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制度诱导与贿选频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贿选根源在于制度缺陷诱使利益诉求发生扭曲,那么,治理贿选行为就必须从源头抓起,通过设计严密的制度堵塞诱发贿选的制度缝隙,设置防范贿选发生的制度屏障,铲除贿选产生的制度土壤和根源。  相似文献   

2.
《山东人大工作》2006,(11):54-54
一是罪与非罪的界线。涉及选举的犯罪,包括破坏选举罪等,其中比较复杂、掌握起来难度比较大的是贿选的认定。既不能把一般的人际交往扩大到贿选,也不能让真正的贿选行为逃避法律的制裁。要准确划分罪与非罪的界线。必要时,最高人民法院可以作出相应的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3.
贿选的成因与治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世涛 《人大研究》2004,(12):22-25
贿选在我国的宪政运动史上有着特殊的境遇 ,自中国制宪之初 ,就曾演出过贿选的闹剧。新中国的建立 ,使这一被视为旧的社会制度下催生的毒瘤被基本割除。然而 ,时过境迁 ,近几年贿选在我国沉渣泛起并肆意蔓延 ,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切的思考。何谓贿选 ,顾名思义 ,选举中的贿赂行为 ,即在选举中竞选者通过一定的金钱、财产或者其他方式对参加选举的代表和选民进行贿买 ,以使自己在竞选中胜出。贿选的主体是将要或正在参与竞选的人 ,贿选的对象是享有投票表决权的选举代表或选民。贿选的方式主要是给予选举代表或者选民一定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李松林  李广辉 《岭南学刊》2020,(6):11-16,42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重要的基层政治制度,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基层选举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存在一些顽疾,贿选就是其中之一。贿选严重破坏了基层选举秩序,但由于国家法律层面没有针对贿选标准的统一界定,各地区的标准也过于宽泛,现实中对许多新型贿选的查处极易陷入无法可依的状态。广东基层选举存在贿选范围广泛、对贿选的认识模糊不清、贿选的组织化程度加深、贿选的手段更加隐蔽、贿选的时间提前等现象。目前贿选标准界定的关键难点在于基层农村社会风俗习惯与贿选的区分标准、贿选与正常竞选中承诺的界限、贿选证据的取证难度等。  相似文献   

5.
冷眼看贿选     
贿选,即在选举中用财物买通选举人,诱使其投票选举自己或自己指定的候选人的行为。这一民主生活中的丑恶现象也会不可避免地在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发生。某些选民贪图眼前的小利,良知重心偏移,违背自己的意愿进行投票,造成选举结果出现偏差,甚至失真而使贿选成功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不仅违背了公平、公开、公正的选举原则,还会使那些真正能够为村民办实事的人落选,结果可想而知。通过贿选当选的人,在选举前投入大量的钱财笼络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湖北省将治理拉票贿选问题作为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一项重要任务,着力构建教育、查处、制度相互配套的工作体系,始终保持对拉票贿选行为的高压态势.  相似文献   

7.
由于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关于贿选的定义,存在着贿选起止时间上的模糊性,贿选人指向上的不全面性,贿选标的额和被贿选人数量上的不具体性、影响或左右选民意愿规定上的不明确性,加之调查认定机关规定上的宽泛性,使得贿选的调查认定比较困难,从而导致贿选问题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同时,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贿选违法成本规定上的低廉性,进一步加剧了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贿选问题的发生。笔者认为,解决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的贿选问题,应当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和四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经常听到有关贿选的议论,似乎直选导致了贿选的上升。对此,有必要弄清真相。 一、直选并未导致贿选增多 贿选是指用钱、物收买选举人选举自己或自己指定的人选。据统计,山东潍坊市在9400多个村进行的直选工作中,只出现5件贿选事例,机率远不足千分之一。然而在社会上,尤其是在基层干部中贿选的议论为什么时有所闻呢?据调查,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误传贿选而查无实据。如临朐县直选刚铺开时,有人就说有刑满释放人员和“上访头”通过贿选当上了村主任。到底真有其事还是夸大其辞?经调查,所谓刑满释放人员当了村主任的真相…  相似文献   

9.
贿选是指通过送钱、送物、请客等不正当手段拉选票并当选.贿选需要通过查证进行确定.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存在贿选查证难的问题,即使经过查证后确定贿选,选举结果予以推翻,在重选中往往贿选者仍能当选.使查证贿选变得毫无意义.要遏制贿选必须从完善程序入手,通过预防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0.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舆论对此赞誉有加。特别让笔者期待的是,《通知》有砍向村官贿选的“三板斧”:加强对村民群众的思想教育,依法规范村民委员会选举程序,坚决查处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贿选等违法违纪行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外国刑法、《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关于受贿罪犯罪主体的考查,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我国刑法中关于受贿罪犯罪主体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2.
贪污犯罪历来为社会大众所不齿,其严重危害一直备受古今各国所关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贪污犯罪更加为我国的基本制度所不容,因此,贪污犯罪的查办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从分析贪污案件查办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侦查贪污犯罪应当遵循依法侦查、实事求是、迅速及时、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等四个原则,然后归纳了贪污案件侦查中常用的方法,对贪污案件的侦查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贿赂犯罪侦破难度大,不采用一定的策略、方法,很难实现打击的目的。笔者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当前贿赂犯罪的特点,从八个方面谈侦破这类犯罪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商业贿赂是广大人民群众所痛恨的社会公害。我国惩治商业贿赂的立法体系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惩治商业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依然不够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商业贿赂的有效治理。本文针对我国商业贿赂犯罪主体范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推定是证明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性方法。建立亲属共同受贿故意的推定规则是解决亲属共同受贿故意难以证明的有效路径。该规则的内容至少应当包括适用范围的特定性、适用条件的限定性与适用结论的可反驳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论商业贿赂犯罪的界定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贿赂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我国目前表现得越来越严重。商业贿赂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种,严重破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败坏社会风气,也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并妨碍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正是基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在2006年年初作出重大决策,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斗争。鉴于目前社会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商业贿赂存在模糊认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对商业贿赂犯罪涵义及相关疑难问题的研究,为刑事立法提供理论依据,为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提供法律支持。指出了商业贿赂的危害和我国目前治理商业贿赂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如何构建商业贿赂的防治对策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经济社会中,商业贿赂犯罪在经济活动中不断蔓延,逐渐渗透到商业活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之中,是制约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毒瘤",它不但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极大地抑制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惩治商业贿赂犯罪,净化社会环境,已成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识。笔者试从商业贿赂犯罪的内涵出发,辨析罪与非罪的界限所在,以期防范商业贿赂犯罪机制的有效完善。  相似文献   

18.
19.
证据是指证明案件的一切真实情况,是查处贿赂职务犯罪案件的成案的关键。本文根据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从办案人员在办案中怎样发现有罪证据、收集贿赂案件证据材料的主要方法,从而采取对策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必要的固定,做到证据确凿,防止犯罪嫌疑人翻供、串供,防止错案的发生,保证案件质量,有力打击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详细分析受贿者实施受贿犯罪的心理动因,得出受贿犯罪发现和查处概率低、受贿实际成本不高、受贿可能收益高这三点是受贿犯罪存在的根本原因,并根据这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