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派阀政治是战后日本政治的主要特征之一。日本第一大政党自民党从 1955年成立以来 ,其具体的运营一直是以派阀政治为基轴的 ,派阀政治起到了“政治平衡器”的作用。虽然派阀政治对于防止政治组织过于僵化、保证庞大的自民党具有水平多元结构及帮助政党形成统一意见方面客观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也产生了影响民主实施的金权政治及暗室政治等不良后果及影响。目前日本政治正酝酿着一场新的变革 ,从长远角度看 ,派阀政治可能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甚至最终走向消亡 ,但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这种政治形态仍将对日本政治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娇云  闫静 《工会论坛》2011,(4):165-167
“派阀政治”是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的显著特征,“派阀政治”在某种程度上迂回地维系了自民党38年来“一党独大”的执政地位。但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派阀政治”的弊端暴露无遗,其“密室政治”、“金权政治”和“集团利益政治”让自民党尽失民主、民意和民心。  相似文献   

3.
2001年4月至2006年9月,小泉纯一郎在日本政坛创造了又一个长期连任首相的纪录.但是在此后三年的"后小泉时代"中,自民党政权的内阁支持率持续下降,首相、自民党总裁人选频繁更迭.党内派阀组织结构分化组合,经过几次选择和内阁重组,派阀解散不但没有继续,派阀政治的影响力反而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4.
《外交评论》2017,(3):50-76
冷战后日本政治的右倾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从其国会的政党结构来看,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长期以来的"保革对立"结构不复存在,保守政党之间呈"保保竞争"态势,由右派政党独占政坛的局面已然显现。另一方面,自民党本身的右倾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其党内几大派阀中,原先自由派集中的派阀(如"宏池会"、"平成研究会")逐渐式微,而右派集中的派阀(如"清和政策研究会")却日益强势,出现了右派长期执政的局面。在这样的政治大环境下,日本政界的亲台势力开始迅速抬头,实现了新一轮的扩张与整合。首先,随着"55年体制"崩溃所带来的政党分化重组,政界的亲台势力从冷战时期仅存于自民党内部,扩散到朝野大多数党派之中。其次,随着日本政治右倾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冷战后日本政党体制转型的具体内涵,阐释其对日本对外政策的深刻影响:总保守化引发对外政策的右倾,推动了1990年代中后期日美同盟的强化,并导致对外政策偏重意识形态考量;自民党、民主党两大政党的对外政策不断趋同,二者在有关政策的实施路径与方式上存有分歧,且并不限于两党之间,还存于两党之内;自民党政权框架下对外政策决定的“政治主导”色彩整体上得到强化,但民主党政权的“政治主导”改革则对对外政策决定产生较多消极影响;内阁更迭,有利于对外政策的理性调整,虽不大可能极端改变对外政策的基本架构,但过度频繁的内阁更迭必将损害对外政策的实施,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日本政党体制转型能否顺应国际社会发展潮流,满足日本国家发展战略正确抉择的内在需求,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日本自民党从1955年起,单独的一党执政长达38年之久。此间日本的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取得了异常迅猛的发展。从战后的满目凋敝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经济强国,自民党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透视自民党长期"一党独大体制"的成因与特征,分析自民党历经议会内外的各种"反体制运动",可以发现自民党党内充分健全的民主制度是其能够长期执政的重要保障,党内各派竞争是其走向成熟民主不可替代性的过渡阶段。因此,反观自民党"一党独大体制"的解体和崩溃最终也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充分体现出日本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性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7.
归泳涛 《外交评论》2009,26(5):23-29
今年初秋日本大选,民主党大胜自民党,实现了“政权更替”的夙愿。人们期待新政府能够为疲惫的日本政治带来一股新风,甚至创造一种新的政治模式。但另一方面,质疑民主党政权的声音也从未沉寂。此次政权更替,仅仅是一时的民意转向,还是长期社会经济变迁的结果?民主党的上台,仅仅是执政党的招牌换了,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变”与“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昭奎 《外交评论》2009,26(5):6-11
民主党取代自民党执掌政权之后,日本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大致取决于三个因素:其一是民主党与自民党的“同”与“不同”,以及两党间的区别有多大;其二是日本国内政治潮流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其三是民主党自身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试析日本政治文化的思想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近年来日本的政治现象和社会思潮 ,本文就日本传统的思想观念对日本政治文化的影响进行了考察。认为集团主义精神在表现出巨大的集体力量的同时 ,由于“村”意识的狭隘性和对个性的抹杀 ,导致日本民族性格带有从众心理的特点和“与强为伍”的倾向。如此这些对集团主义无原则认同的观念依然影响着当代日本人 ,而且在当今日本的国内国际政治上有所体现。应该指出集团主义精神是日本政治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0.
日本动画与日本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是动漫强国,观看动画是日本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日本动画在中国也广为流传,影响很大。因此,研究日本动画与日本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是一个时代感很强的课题。本文简要回顾了日本动画发展的历史,说明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的具体作用和其演变过程;分析了动画代表作品,通过其内容揭示日本动画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日本动画与青少年的关系。日本动画对日本青少年的社会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具体表现为民族文化的传递、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表达解释和对于现实社会思潮的探讨等方面。因此,日本动画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