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我们党80年来的光辉实践,始终贯穿着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得到了亿万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戴.在新的世纪里,面对社会利益格局的剧烈变动,各种利益主体价值取向的多样化,我们党只有继续坚持这一价值取向,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真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
任何政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为自己所代表的阶级做出最富有价值意义的选择,都要根据自身性质来确定符合本政党利益价值取向的目标,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目标,以追求最优价值。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根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道德价值取向发生了由整体、美德到个体、功利的变迁,这种变迁的动因在于社会生活背景的变化和人的地位、生活目的的转变,并且表现出了"物化"、非道德化和过度的个体功利主义等偏颇性.从当代中国社会的人性事实和现代化转型的社会需要等角度看,当代中国道德价值取向的应然抉择是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美德价值与功利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同时期的教育价值取向来看,我国学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教育价值取向研究:一方面剖析我国传统教育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审视我国当代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影响教育价值取向的客观因素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本身的发展水平等.主观因素有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立场、对教育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所受教育的程度以及自身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以来的三大成就之一,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以人为本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因此,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林飞  李晓东 《传承》2009,(6):58-59
从不同时期的教育价值取向来看,我国学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教育价值取向研究:一方面剖析我国传统教育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审视我国当代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影响教育价值取向的客观因素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本身的发展水平等,主观因素有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立场、对教育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所受教育的程度以及自身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7.
价值取向是主体根据自身客观需要,对其行为方向的理性选择。从我国权力体制内外两类评价主体客观需要的角度,得出体制内主体的价值取向是依法规范警察权,体制外主体的价值取向则是监督警察权。  相似文献   

8.
王学川 《长白学刊》2011,(2):127-131
社会包容是指社会的制度体系对具有不同社会特征的社会成员及其所表现的各种社会行为的吸纳和认同。社会包容是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全球化时代对执政党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减缓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一条重要途径。社会排斥是威胁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危因素之一。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来看,社会排斥有悖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取向;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来看,社会排斥有碍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从共产党执政规律来看,社会排斥不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和提升。要真正实现社会包容,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个人都还要做出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李琦  敖翔 《前沿》2005,1(3):143-145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具体的、历史的和社会实践的。以人为本是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肯定, 它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是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为此, 我们必须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其特征, 把握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何以可能是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以及这种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实现的目标、主体、途径和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一)人类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要确定活动的目的,首先要搞清楚;人类活动中客观对象的性质、结构以及人类自身的需要是什么:客体的属性同主体需要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前者属于科学认识的领域,后者属于价值问题的范畴.本文谈及的“价值”,是从最一般的意义、从哲学的高度反映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包通常包含两方面的规定:一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主体要达到自身活动的目的,总是要有意识的占有和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