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量表在非精神发育迟滞精神障碍患者中的适用性。方法收集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案例87例,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按照精神障碍者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量表(CapacityofSexualSelf—defenseAssessmentScale,CSSAS)进行评分,并与专家鉴定意见进行比较。结果按照专家鉴定意见分组,有性自我防卫能力组、性自我防卫能力削弱组和无性自我防卫能力组的CSSAS评分分别为5.97±5.83、32.22±10.15、61.60±13.02,3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量表各条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59~0.91,全量表的Cronbachd系数为0.96,拆半信度Cronbach理系数分别为0.94和0.91,两部分的相关系数为0.94。按照原始界值分,量表评定结果与专家鉴定意见的Kappa值为0.32(P〈0.01),重新划定界值分后.两者的Kappa值为0.84(P〈0.01)。因子分析共提取2个因子,方差解释率分别为46.15%和28.93%,判别函数回代94.30%的样本被正确划分。结论CSSAS可应用于非精神发育迟滞精神障碍患者的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但应重新修订界值分和因子的权重。  相似文献   

2.
【案情】2009年4月10日犯罪嫌疑人李某以四百元价格,从赵某(已判刑)手中收买赵暂时收留的精神病妇女汪某(丧失性自卫能力)为“妻”;至同年10月12日汪某被解救期间.李某对外宣称汪某是自己妻子,与汪某同居并多次发生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精神发育迟滞性防卫能力鉴定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病人性自我防卫能力的鉴定,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高达鉴定总例数的25.14%[1]。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要求重新鉴定的案例也明显增加。但是,在精神发育迟滞者性自卫能力的具体评定上,学术上仍存在一些分歧,以至有些犯罪分子因二次鉴定结论不一致,逃脱了法律的惩罚。因此,有必要对精神病人性自我防卫能力司法鉴定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探讨。1智商值能不能作为诊断和评定的依据有人认为,智商值(IQ)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诊断标准,精神发育迟滞的性被害人对检查比较顺从合作,因此IQ得分比较准确、客观,对鉴定诊断具…  相似文献   

4.
Gao BL  Huang ZB  Wu DL  Ding SM  Liang WD  Li XW 《法医学杂志》2008,24(4):256-258
目的 应用简易精神症状自陈量表检测法医精神鉴定中主观夸大精神症状的情况,并分析其测试结果。方法 对206名不同类型的法医精神鉴定的被鉴定人用该量表进行检测.并由两名鉴定专业人员对被鉴定人是否有主观夸大精神症状分别进行评定。结果 (1)以该量表判断主观故意或夸大精神症状的划界分(13分)对测试的被鉴定人进行检测,206例被鉴定人中有71例被判定为主观夸大精神症状(34.5%)。与专家评定的结果相比,量表评定的假阴性为19.8%,假阳性率为1.7%;总准确率为90.8%。(2)工伤和交通事故精神伤残理赔鉴定案例主观夸大精神症状的比例较高(51%)。结论 简易精神症状自陈量表是检测主观夸大精神症状的有效评定工具。  相似文献   

5.
罗小年  张彦  臧德馨 《证据科学》2000,7(4):160-161
本文作者曾对精神病人性自我防卫能力鉴定进行了讨论,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又见到一例在我们讨论中尚未充分阐述的问题,现报告如下: 陈某,女,27岁,文盲,残疾人。1999年5月31日晚,陈的丈夫向民警电话报案,称其妻陈某被邓某强奸,邓已外逃。当天,民警询问了陈某,陈某讲述了与邓某发生性关系的经过。陈某说,邓骗陈说有话要对她说,陈走到邓家大门口邓就将她拉进去,并强行与她发生性行为。公安机关勘查了现场,并收集了物证,证实当时确实有两性关系发生。6月15日,邓某到派出所投案,邓称,5月31日下午,陈某对他说:这几天做梦,天天都和你在一起。还主动邀请邓到自己家里去。邓说:我不去,要不你来我屋里。陈某从后门进入邓某家,两人在床上发生性行为。6月16日,某市精神病院对陈某进行了司法精神医学鉴定,鉴定结论引用了陈的证言,并认为陈某为“精神发育迟滞(中度)、无性自卫能力”。7月27日,沙洋县公安局发出对邓某涉嫌犯有强奸罪的起诉意见书,意见书引证了某市精神病医院司法鉴定结论。9月5日,邓某的辩护律师提出辩护意见,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结论提出异议,并认为事件过程属于通奸性质,不能以强奸罪论处。并出示同村28名村民的证明,证明陈某是正常智能的妇女,炒菜好吃,认为邓某与陈某发生性关系实属通奸。由于性行为发生时只有两名当事人,无任何旁证。检察机关对事件的经过难以认定,试图通过性自卫能力重新鉴定,以决定事件性质。  相似文献   

6.
《政法学刊》2021,(6):68-75
"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中犯罪对象的性承诺能力不明,导致其正当性根据存疑,存在提高性承诺年龄说、隐形强制与伦理禁忌说、缓和的家长主义等学说,但均难以从根本上化解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罪间矛盾。部分性承诺能力说以性承诺能力的逐步获得为事实前提,以全面保护性权利为价值导向,结合性承诺能力降低的具体情形,将性承诺能力划分为三个类型:完全性承诺能力、部分性承诺能力、无性承诺能力,14周岁至16周岁的未成年人女性针对负有照护职责的人员只有部分性承诺能力,利用其部分性承诺能力对其奸淫的行为,构成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但不构成基于无性承诺能力的奸淫幼女型强奸罪,也不是具有完全性承诺能力时的非罪行为,进而从根本上化解了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体系矛盾,为其提供了正当性依据。在此基础上,基于平等原则,应扩大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犯罪对象的范围,将性行为扩大为进入式性行为,并相应地扩大犯罪主体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Diminished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Rating Scale,DCRRS)在精神发育迟滞违法者司法鉴定中的运用。方法多中心收集121例被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发育迟滞违法者资料,完成量表评定,同时将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进行小部分、部分、大部分三级划分。结果小部分组、部分组、大部分组量表评定总分的平均分依次升高,分别为22.12±4.69、25.50±5.48、27.59±5.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量表中17个条目的评定分与总分相关,相关系数0.289~0.665;因子分析得到6个因子,能解释69.392%变异。结论DCRRS内部构建合理,在精神发育迟滞者司法鉴定中,其评定总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三级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是一种精神病.被鉴定为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者,受所患疾病的影响,案发时其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严重受损,应评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9.
十名中层干部被评定为“最差”,在当地媒体上点名通报。新春伊始,山东省济宁市2008年“十差干部”的姓名在这个城市广为流传。沸沸扬扬的议论中,有对这一转变干部作风措施的肯定,也有对评定标准是否科学的质疑。(新华网2月16日)  相似文献   

10.
劳动争议案件中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汇总劳动争议涉及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常见情况 ,深入分析此类鉴定在时间、鉴定要求、材料收集等方面有不同于一般民事案件鉴定的特殊性 ,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建议将引起劳动争议的被鉴定人的民事行为划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两类 ,相应产生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 ,认为劳动争议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民事行为能力评定应采用“有或无”的两分法 ,而民事责任能力评定办法、标准应同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  相似文献   

11.
施迪文 《法制与社会》2013,(19):141-143
预防性自卫是指一国在受到武力攻击前所进行的先发制人的攻击,它与国际法上国家在"受到武力攻击时"才能进行自卫的规定是不相符的。但是核武器和恐怖主义等新情况的出现对"受到武力攻击时"才能进行自卫的理论提出了严重的挑战,预防性自卫在这种情况下却是合理的。因此,应该承认预防性自卫,同时为防止其被滥用,应该确立合法行使预防性自卫权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来稿摘编     
《中国司法鉴定》2009,(3):I0013-I0013
贵刊在2008年第6期总第39期上刊登了《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标准(草案)》与《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执业规定(草案)》(下文简称《评定标准》与《执业规定》)规范、标准。现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姜瑞东  曾会峰  李明哲 《法医学杂志》2002,18(2):111-111,114
阴茎的横断多见于爆炸伤、枪弹伤、精神异常及牲畜咬伤,亦见于人为暴力剪切等,然阴茎部分横断后性犯罪,则少见。1案例例1:某男,66岁,退休工人。曾在战争中阴茎被炮弹炸断,当时未做再植再造手术,因此一直无配偶。1990年该男在家中诱奸某女学生(16岁)1次,性接触约5min,未射精。1个月后,该男在家中诱奸另一女学生(14岁)1次,性接触约10min,射精。该男被抓获后称自己无外生殖器,无性行为能力。临床法医学检查:该男发育正常,穴下转第114页雪穴上接第111页雪皮下脂肪不肥厚,有喉结,声音低沉,唇周有胡须。阴毛呈男性分布,阴…  相似文献   

14.
40岁以上的人也许对33年前发生在我国黑龙江珍宝岛的那场自卫反击战还记忆犹新,正是那场血与火的战斗,共和国的历史上出现了孙玉国、于庆阳、于洪东等的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对这一著名战役中的精彩片段有如下描述:“于洪东则避开被打瘫的苏军坦克的射角,爬上坦克,拉开车盖,丢进去一颗手榴弹,盖上车盖,车舱里一声闷响,车内的几个敌人被炸得四分五裂。” 于洪东,辽宁省金县人。1963年入伍,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我军某部特务连侦察排排长。1969年在著名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作战勇敢,指挥果断,亲自炸毁敌坦克一辆(现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  相似文献   

15.
Liu KL  Zhang XG  Kong B  Huang SX 《法医学杂志》2010,26(4):273-275
目的研究道路交通事故致儿童颅脑损伤的类型、特点、主要并发症及其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特点。方法对204例车祸致儿童颅脑损伤的伤残评定资料按伤者受伤的不同部位、有无并发症、并发症的类型及伤残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纯弥散性原发性脑损伤64例,单纯局灶性原发性脑损伤80例,全面性继发性脑损伤24例,局部性继发性脑损伤36例。主要并发症为外伤性癫疒间14例(6.9%)、外伤性脑梗死9例(4.4%)、外伤性脑积水7例(3.4%)、外伤性精神障碍5例(2.5%)。结论道路交通事故致儿童颅脑损伤,以单纯原发性颅脑损伤多见,容易并发外伤性癫疒间及外伤性脑梗死。对涉及儿童颅脑损伤的伤残评定应适当放宽标准,伤残评定标准应增加专门针对儿童的条款。  相似文献   

16.
论预先性自卫的合法性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瑶 《法学杂志》2003,24(3):49-51
在国家实践中出现的预先性自卫行为 ,从国际法角度看 ,既无法律依据 ,又未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 ,因此预先性自卫不具有合法性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实践中,女性精神障碍者与他人发生性行为后,司法部门常委托对该女性进行司法精神鉴定,确定其是否患有精神障碍和有无性自我防卫能力,并以此鉴定作为判定被告是否构成强奸罪的重要证据。由于这类司法精神鉴定有其一定的特殊内容和性质,有关性自我防卫能力的概念及其评定标准尚不统一,争议较大。作者根据自己长期司法精神鉴定实践,将此类鉴定中应考虑到的几个问题,结合有关法律规定加以讨论,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中心在1982年至1986年间,对137例因涉及法律问题(均为刑事案件)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作了司法鉴定。其中被评定为有部份(限定)责任能力的共13例,占9.5%。现结合案例介绍,就本症有关部份责任能力问题作一粗浅分析。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精神症状虽已基本缓解,也恢复了对事物应有的辨认能力,但由于存在情  相似文献   

19.
试论当代国际法上的预防性自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以当今国际法律制度为依据,预防性自卫是不合法的。然而,随着人类科技的发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尤其是核武器)的不断涌现,传统的自卫权如果还将自卫严格地限定在"受到武力攻击时"的话,就会在保护国家国民之安全这一宗旨上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不久的将来,预防性自卫应当被国际法所承认。当然,这种预防性自卫作为自卫权的例外,应该受到更加严厉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责任能力直接关系着案件的定性与处理。其评定有医学标准与法学标准两个要件,但法学要件的相关概念极不具体,且缺乏可借助的客观评定工具和具体的评定标准.相关评定工作一直是经验性判定。严重影响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一致性。我们课题组从法学要件着手。对法学要件辨认和控制能力进行量化,将医学标准和法学标准有机结合。编制出《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标准(草案)》,经有关鉴定机构试用,运行结果也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