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同时又使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必须通过法治来实现。"法治中国"既是中国梦的目标,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积极培育和践行法治价值观,坚持中国法治道路、弘扬中国法治精神、凝聚中国法治力量,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3.
李玉福 《法学论坛》2001,16(6):102-110
2001年9月14日至17日在烟台召开的“中国律师业产业化发展理论研讨会”,围绕中国律师业产业化发展的概念和本质、中国律师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律师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适应中国律师业产业化发展方向的律师组织形态、中国律师业产业化发展的运行机制、中国律师业产业化管理政策、中国律师业产业化的社会制约因素、中国律师业产业化与律师社会责任的实现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讨。这种研究和探索能够激发人们思考律师业的发展方向,对中国律师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讨论了中国法学研究现状、中国古代是否有法学、中国古代法学与现代法学的差别、中国古代法学与律学的异同点、中国古代法学到近代为何消亡以及如何对待民国时期的中国法学等6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外法学学术交流的更加频繁和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更加紧迫,讨论转型中国的法学和中国法学的转型问题的思潮日益突出。转型中国的法学旨在明确中国法学所处的国情环境和社会背景,即处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中国法学的转型强调中国法学学术研究在范式、结构、方法等方面的转型与调整,解决何  相似文献   

6.
在中美签署关于申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后,“入世”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电信业、保险业、银行业、制造业、加工业、农业等方面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对中国律师业将会有什么影响呢?本文将从中国律师业发展的原动力、“入世后中国律师业的发展趋势、司法行政机关在中国“入世’后律师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中国律师事务所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一)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律师业发展的原动力。纵观新中国成立后申国律师事业的发展过程,不难看出,中国律师业的发展始终是与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中国的律师…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丰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是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想目标、实践道路、社会制度等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脚步迈进新的世纪,中国法律史研究正面临着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研究领域的拓宽双重挑战。加强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是应付挑战的对策之一。本文对中国法律史研究对象、社会史中的“长时段”概念与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社会结构与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社会阶层与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社会生活与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以及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方法等问题作了阐述,试图构建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
中国律师不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本质属性,且肩负着为中国企业在经贸、投资领域走向海外市场保驾护航的重大使命。6月1日至3日,第三届中国服务贸易大会在京举行。中国律师界首次代表中国的法律服务参展亮相。大成、国浩、汉卓、浩天信和、  相似文献   

10.
喻中 《现代法学》2023,(4):3-16
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旨在增强新时代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从建构方法、建构策略、建构路径的角度来说,应当着眼于深化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中国化表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时代化再造、改进中国当代法治实践的理论化提炼、加强外来法学知识的选择性借鉴。这四个方面,分别针对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关系、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关系、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与中国当代法治实践的关系、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与外来法学知识的关系。四个相互关联的维度合力促成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目次一、中国经济法学三十年发展历程回顾二、中国经济法学三十年发展的主要成就三、中国经济法学三十年发展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四、中国经济法学的展望五、进一步提升经济法学解决重大社会实践问题的作用结语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法学走过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法学立足中国现实,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在众多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努力下,  相似文献   

12.
《刑警与科技》2008,(17):171-171
第四届中国安防产业百强企业评选已经进入考察阶段。8月2日到18日,中国安防产业百强企业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司同军,评审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社长杨金才,评审委员、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庞伟,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市场总监郭驷等人先后赴天津,常州、杭州、武汉、广州、中山、珠海、深圳等地调研考察部分安防企业。  相似文献   

13.
周诗岳 《行政与法》2004,(9):126-128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中国将成为多法域的国家。在中国大陆涉港、涉澳的民事、商事关系中,必然会发生法律冲突,需要解决法律适用问题。为此,就应当制定中国区际私法。从中国实际出发,研究制定中国区际私法的迫切性、中国区际私法立法应遵循的原则、中国区际私法应包含的基本内容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何志鹏 《中国法学》2023,(1):283-304
中国国际法理论的探索与建构已取得长足进展,但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法治的实践需求仍有较大距离。中国国际法学界有必要密切关注、细致观察中国国际法实践的导向,推进中国国际法理论的发展。从中国国际法理论的结构性定位上看,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坚守主权独立、维护世界安全、实现民生幸福、崇尚法律制度、促进开放协调、应对风险挑战,应塑造由公正、和谐、人本、秩序、发展、创新构成的价值体系。中国对世界秩序的倡导和承诺为未来中国国际法理论的基本范畴确立了指引方向与参照体系。可以期待,中国国际法理论会在人民中心、互利合作、多边主义、创新发展、绿色低碳等维度上展开,体现历史厚度与世界视野,展示中国与世界法治及政治的互动。未来的国际法中国理论是既能有效解读和阐释中国,又能充分评价和指引世界法治秩序发展的概念、论断和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建筑中具有审美价值的特征形式和风格,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结构及布局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美法则,以及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特点的分析,阐述了中国古代建筑中传达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6.
资讯     
《法人》2013,(7):8-11
财经大势财富全球论坛在成都举行6月6日到8日,财富全球论坛在中国成都举行,本期论坛主题为"中国的新未来",论坛日程聚焦中国国内经济的演变、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以及中国在全球视野中所扮演的新兴角色。论坛中心议题包括:中国世纪、资源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中国法律》2016,(1):61-62
1月7日.司法部在广东珠海举行仪式,为新获委托的53名中国委托公证人(香港)颁发委托证书。全国人大常委会港澳基本法委员会、民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央人民政府香港特区联络办公室、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公证协会、中国委托公证人协会、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中国法律服务(澳门)公司、广东司法厅、珠海司法局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杨飞 《法制与社会》2010,(13):14-15
伴随世界整体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国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特色.文中称其为法制现代化的中国风。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背景、法制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法制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法制现代化的比较、中国特色的法制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四个方面简略介绍了法制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建构中国的现代法治,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方案就是现代法治建构的中国方案。通过全面梳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历史与当下、理论与实践、实然与应然,可以概括出现代法治建构的中国方案。这个方案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法治领导体制、人民至上的法治德性准则、面向国家治理的法治功能定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法治历史意识等几个方面,占据了相对突出的地位,可以集中展示现代法治建构的中国方案。描绘现代法治建构的中国方案,既有助于总结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基本经验,也可以展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中国逻辑与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0.
王立民 《当代法学》2012,(4):134-145
近30余年来,中国和海外学者都有一些研究中国租界法制的成果,其分类大致为:研究中国租界法制的著作、研究中国租界著作中有关中国租界法制的内容、研究中国地方租界志中有关租界法制研究的内容、研究中国地方史著作中有关租界法制的内容、论文对中国租界法制的研究和海外对中国租界法制的研究等。总观中国和海外研究中国租界法制的内容,主要涉及到的领域包括:立法主体、立法内容、警政机构、司法制度、有关法制事件案件等。前瞻中国租界法制的研究,需要重视中国租界法制研究队伍的进一步改善,研究资料的进一步挖掘,研究方法的进一步改进,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扩充,交流的进一步扩大,海外研究的进一步加强。可以相信,只要持续研究,加倍努力,总会取得新成果,新成绩,新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