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宗兴 《前进论坛》2012,(12):16-18
党的十七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部署,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人类文明结构、文明形态、文明进程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新拓展、新贡献。生态文明是在深刻反思工业文明飞速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发展难以为继的沉痛教训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工业文明,形成的一种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等整体运行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既是对人类文明进入转型期的规律性把握,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理念的实践性提升。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将引领人类迈向文明的新高度,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是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3.
管理与和谐     
《公安研究》2011,(8):91-91
毛卫平在《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1期撰文认为,社会的发展是革命时期与和平建设时期即质变时期与量变时期的交替过程。革命时期靠革命实现根本变革从而实现发展,和平建设时期靠管理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和谐并实现发展。今天,我们面临从革命到执政和建设、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双重转变,和谐是时代的最强音,和谐与管理的关系成为必须高度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来看待,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国未来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政府管理的适时转型与变革是夯实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性条件。市场导向的首次变革推动了中国的快速工业化,而生态导向的再变革将是后工业文明即生态文明的助产士。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范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政府管理的再变革必会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动力来源,两者之间的有机嵌合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反思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和工业文明发展困境的基础上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而做出的理性选择。它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西部作为我国生态脆弱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其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将更加艰巨。笔者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本质要求为切入点,提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将面临着发展与保护的"两难"困境,并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剖析其成因,认为:1、"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是形成"困境"的价值观根源;2、"唯GDP论"下的传统发展模式是形成"困境"的制度性根源;3、关于西部地区战略性生态功能的滞后定位则是形成"困境"的历史性根源。以期为破解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两难"困境探寻有效策略和路径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陈榕青 《前进》2009,(2):52-5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主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必须以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为指导。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消除物质变换的裂缝。建立生态示范区和建设生态工业园是倡导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促进碳交易、发展低碳经济和碳减排是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唐叶萍  ;郭大俊 《求索》2008,(6):102-104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也是影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都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要实现生态文明,可从以下路径着手:贯彻科学发展观,树立以有限发展观为哲理依据的思维方式;建立以天人合德为价值基础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生态文明的行为方式;以市场经济为运作机制,完善法律制度,保障生态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生态文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现状与对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雪艳  孟祥德 《前沿》2011,(1):192-194
党的十七大作出的建设生态文明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赋予了新的要求,这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目前,农村生态文明受到举国关注,但建设现状不容乐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然选择,也是能否实现全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今日浙江》2010,(7):23-24
丽水市将围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形成,着力推进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资产化等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绿色生态屏障”功能,建成生态产业创新发展、生态环境和谐优美、生态文明发扬光大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为全省乃至全国山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黄娟  张涛 《湖湘论坛》2015,(4):77-82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基本特征和目的、体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方向的文明形态,生产方式的进步与变革是人与自然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力量。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于经济建设之中,构建绿色生产方式,是我国应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形势、顺应国际发展潮流、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态需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必然选择与根本途径。实现价值观念的绿色变革、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立生态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科技创新、形成绿色消费模式、确立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将是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需要制度文明的有效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文明或文明的制度是合理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和有效规范人们行为的规范体系。加强制度文明建设能够为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扫清体制性障碍,形成使社会具有充分自由和充满活力的制度空间,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创设合理的制度框架,为实现社会安定有序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文明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公共文明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深刻理解首都实施公共文明工程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全面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准确把握其目标指向,积极探索其实现路径,是北京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苏国辉 《理论月刊》2008,1(6):26-29
技术理性作为现代性的标志,割裂了人与自然的传统关系.人类中心主义又使人的发展陷入了理性的困境,导致了人性的迷失.生态文明是一种正在生成的文明范式,它是继工业文明后,人类文明发展的又一个高级阶段.生态文明最重要的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促进了人性的回归.由于人类文明的程度和人性发展的程度互为尺度,所以生态文明建设反映了对人的发展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关景灵 《传承》2008,(14):42-43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并把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为今后经济社会建设的重点。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发展被诠释为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在内的整体发展。构建生态文明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我们党重要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6.
张锋 《长江论坛》2015,(3):26-29
生态文明是一种以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为特征的新的文明发展形态。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如今已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环。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厘清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并把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为今后经济社会建设的重点.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发展被诠释为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在内的整体发展.构建生态文明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我们党重要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8.
城市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的聚焦,它在根本上标示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达到的一种和谐、文明状态。在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城市,城市文明更典型、更集中地反映了该时代社会文明的特征和状态,更突出了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即作为和谐社会核心理念、核心价值的城市文明,应成为承载社会和谐、展示社会和谐、提升社会和谐的理想样式、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途径。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基本特征和目的,体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方向的文明形态,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现代有效载体。生态城镇建设有其深厚的理论传统和实践经验,并在国内外发展出了集中颇具代表性的发展模式。为此,生态城镇建设应把握好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专项建设与城镇化综合建设统筹起来,走出一条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城镇化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丰富了和谐发展理念的内容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通过对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性等方面的论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