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作家王蒙曾讲过一个民间故事:有个人强说《水浒传》中的好汉叫“李达”,另一个人说叫“李逵”。于是,两个人赌20元钱,去问一位古典文学家。不料,那古典文学专家竟然判定“李达”是正确的。读“李逵”的当然有意见,骂他荒唐。谁知这权威竟悄悄对他说:“你不过损失了20元钱,而我们则害了他小子一辈子,他从此以后,肯定以为梁山好汉是‘李达’,这不是出一辈子丑吗?”本来我也替读“李逵”的那人悲  相似文献   

2.
陈抗行 《小康》2009,(2):96-96
看过《水浒传》的人,大都会为梁山好汉的下场感到可惜,进而对招安的始作俑者宋江大加挞伐。不可否认,待到众好汉“同心归水泊”之后,梁山泊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一级政权组织了.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第48回描写的是宋江亲率众多梁山好汉攻打祝家庄。谁知与梁山泊势不两立的祝家庄不仅城池坚固,更兼路径复杂,加上还有东西两庄拱卫呼应,居然使梁山好汉两次败北。后来,靠了军师吴用巧设计谋,众好汉才打下这个“固若金汤”的土围子。攻打祝家庄连败两阵,原因甚多。倒是梁山好汉之一的王矮虎在临场对阵的表现让人匪夷所思。原来,拱卫祝  相似文献   

4.
傍“大哥”     
笔者写过“时髦三傍”:傍大款,傍大官,傍大师。生活千变万化,世象千姿百态,“三傍”还漏掉一傍,曰“傍大哥”。“大哥”者谁?黑社会恶势力黑老大是也。行帮之中,江湖之上,团伙之内,“大哥”是个很有权柄,也很叫人敬畏的称谓。在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里,“大哥”或幕后指挥,或披挂上阵,扮演的都是“龙头老大”的角色。能坐上“大哥”这把交椅的,无一不是心狠手辣、满腹杀机、罪恶累累的惯犯、要犯和首犯。打击犯罪团伙,惩治邪恶势力,首恶必惩,首恶严惩,对这个“大哥”就不能心慈手软。然而,事实总没有字面好看。在不少地…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世界上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只要全力以赴的去做,再平凡的工作也会变成最伟大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水泊梁山今依在唐书彪北宋(960—1127年)末叶,吏污腐败,民不聊生,先后以晁盖和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聚义于“水泊梁山”,结营扎寨,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杀富济贫,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好汉们呼啸山林,反抗贪官污吏的动人故事,经过文学巨...  相似文献   

7.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烈士这首充满壮志豪情的诗,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他还有另外一首诗,其中有“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的词句,同样的豪情壮志,表达了一种对革命前途的赤胆忠心和乐观精神。与此异曲同工的是抗日英雄吉鸿昌的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再看“刑场上的婚礼”的主角、广州起义领导人之一周文雍,所写的是:“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些或许被人看作不太像诗的字句,却道道地地表现出诗的特质,即“诗言志”。这种…  相似文献   

8.
言谏制度作为君主专制的纠错改正机制,在贞观之初较好地发挥了“正君”作用。可是,从“虚己纳下”到“渐不克终”,再到“不好直言”,李世民在纳谏问题上态度有了转化,这告诉我们言谏之艰难,常常受到各种限制、阻挠和干扰。为此,我们不应寄希望于君主对言谏的态度,而应完善“兼听”机制。  相似文献   

9.
山东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省份。进入90年代,山东的农村改革与发展得风气之先,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外向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好戏连台,高潮迭起,引来南来北往多少目光。 山东人以豪侠见称。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同志新近提出: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让“实践再次证明全省干部群众是‘山东好汉’”。本文要向读者介绍的是山东好汉们的“调整经”——  相似文献   

10.
话说”“不逾矩”刘恩启或许是“耳顺”已过、“古稀”渐近的缘故,老汉我于历览人事沧桑、世象百态之余,对于孔老夫子的话:“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竞如参禅者得顿悟那样,从中悟出些人生道理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相似文献   

11.
《上海人大月刊》2009,(5):31-31
经验不可少,所以惯例也不可少:对待惯例的态度,也就是对待经验的态度。在经验面前,人们不外乎有三种态度:其一为“守”,其二为“变”,其三为“立”。我想,这也应是我们在惯例面前所需秉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花钱买服务     
中国的古风向来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为什么今天的人们却情愿不要别人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正> 问:很早就知道您提出要进行“三个再认识”。“十三大”以来,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时代的再认识已经成为热门课题,你现在对再认识本身有何再认识? 答:在学习党的“十三大”和最近的一系列有关文件过程中,再认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再认识就是反思,就是探索和解放思想。再认识就是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使之以时俱进而水葆生命和魅力。为了科学地进行再认识,首先需要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再学习马克思主义,领会其实质和基本原理,掌握方法论,以之作为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指南针。必须反对“唯书”,摒弃教条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上旬,江苏省政府通过以产品生产规模、技术质量、经济效益、市场占有率、企业形象等的全面论证,向社会公布了436个1998年江苏名牌产品,并将42个质量下降、扭亏无望、市场萎缩的名牌产品淘汰出局。笔者禁不住为此叫好。 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其实,好“货”也不该提当年“奖”。假如得奖之后,就沾沾自喜、洋洋得意,以为大功已经告  相似文献   

15.
人有七情六欲,自有“爱好”各异,或好琴棋书画,或好花鸟鱼虫,或好游山玩水。这些既有益健康,又自得其乐,不仅是消遣,还是一种享受。但“爱好”若与权力相结合并失去控制,便会走上邪道。历史上这方面的例子俯拾皆是:“桓公好味”,易牙就能把亲儿子宰了,将脑袋送给桓公尝鲜。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历史现象说明,当权者有“好”,就有人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投其所“好”。“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此类现象根深蒂固,如今远未从世象百态中逝去。时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好”抽,有人送烟;“好”喝,有人赠酒;“好”舞,有人请你潇洒走一回;“好”大喜功,有人捧上一摞高帽;“好”色,自有人找上门来……不管“好”什么,只要有所“好”,就有人来“投”其所“好”,而且命中率一定很高。赖昌星就曾扬言“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言下之意,只要有“爱好”,即使是再大的领导,也可以把他“摆平”。  相似文献   

16.
柴米油盐酱醋茶——对于一个家庭及其当家人来说,这是每天开门的七件事;而对于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工作及其当家人来说,则还要加上七件事——衣食住行用管查。这份差事是很繁杂的,是不轻松的,其艰难辛苦真正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事非经过不得知”的。所以,机关后勤这样的工作,有人说是“好汉不愿干。孬汉干不了”。可是,作为转业军人的李劲这条好汉,从2001年8月上任深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以来,硬是沉下身子,拼命苦干,不仅干得有滋有味,而且干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成绩斐然——李劲个人先后获得市“双拥先进个人”、“优秀军转干部”、…  相似文献   

17.
好汉赵匡胤的“卧榻”情结 (一)周世宗的一句“戏言”,吓得赵匡胤魂出七窍。事实上.他可能不但想当皇帝。而且正在悄悄地准备。在陈桥貌似半推半就的兵变中。完成了他的“黄袍加身”。  相似文献   

18.
荐书     
《创造》2009,(10):99-99
《东方红太阳升》:老书刊上的“开国大典” 为纪念新中国诞生60周年,本书搜集借鉴了近百种开国老书刊,以此为引导追溯了新中国开国的一些世象往事。书中涵盖开国会刊、开国画页、开国文献、开国会议资料、开国杂志、开国丰碑……共10章50节,回眸最精彩的老书刊,把新中国的“开国盛典”重新拉到我们的眼前。  相似文献   

19.
米卢先生率中国足球队出征韩国前给每位球员发一顶帽子,上书: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决定一切,这话对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太熟悉不过了,米卢先生如何也说出这种话来?我常常感慨,“文化大革命”真是害人太深,不少东西真是潜入人的心灵深处,不时从不同角度出来扰乱我们对事物的正常判断。以上就是一例。“文化大革命”中精神、态度、文化等因素的作用被推到政治化的极端,因为人们一提到“文化大革命”就十分反感,从而导致我们这一代人对精神、态度、文化等因素的作用普遍低估。米卢是没有经过“文革”的人,他对精神态度的作用比…  相似文献   

20.
储叶来 《当代广西》2004,(20):14-14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求我们“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努力实现群众利益,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基层干部提出的具体要求。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群众观。群众利益问题,实际上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是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唯物历史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取得革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