项虽然繁多,但很大一部分并未实施。目前,尽管有专家学者及政府工作人员认识到行政权力的沉睡现象,但尚未引起重视。本论文采用收集相关数据和座谈会等方法,调查了区级部门行政权力事项及其未予行使的情况,通过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公众对区级部门行政权力事项及其未予行使情况的认识,分析了行政权力事项未予行使导致的后果和产生的原因,提出人的因素、法律法规的因素和管理的因素是形成行政权力事项未予行使的三大原因,扭转这一现象,也要从这些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权力不公开、不透明,是权力腐败的根源。在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起点,作为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崭新形式,权力清单制度正在经历从萌芽到各地区全面铺开的历程。它是落实行政职权法定原则的有力保证,有利于实现有限政府、高效政府的目标,更有利于实现权力公开透明。在各地"晒"家底的同时,也应当对此进行制度规范,规制权力清单产生流程,构建电子政务制度,完善权力监督体系,及时跟进责任清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