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宗寒 《人民论坛》2012,(15):19-21
观察企业是否垄断,要看它的资本集中程度,而不能仅看产品市场占有率争议二:国企全靠垄断发展吗?关注度:☆☆☆☆☆☆争议焦点:有专家认为,国有企业靠着国家资源获得的垄断地位是应该受到批判的,"国企垄断"、"垄断获利"、"打破垄断"等论调时常响起。但也有不少专家认为,中国的国有企业并不都是垄断性企业,国有企业与垄断并没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2.
大企业、大公司、跨国巨头亦即"龙头"企业一定要有,这是当今国际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而垄断企业也一定要反,这是《反垄断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反垄断需要划清五条界限:治理垄断不是反大企业和特大型企业,不是反国有企业,不是反一般的自然垄断,不是反国家战略安全,要警惕外资对我国战略资源和领域的垄断。要使"垄断"企业转变为"龙头"企业,关键要在思想认识、公司治理结构特别是经营机制上完成三重转变。  相似文献   

3.
华慧 《理论月刊》2003,(7):90-91
在我国,垄断是这几年才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但实际上,它在我国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在现阶段也呈现着独特的存在状态.正确认识我国的垄断问题,有必要了解它的历史及现状,本文拟对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民主与法制》2011,(36):24-24
央视官方网站——中国网络电视台就电信联通垄断调查一事制作专题报道,并专访电信政策专家高红冰,引述高红冰的介绍称,“电信联通垄断事实确凿”:  相似文献   

5.
第三次产业革命之后,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发展,对传统产业的组织和经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与之相匹配的法律规制尚未形成完善。从早期的微软垄断案、百度排名事件和腾讯与360之争,都凸现出网络领域内垄断监管的缺失。网络领域的垄断规制应当平衡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网络环境消费者保护两个方面的政策考量,不断调整和完善网络领域的垄断监管政策。  相似文献   

6.
曹丽莉  刘筱 《理论月刊》2003,(8):131-133
自然垄断行业的低效率一直被归结于其垄断地位,所以必须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其实,一定的垄断结构的形成也是优胜劣汰的结果。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政企不分,行政割据型的垄断,这些都不是垄断自身带来的结果。我们应当走出垄断的误区,对垄断企业行为进行改制,将市场机制真正引入垄断行业,以此来实现垄断行业真正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关于行政垄断,学界的主流声音一般是以反为主,但笔者认为,对于行政垄断的存在价值应当加以辩证地分析,应根据其社会作用的不同,将其区分为公益型行政垄断和营利型行政垄断,从而对二者进行区分规制.我们尤其应正视公益型行政垄断的客观存在,通过正面确认其合法性,确保其在公益的价值定位上存续和发展.同时,我们要对既往的做法进行反思,走出以前的规制误区.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公益型行政垄断区分规制的总体思想,设计区分规制的具体措施,以期能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异化引发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8.
行政垄断和反行政垄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垄断问题主要集中于行政垄断,行政垄断是一种严重危害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反对行政垄断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我国加入WTO适应国际经济规则的需要.应制定一部完善的反垄断法,明确规定行政性垄断的法律责任,设立反垄断法执行机构,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相似文献   

9.
行政性垄断是凭借政府行政权力形成的垄断,但它不具有国家意志性,因而不同于国家垄断。在我国,垄断问题主要集中于行政性垄断,而行政性垄断又有其自身的成因和表现形式,因此,反行政性垄断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从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加快反垄断立法的制定两方面配合进行。  相似文献   

10.
新能源汽车不能让“垄断”驱动,不能安装排挤民资的“玻璃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竞争与垄断问题上有两个结论:其一,竞争引起垄断,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其二,竞争与垄断的辩证关系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保护竞争反对垄断的实践中认识到,垄断并不等于破坏效率,竞争也不能与效率划等号,关键在既保持规模经济又保证市场竞争的活力。市场竞争繁荣了我国的经济,但我国的企业规模还远不能支撑在世界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因此,做大我国企业规模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在培育和保护我国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我国的反垄断法应该主要指向垄断行为而非垄断结构。  相似文献   

12.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0,(24):13-15
加碘盐的今天,会不会是铁酱油梦寐以求的明天?推广铁酱油,到底是为了补铁,还是为了垄断,以及垄断之后的暴利?今天,人们不得不发出这样的疑问。  相似文献   

13.
行政垄断在我国主要表现为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 ,不仅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 ,也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相适应。为了有效抑制行政垄断 ,立法时应考虑对行政权进行有效规制 ,充分运用行政指导的作用 ,设立具有独立地位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建立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4.
我们迫切需要打破政府包办社会慈善事业的模式,打破垄断格局,大力培育发展民间慈善组织。  相似文献   

15.
行业收入差距中垄断因素及其规范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燕飞  顾佳丽 《求索》2007,(3):37-39
行业垄断是影响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影响垄断的制度因素包括: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政府监管职能与权力寻租,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科技创新支持体制,反垄断法缺失等。消除行政垄断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必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对垄断行业的监管;推动国有控股企业公司制改造,规范垄断的经营和收入分配行为:将政府对垄断的监管和反垄断纳入法制轨道。  相似文献   

16.
行政垄断是政府滥用行政权对经济活动进行排他性的控制,排斥和限制竞争的行为,对市场经济体制有着较为严重的破坏性.从法律上规制行政垄断,要建立和完善反垄断法体系.借鉴国外相关的立法经验,明确行政垄断的各种表现形式,行政垄断主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为受害方提供较完善的法律救济手段.同时保证反垄断机关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7.
行政垄断在中国有很强的经济转型色彩,主要是体制性原因、法律制度的立改废及政策滞后和通谋滋生腐败造成的.行政垄断加剧了市场运行的不平等性、社会分配不公和腐败的蔓延.反行政垄断就是要清理、废止现行法律远规章中的垄断性条款,尽快出台反垄断法,政企彻底分开、放松政府管制、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走深化改革、加快转型、系统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反垄断立法过程中,行政性垄断的《反垄断法》规制条款一方面有"真正的经济宪法"之誉,另一方面又备受争议,引起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关注。目前该法已颁布施行一年有余,如何有效全面地规制行政性垄断,其中对于法律责任的明确与承担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出租车管理造成的企业逐渐对出租车经营权控制的垄断现状,引起分配不公、消费者权益受损等后果。与中国许多行业的垄断成因一样,出租车行业的垄断性不是靠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形成的,而是依靠行政性支持的结果。但从该行业本质属性分析,它既不具有自然垄断属性也非合法的国家垄断,是一种不合理的政府管制,取消不合法的抽象行政行为才是恢复行业公平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德国著名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曾言:"竞争是获致繁荣和保证繁荣最有效的手段。只有竞争才能使作为消费者的人们从经济发展中受到实惠。"而价格垄断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了未实施该垄断的经营者权益,最终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目前,在立法、执法和司法多个层面,我国都未能对价格垄断实施有效规制,致使消费者利益普遍受损,且维权难度较大。因此,在反价格垄断视阈下保护消费者权益,亟需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完善反价格垄断法律责任制度,加强行政处罚的力度、建立惩罚性赔偿机制和违法主体的刑事责任制度;二是提升反价格垄断执法机构的权威性,赋予反垄断委员会在特定情况下的调查权;三是加强对消费者反价格垄断诉权的保护,发挥消费者保护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