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建立在求真求实基础上,这样的爱国主义才可称为理性的、真正的爱国主义。在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大学生科学精神、科学理性的培养,积极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和今后的人生道路中树立理性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邓彦 《求实》2006,1(12):95-96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所创造的能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效应。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首先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进行理性审视。事实上,精神与物质的相互融通与转化,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相互渗透与制约,人的素质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与协调是思想政治经济价值理性审视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说服的一种。基于说服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当实现五个"转变":教育理念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变,教育内容从科学认知向生命认知转变,教育过程从理论世界向生活世界转变,教育方法从单向理论灌输向立体呈现转变,教育关系从主客关系向主体间性转变。创新路径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公信力,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气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人文性,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两个务必为核心,以拼搏进取、科学创新、民主团结、廉洁自律为主要内容的西柏坡精神,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科学创新的特质,其时代价值更具现实性和长期性。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形势下,重视用西柏坡精神对大学生特别是河北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弘扬西柏坡精神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转化中意志的重要性、作用及其培养途径,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转化,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着力点.意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转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水平;调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变化;促使大学生形成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行为习惯三个方面.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意志品质,要巩固思想政治教育认知,为意志形成打好基础;要重视思想政治社会实践,在锻炼中强化意志;要通过物质鼓励和精神激励巩固大学生思想政治意志;要注重优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濡染意志品质;要定期自我检查、评价和调节,提高意志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6.
红岩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教育价值,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元素.高校应积极宣传红岩文化,把握红岩精神在大学生"理想信念、爱党爱国、道德情操"三个方面的教育价值,以"传承红色文化为基调,发扬红岩精神为目标,生活化教育形式为抓手",构建红岩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进"教育路径、"实践"教育路径和"网络"教育路径,充分实现红岩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丰富价值.  相似文献   

7.
科学理性是理性的一种形式,它与科学相伴生。科学理性的萌芽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科学理性继承了古希腊的理性精神,主要表现为探讨人与自然的认知关系。那么,理性是什么?古希腊思想中的哪些思想是科学理性思想产生的萌芽?这些都是我们今天不得不面对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式课堂教学在大学转型性教育改革的实践中能真正提升其教学的实效性,其理论基础主要有哲学理论基础、教育思想基础、生命教育理念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建构人本价值取向、智慧理性价值、德性文化价值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型体验模式,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提出,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要坚持"八个结合".着眼于"八个结合"内在规律的研究,深入推进理论创新,以科学的理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深入推进规律性问题研究,以对规律的科学认识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深入推进制度创新,以科学的制度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积极推进方法创新,以科学的方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是当前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马占成 《世纪桥》2007,(2):147-14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高等教育的一种提升,一种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人本理论出发,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发展态势和教育现状,着重从以人为本的高等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主要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论述,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贯彻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本内涵应确定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主体性,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更不  相似文献   

12.
试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大学进行精神教育、构建大学生价值世界的过程。这里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大学的精神教育理念,二是大学生精神大厦、价值世界的结构,三是将大学和大学生两者结合起来的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既帮助大学生构建个人的精神大厦,也承载着高等教育关于价值建构的使命。一数百年来,大学作为传承文化和学术研究的基地,其传授的文化知识及科学研究对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培养人并赋予人以独特的精神品质却是大学永恒不变的理念。人的精神教育的实施和人的价值观念的…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现代化的二维理性指它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二者的和谐统一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文章以人类理性的二维向度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思想政治现代化必须具备二维理性的必要性,并从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三个方面阐释了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实现二维理性有机统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人的非理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非理性主要是指不受人的目的和意识所支配的一切精神属性和精神活动,包括无意识、下意识、直觉、灵感、顿悟、情感、意志、欲望、脾性等因素.人的非理性与理性一样,支配着人的思想行为.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长期对人的非理性因素没有予以足够重视,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要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需关注人的非理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红岩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教育价值,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元素。高校应积极宣传红岩文化,把握红岩精神在大学生"理想信念、爱党爱国、道德情操"三个方面的教育价值,以"传承红色文化为基调,发扬红岩精神为目标,生活化教育形式为抓手",构建红岩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进"教育路径、"实践"教育路径和"网络"教育路径,充分实现红岩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丰富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思想问题,探析了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形成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以及抵御各种不良思想侵蚀的价值意蕴,探求了"发挥一个作用、强化二个主体、抓好三个课堂、坚持四个结合"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 、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党员作为各行各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预备队员,是潜在的领导人才资源群体,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是人才合格的最重要的条件.高校承担着培养和建构大学生党员理性政治思维的重要任务.思维内容以政治为本位,思维形式要追求现代化、宽广视阈.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充实现代化的科学知识,情理结合,形成较为成熟的政治观.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保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水平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思想基础;二是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期待;三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四是完善高校课堂建设机制,实现协同育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是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以“三个自信”为研究视域,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须要转变工作理念,改革工作机制,优化工作载体等。研究结果对新形势下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在实践中存在形式化倾向、目标管理各环节脱节、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机制要着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以学生为本,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二是建立目标管理系统,有效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