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疆人大》2014,(1):45-46
一、人大代表在国家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人大代表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简称。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但十三亿多人难以做到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需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可以操作的途径和形式,需要一个代议机构,这就是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再由这些代表组成人民的代表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2.
赵玉林 《人权》2011,(1):19-22
与“人权”相对应的是“特权”,与保障和促进人权相对应的最主要的是“公共权力”。作为公共权力实际操纵者的政府机构,不仅是人权发展的主体,也是对人权构成侵害的最危险存在。人权作为一种人类普遍的道德要求,又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公共权力的责任,同时也是国际社会和公民社会的问题。如何合理发挥公共权力在人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妇女权力参与:状况·特点·对策徐伟新妇女权力参与即妇女执政,是指妇女进入国家权力机构,直接行使决策、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在妇女参政活动中,权力参与较民主参与高一个层次,是妇女参政的最高形式,从而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妇女参政程度的指示器...  相似文献   

4.
权力漫谈     
离岗之后,旁观权力,深思默察,颇有感悟,心之所想,笔之所至,是耶非耶?望广大领导干部鉴识。  权力不是永恒的,要“上”得健康,干得洒脱,“下”得痛快  对社会而言,对一个群体而言,权力是永恒的。因为一个社会、一个群体,离开了权力、权威,随时都可能陷于无政府状态。别说健康发展,就是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都无从建立和维系。但对某一个具体的人来讲,哪怕他处于权力的峰巅,其权力也是暂时的、相对的。从获得权力到失去权力,不过是一个过程。对于这一点,有的掌权者想得不清,看得不透。他们“官”念太强、权欲太盛,他们迷…  相似文献   

5.
会议是人大机构存在的外在形式,是人大权力的基本载体,这是我国人大会议的基本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构,人大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作为国家权力机构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其权力行使的原则和特点是集体审议,会议决定。各级人大通过代表大会会议和常委会会议,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立法、决定、监督和任免等有关职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买官卖官的案件频频被曝光,涉及的省市之多,范围之广,人数之众,金额之巨,令人咋舌。 "官职商品化"的后果是严重的,它导致社会公共权力的扭曲,损害党的执政形象、降低政府的诚信度,扩大腐败发生的几率和范围。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加以根治。 1.官职商品化:社会公共权力的扭曲。官职意味着权力。这里说的权力指的是一种社会公共权力。社会公  相似文献   

7.
我国火灾物证技术鉴定启动程序存有弊端,未能有效规制公安消防机构的权力、保障火灾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设置以公安消防机构自主决定鉴定与火灾当事人申请鉴定两种模式为主、混合启动模式为辅的启动程序,能体现权力运作与权利保障之最佳平衡点,实现权力规制与权利保障之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8.
市民社会是指由各种利益集团以一定形式组成的自主性机构,包括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宗教组织、学术组织和科技组织等。作为独立于国家的“私人自治领域”和私人利益的代表和象征,市民社会是宪政的基石。它不仅通过自身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权利要求,为政治国家公共权力的行使指明了方向,而且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参政、议政、督政、约束公共权力行使,防止公共权力滥用。  相似文献   

9.
高荣伟 《世纪行》2013,(3):41-41
中国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将启动。很多人关注这次行政体制改革“到底会撤并多少机构”,把这一次的大部制改革看成是部委之间的权力重组,甚至把撤并机构多少当成是检验改革力度大小的标准。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因为此次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而非简单的机构撤并。更有人把这次“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到了“革命”的高度,“这一次改革并不是部委间的权力重新分配,而是一次放权革命——向社会放权,向市场放权,向民众放权。”  相似文献   

10.
公安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行政权力中最显著、最独特的一部分,它是公安行政主体提高行政效率之必需的权力,也是公安行政主体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探讨如何适当地、合理地运用公安行政自由裁量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三权分立理论是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法的精神之形,而由适应与抗争两种精神构成的才是法的精神之神。我国应坚持适应国情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时克服权力分工的不合理性,强化人民代表机构的权力,尤其要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力,以避免其地位的虚化。  相似文献   

12.
王伟 《人民论坛》2010,(4):235-236
行政伦理的基本问题是权力与利益的关系问题。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是加强行政伦理法制建设的基点。因此,要通过法律制定、机构设置、机制体系建设等,将行政伦理规范体系的要求转化为公务员的内在品质,从而达到加强公务员为政之德、预防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式规则与潜规则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代中国一些领域的权力腐败并非少数官员的个人行为,也不是仅仅发生在权力机构的高墙大院之内。无论是参与腐败活动的个人还是群体,其腐败行为都是各种社会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当前的大面积的权力腐败现象实际上是当代社会环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和闭会期间代表人民群众行使国家权力。而作为人大代表个人,他的言行在很多情况下,不仅仅代表个人,而是代表了一个群体,因此人大代表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要当先进,做模范,谨言之、慎行之,正确行使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15.
从权力的演化和行政权力的定义及其演化,可以发现出权力在人类社会的演化轨迹:权力由至高无上到受到约束、限制再到被均等化、分权化、共享化,时至今天,行政权力在网络空间的格局下,被弱化、丧失。表面看是权力在社会更迭时发生的权力结构变化,实际上是科技的进步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模式及上层建筑的运作机制,当技术以任何权力机构无法阻挡的步伐进步的时候,其权力抑或行政权力的行使也就注定了它的命运,由公民让渡出的行政权力最终回归于公民。  相似文献   

16.
《民主与法制》2013,(14):24-25
1.社会环境是公正司法的充分条件 毋庸讳言,现实中多有不利于公正司法的社会现象,如有人依然喜欢权力凌驾法律,用人治干扰法治;某些地方和部门利用在经济、组织、机构设置等方面可以制约司法机关的条件,对司法活动横加干预;  相似文献   

17.
城市基层政治权力结构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基层政治权力结构是国家实现对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最直接载体,也是检验国家对城市社会控制强弱的显示器,城市基层政治权力结构的变迁可以折射出国家对基层社会控制的强弱衍变。笔者在对上海城市基层社会的调查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政府主导的以社区制建设为方向的城市组织体制改革正悄悄地使城市基层社会的权力分布发生迅速变化,这是政府为适应城市建设的更快发展而采取的适应性调整,虽未触及整体框架的变动,但从基层政治的实际运作过程来看,政府的许多政策创新与组织创新都明显地促进了基层政治权力的分化和重组,使国家与社会之…  相似文献   

18.
环境公益诉讼是指由于行政机关或其它公共权力机构、公司、企业或其它组织及个人的违法行为或不行为,使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法律允许公民或团体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腐败是一重大社会病,应认真诊断,下力疗治,尽早除之。所谓腐败,是指社会公共职权的性质、功能发生变质、异化。其原因,是社会公职人员利用其代理的公共权力谋取个入私利,致使公共权力私人化。腐败有多种表现形式,从其以权谋私的实质推断,化公为私、损公肥私、行贿受贿、贪赃枉法、循私舞弊、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公报私仇等等均在腐败之列。这些年,在我国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腐败的集中表现是“权力寻租,以权易钱”,即社会公共权力掌管者通过出租手中所有权产采取得租金。他们或是以“提成”、“回扣”、“索要”、“罚…  相似文献   

20.
行政权力岂能滥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来源于国家法律的授权。行政权力虽然属于社会管理范畴。应服务于社会。行政权力的非经济化运行是行政权力纯洁的社会前提,行政行为的公开、公示是防止行政权力私用、滥用之防腐剂。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非法行政、不据法行政的行为依然存在,官与匪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不在于行为人的身份以及行为人是否身着代表行政身份的制服,而在于行为的合法性。如果行政行为一旦失去了其存在的法律基础。那么就这种行为本身而言,它和匪的行为已经没有了根本的区别,在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杜绝非法行政、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